不情不愿 加拿大小费传统要断供?
在物价上涨和结账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拿大人正在重新考虑给小费的问题。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减少给出的金额,避免使用自动提示,或者干脆不给小费,转而呼吁公平的工资待遇,以及基于绩效的自愿感恩。
随着加拿大人重新掌控该在何时、如何甚至是否给小费,内疚给小费的时代似乎正在消逝。
雅虎新闻最近展开关于小费的民意调查,并收到数千份反馈,结果显示,对许多加拿大人来说,给小费曾经是一种温和且基本自愿的习惯,如今却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并因物价上涨和支付屏幕上的自动提示,变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民调发现,随着预设小费提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非服务性场所也出现,导致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蔓延到日常交易中,引发人们对小费的强烈不满。
虽然仍有人会因为餐厅服务出色而慷慨给予小费,但许多人表示,如果在柜台服务时自动包含小费或需要小费,他们现在会选择离开。
此外,大多数受访者的小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或减少,或精打细算,或减少外出就餐。
从小费疲劳到断然拒绝,加拿大人正在与之划清界线。
你真的喜欢给服务生小费吗?
在关于小费的民调中,在超过5,500份回复(而且还在增加)中,42%的人希望自己完全不用给小费。只有22%的人表示他们选择奖励优质服务,17%的人表示他们是出于内疚或压力而给的。
绝大多数受访者(87%)认为小费“它已经失控”,11%的人表示“提示太多”,只有2%的人认为“给小费仍然有意义”。
读者分享说,“到处都有太多小费提示!”以及对小费的期望“太高”,是导致他们对小费文化越来越不满的原因。
大多数回应都反映出对系统性改革的强烈渴望,受访者呼吁取消小费,并要求雇主支付公平、可维持生计的薪水。
不断增长的小费期望(18%到25%),尤其是在服务水平较低或自助服务的环境中,被认为既带来经济负担,也带来了道德上的不适,尤其是在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危机的背景下。
卑诗读者Dave指出:“小费是为了奖励提供的优质服务,而不是为了补贴薪水。小费已经不再重要了。”
应让雇主支付公平的工资
民调中,受访者鼓励学习海外实施的小费模式,让雇主承担起公平工资的责任,小费也回归到稀缺、可选和择优的模式。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因为小费处理方式而避免再次光顾某个地方。
一位匿名的安省居民透露:“(我)发现账单上的小字显示,在我已经给了20%的小费后,又自动加了20%。我回去和店主谈了谈,告诉他们我再也不会去那家店了,而且会告诉所有我认识的人。我被骗付出了40%的小费。”
受访者也一再指出,支付终端的提示让人感觉有强制性和操纵性,尤其是在选项起始金额过高、服务生会在顾客选择小费时徘徊或注视,以及没有“不给小费”或“自订小费”按钮的情况下。
小费压力会让他们感到尴尬、内疚或怨恨——导致他们要么走开,要么再也不来了。
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小费习惯有所改变。他们要么更不愿意给小费;要么完全避免给小费的情况。
但也有一些人保持不变,尤其是已经按照固定比例(例如10%到15%)支付小费的人。
生活成本上涨、“小费疲劳”、预设的小费提示以及将小费纳入预期,成为影响改变的关键驱动因素。
针对加拿大当前的小费文化,调查参与者表示他们正在调整生活方式,最常见的转变是:减少外食或改吃外带;携带现金以避免机器提示;在家准备食物或咖啡;只为堂食服务支付小费;选择不要求小费的场所。
此外,数十条回复提到“权利”、“贪婪”或“胁迫”也是少给小费的原因。
安省读者Steve表示,“我在加拿大给的小费较少,因为服务生的薪水有固定的最低工资保障。而在美国,服务生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2.13元。所以我总是给至少20%的小费。”
图: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