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美食
    • 点伙吃饭
    • 点伙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 加国微信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时事

    /
  • cover

    加拿大改组内阁!杜鲁多:大选不是我说了算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对内阁进行小幅改组,外长、创新部长等重要职位换人。 据报道,此次内阁改组是因为创新部长Navdeep Bains离职,他已表示不再参加下届大选。 在加拿大历史上的首次虚拟就职仪式上,商鹏飞( 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卸下外长职位,接手创新部。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前交通部长Marc Garneau改任外交部长。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多伦多地区国会议员Omar Alghabra担任交通部长。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前国际贸易部长Jim Carr重返内阁,担任大草原地区的特别代表。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Bains是密西沙加的国会议员,他在周二上午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在当选6届之后,想要有更多时间与家人一起。 这次改组由加拿大总督佩耶特(Julie Payette)主持精简仪式,在网上直播。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杜鲁多:大选不是他说了算 周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鲁多说,他希望看到所有加拿大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后才有大选,但同时表示,作为少数政府的总理,一切不是全由他说了算。 他说,从少数党政府上台开始,所有政党都明白,随时可能大选。但是我已经一直表示,我们不想要大选。 “我想继续为加拿大人接种疫苗,为民众、商家、家庭提供帮助。目前所有加拿大人的最头等大事是渡过疫情,这也是我们正在专注的事。” 上一次内阁改组是去年8月份,由时任财长的莫尔诺(Bill Morneau)辞职引发。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接替莫尔诺的财长职位,同时继续担任副总理。 杜鲁多已经明确表示,他希望对COVID-19大流行后国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部门,都受到部长的监督,这些部长将在下一次联邦大选的竞选中帮助宣传政府的议程。 未来两周,联邦内阁成员将举行4天的务虚会议,讨论疫情下政府需要做的更多工作,包括加快疫苗接种,以及针对经济复苏、投资气候变化、创造就业、可负担住房、技术培训、全国托儿计划等议题。 联邦国会将于1月25日复会,可以预期,届时各大政党之间的矛盾将更加激化。 新冠疫情一度迫使跨党合作,让杜鲁多的少数自由党政府没有受到倒台的威胁。但是这种合作精神在去年年底已经消失,尤其是政府出台了巨额赤字预算案。现政府需要至少一个党的支持来推动预算案通过国会的信任投票。 杜鲁多于6年前开始不定期主持内阁务虚会,旨在增强部长之间的联系。不过此次务虚会将完全在线上举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部长们通过视频出席。 相关链接: https://www.cp24.com/news/trudeau-shuffles-cabinet-as-bains-plans-to-retire-from-politics-1.5262993 https://twitter.com/CanadianPM/status/1348993061611655168
    time 4天前
  • cover

    “没等到川普封杀TikTok,TikTok先禁了川普”

    特朗普迄今无法阻止 TikTok 在美国的运营,后者更加入美国社交媒体的 "狙击大军",把与特朗普有关的煽动信息一一下架。 " 还没等特朗普封杀,TikTok 先把特朗普禁了 "。美国财经媒体《财富》杂志网站 1 月 11 日以此为题刊文,把特朗普嘲讽了一番。 《财富》杂志网站截图 报道指出,虽然特朗普没有个人 TikTok 账户,但 TikTok 与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步调一致,在国会骚乱发生后,删除了特朗普煽动性的演讲视频,并将诸如 " 风暴国会 "(#stormcapitol)、" 爱国者党 "(#patriotparty)等话题标签重新定向,以降低其曝光度。 TikTok 一名发言人指出:" 仇恨行为和暴力在 TikTok 上没有立足之地。寻求煽动、美化或促进暴力的内容或账户违反了我们的社区指导方针,将被删除。" 去年 8 月,特朗普把 " 封杀 " 大棒挥向了抖音海外版 TikTok,下令在 45 天后(2020 年 9 月 20 日)禁止任何个人及实体与 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美国商务部也紧随其后,要求自 2020 年 9 月 20 日起,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 TikTok。不过,由于 TikTok 和其内容创作者针对上述禁令提起一了系列诉讼,TikTok 禁令多次被法官叫停。 2020 年 10 月,TikTok 掀起一阵 " 特朗普舞姿挑战 " 《财富》杂志称,美国商务部此前定下的 12 月 4 日 " 最后期限 " 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但 TikTok 的出售谈判仍在进行中,美国商务部也没设定新的截止日期。 长达数月的 " 封杀 " 风波后,TikTok 在美国仍然运作良好,且根据数据分析公司 Apptopia 1 月 8 日公布的数据,2020 年美国手机应用程序排行榜上,TikTok 下载量位居榜首,其在美国的受欢迎度不言自明。 一边是特朗普灰头土脸地遭到 " 各路封杀 ",一边是 TikTok 在遭到特朗普政府的连环打击后依旧展现出勃勃生机,鲜明的对比让《财富》直言:TikTok 扭转了局势。 文章最后,作者调侃道:" 目前,TikTok 的美国用户仍在享用这个平台,而那些想观看特朗普精选演讲的人,将不得不另寻他处。"
    time 4天前
  • cover

    海象:释放孟晚舟,现在是时候了!

    “释放孟晚舟,现在是时候了!”1月8日,加拿大知名英文杂志《海象》在一篇名为《为什么加拿大应该最终释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 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于政治目的,现在特朗普即将离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应马上释放孟晚舟。 对加拿大来说,释放孟晚舟是最正确的事 《海象》杂志创办于2003年,是一本类似美国《大西洋月刊》和《纽约客》的加拿大主流杂志。 作者克里斯·斯科特在文章中观点鲜明,他认为加拿大媒体将对孟晚舟案的关注与中国拘留两名加拿大人联系起来,称中国将加拿大人扣作人质是不妥当的。 “在这场不断升级的国际对峙中,人们却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美国要求加拿大拘留和引渡孟晚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忽视这个因素将加拿大舆论讨论的焦点引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斯科特这样写到。 孟晚舟被逮捕的时间正处于特朗普政府加剧与中国和伊朗的紧张局势的同时,此时加拿大拘留了孟晚舟,并开始引渡程序。 斯科特认为:“加拿大法庭已经变成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工具。而美国的政策,一部分并不符合加拿大的利益。过去四年间,加拿大政府一直小心翼翼,避免激怒特朗普政府,但是随着美国新政府即将就职,加拿大的政治领导可以有机会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孟晚舟案。” “对于夹在两个互相竞争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加拿大,释放孟晚舟应该是最正确的事。”斯科特得出这样的结论。 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带有政治性 文章还分析了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的法律背景和政治动机。 在美国,司法部高层决定是否发出引渡申请,而这些高层官员都是由总统政治任命的,总统也有权力随时解雇他们。联邦地区法院的案件中适用引渡的很多,但不会每一个都向他国发出引渡申请,哪一些案子最终会进入引渡流程,高度取决于司法部和政府对案件优先度的认定。 过去四年,特朗普屡次公然试图在某些案件上霸凌和影响司法部的决策,已是众人皆知。 “如果说是因为特朗普的影响才导致孟晚舟被捕,自己并不会感到惊讶。”作者在文章中表示。 去年5月28日,在全球目光中,孟晚舟再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但命运仍然没有对她报以微笑。那次开庭前,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外的台阶上,拍下一张合影。来源:GJ 2018年,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两个优先点是伊朗和中国。 5月,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然后开始进一步孤立伊朗。 11月,时任美国总检察长宣布美国对中的新政策:由司法部采取激进措施来侦办所谓的中国窃取知识产权案件。几乎在同时,美国官员开始公开表示对中国互联网供应商,特别是华为,对美国市场渗透而造成安全隐患的担心。 美国声称孟晚舟的“违法”行为发生在2013年。那年仍是奥巴马政府执政,而伊核协议已经签署两年。美国指控孟晚舟在向汇丰银行申请贷款时隐瞒了与一家伊朗公司的关系。孟晚舟的法律团队正在挑战这一指控。 作者指出,即使孟晚舟曾经误导过银行,并且给他们造成了潜在的损失,美国司法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为这样层级的案件向他国发出引渡申请。然而,逮捕孟晚舟造成的“寒蝉效应”,可以进一步震慑考虑与伊朗进行生意往来的投资者,从而窒息伊朗经济。 “逮捕孟晚舟正好发生在美国与伊朗激烈交锋时,对伊朗进行经济战,特朗普违反了之前美国政府的承诺,而加拿大却没有谴责美国的背信行为,反而包庇甚至为之提供了便利。”斯科特这样认为。 斯科特紧接着写到:“孟晚舟案件远远超过了美伊冲突这一层面。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其他的力量在较量。” 2018年12月11日,孟晚舟被捕10天以后,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表示,作为中美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他可以考虑协助孟晚舟获释,明确释放了该案是政治事件。 将孟晚舟的命运与使中国做出贸易让步联系在一起,让人们觉察到,优先逮捕孟晚舟可能并不是因为案件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政治优势。 “中国是加拿大的战略竞争者,对于加拿大来说,谨慎的做法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隐患。但抛开各种冲突,特朗普将逮捕孟晚舟当做交易的筹码是否也可以算是另一种名义上的人质劫持。”斯科特承认,在5G、知识产权和信息传播上,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有类似的担忧。 斯科特还认为在孟晚舟被捕后的两年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副总理方慧兰一直坚持的“是否引渡孟晚舟取决于加拿大法庭的裁决”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逃避。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文章最后,斯科特指出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带有政治性,特鲁多政府也应该把其看作政治案件。特朗普政府已经被美国选民所抛弃,并马上要下台,加拿大的领导者们应该停止帮助特朗普与中国和伊朗对抗。现在还不晚! 《海象》杂志的这篇文章代表了加拿大知识阶层的理性思考。由于政治操作孟晚舟案,中加两国关系陷入冰冻期,并不符合两国利益。由于美国对加拿大的影响巨大,加拿大政治人物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采取回避姿态。 这篇详细剖析了引渡案最终仍需要政治解决的机制。在美国新旧政府交替的关键时刻,加拿大的领导者应拿出勇气,充分考虑自身的利益,释放孟晚舟,重启与大国平等交往的外交风貌。
    time 5天前
  • cover

    加拿大政坛地震 多位政客假日海外旅行引发众怒

      新年伊始,加拿大政坛爆发了一次“小地震”,至少三位省一级部长和官员丢掉了职位,还有几位不同党派的联邦以及省级议员被解除了党内的职务 —— 而原因只有一个,在刚刚过去的圣诞新年假期,他们不顾政府的新冠疫情期旅行指导纲领,出国度假或处理私人事务。 政客海外旅行惹众怒 家住加拿大西部温哥华的袁女士听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是伪君子,他们说一套做一套。” 过去十个月,袁女士自己一直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去年三月底,袁女士突然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住在中国国内一直身体不错的母亲急症入院,并在第二天去世。 在加拿大,不少人也面临着如袁女士这样,大疫情下,遭遇极端的情绪和心理考验。 目前,加拿大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过去一周,每天的新增感染病例超过7000例。加拿大感染总人数达到63万,死亡接近一万七千人。 在圣诞新年前夕,加拿大多个省份出台了更严格的社区隔离措施。政府建议大家,为了社区健康,不要聚会,不要探亲访友,避免“非必要旅行”,以免在节日后,新冠病毒感染案例骤增,造成医疗系统超负荷。 但圣诞节之后,媒体首先爆出,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的财政部长菲利普斯(Rod Phillips)正在加勒比海度假 —— 他和太太在12月中已经抵达了该岛。 更匪夷所思的是,度假期间,菲利普斯还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节日问候,通过网络参加办公室的工作会议,给人一种他在家中工作的假象。 事件曝光后,菲利普斯缩短了假期回到加拿大,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错误,说在这个时刻出国度假是“非常非常愚蠢的决定”。 但是,来自公众的压力并没有减缓。2020年的最后一天,他向省长福特提出了辞呈。 福特在声明中称:“安大略省的民众为疫情牺牲了很多… … 菲利普斯的辞职显示,我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媒体目前爆出,至少有15位加拿大政坛人物在疫情期出国旅行或处理私人事务,而这些人当中,有10位是属于保守派政党。 加拿大西部能源省份阿尔伯塔省成了这次地震重灾区,该省的六位保守党议员,包括市政事务部部长阿拉德(Tracy Allard),以及省长办公室主任哈克贝(Jamie Huckabay)罔顾政府疫情指南,出国度假。 最初,该省省长杰森·肯尼还试图为这几位议员、高官承担责任,表示“是自己没有明确对部下做出不许旅行的规定”。 但当地民众怒火一直难以平息。本周,肯尼终于让步,辞退了哈克贝,并接受了阿拉德的辞呈。 对于民选的各级议员,政府无法剥夺他们的议员资格,不过,涉及这场争议的议员们大都受到解除政党内部职务的处罚。而且,事件多少会影响他们下一次竞选时的选票。 加拿大政治评论人士更是对十几位政客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认为他们做出了坏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政府隔离措施的信任,进而影响到民众整体抗击疫情的努力。 一位时政评论员嘲讽地写到:“这十几位政客的做法是告诉我们,你只需要遵守我制定的政策,而不需要留意我是怎么做的。 ” 最终,连加拿大总理贾斯汀·杜鲁多也站出来表态,称这些政客违反疫情指导纲领的做法令他“非常失望”。 民众为什么如此愤怒? 加拿大联邦及各省总共有超过一千名议员,出国度假者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但却引发民众巨大的批评声浪。 在媒体相关报道下面,能看到大量愤怒的留言评论。民众提及最多的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质问说,疫情爆发后,医护人员一直满负荷工作,相比之下,谁更需要假期呢? 还有一些民众表示,自己的亲人就在同一个城市,但却不能聚会,政客们为什么不遵守基本的政府指导? 加拿大西多伦多医院的研究员刘京文(Jenny Liu)博士认为:“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而2021开始这几天也不平静,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经济的、健康,还是个人心理,都有很多艰难时刻。这一事件发生在疫情期,大家的心理紧张焦虑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会很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应该允许自己的焦虑、愤怒、悲伤的情绪有个出口。” 而加拿大怀雅逊大学心理学教授杨丽霞认为,人们的愤怒是源自于焦虑和担心。 她说:“我们有这样一个心理,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规定,就好办了。但实际上,我们是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的。” 她还表示,从比例上看,官员当中不遵守疫情指导纲领的毕竟是少数。 她说:“官员们处在公众视野之下,看着就是出格的。而其实,普通人当中,也有不遵守政府规定的。” 根据加拿大一项最新调查,有48%的民众承认在今年的圣诞新年假期不同程度违反了政府的社区隔离指导,当中大部分人探望了家人亲友。 加拿大冬季漫长,往年的圣诞新年假期,前往阳光海滩度假的民众比例很高。不过今年,由于旅行限制以及担心疫情,绝大多数民众待在了家中。
    time 1星期前
  • cover

    特鲁多怒了!全加拿大人别做这件事!违反者或将入狱!

    前几日,由于安省财政厅长举家出国旅游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后经证实,还有好几位政府高官也出国旅游了。对于这件事,大家都表示极其愤怒! 于是,在2021年1月5日星期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谈到了加拿大出国旅游的新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鲁多表示: 没有任何一个加拿大人现在应该出国度假 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加拿大的旅行规则“非常清楚”,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加拿大人应该在国外度假! 但是,由于没有彻底的旅行禁令,他补充说道:“如果您仍然决定自行承担旅行风险,则在返回时需要出示您阴性的COVID-19测试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他也提到了,其针对入境旅客的最新规定,该规定要求入境乘客在登机前必须获得COVID-19检测阴性的证明。 违反规定者将面临罚款甚至入狱的风险 特鲁多还提醒必须要去旅行的加拿大人,他们回到国时也必须隔离两个星期。 他补充说:“您需要认真对待这一点。不遵守规则我们就要动真格的了,后果自负,包括罚款甚至入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前几日,有报道称:那些因为旅行回来隔离的人也可以申请1000刀的CRBS,这件事也引起了众怒! 明明禁止非必要旅行,没想到旅行完回来还能申请1000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旅客隔离申请1000刀的福利金将尽快停止 所以,一位政府官员透露,加拿大隔离病津贴(CRSB)漏洞使隔离旅客申请1000刀的CRSB将尽快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府官员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表示:目前的系统“完全没有意义”,并表示联邦政府将采取行动弥补这一漏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报道,即使很多人旅行理由是随意的,在加拿大隔离的旅行者也可以申请获得CRSB。 这引发了加拿大一些主要政客的批评。LeBlanc也强烈反对,表示这种申请行为是对CRSB的“滥用”。 政府官员说:“我们将确保这样的“不合格”申请1000刀的行为尽快被禁止,把“漏洞”修补好。” 对此,杜鲁多于2021年1月5日宣布:“这项补助金将不再适用于假期度假后回国隔离的旅行者。CRSB不是用来支付某些人的度假后的隔离和检疫费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纳税人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却看着政府把钱给了这些旅行回来需要隔离的人,认为十分不公平。 小编也希望加国政府可以尽快解决好这项福利的申请条件~辛辛苦苦的打工人真的不容易啊!
    time 1星期前
  • cover
    3天前

    2021年加拿大会有联邦大选吗?

    2019年10月,加拿大联邦自由党胜出选举组成了少数政府,至今已经约13个月了。如果以少数党执政通常两年寿命的规律来看,特鲁多政府很有可能在今年被反对党倒阁。 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新冠疫情肆虐加拿大,但加拿大仍有三个省在疫情中举行了选举,而且都是由执政党启动、执政党获胜。在联邦政坛上,虽然没有大动荡,但自由党政府也曾几次面临倒台危机,只是由于新民主党的一臂之力,才没发生疫情中的大选。 现在的加拿大正处于第二波疫情的高峰期,在社会专注于防疫抗疫的当下,任何正常的政党都不应该去想选举大事。但是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随着疫情的逐渐受控,随着经济问题的慢慢浮现,到了下半年后期,联邦大选事宜自然会摆上各政党议事台。对于执政党而言,就面临着如何保住政权或者变少数政府为多数政府的问题;对反对党而言,就面临着如何拉执政党下台,变在野党为执政党的考虑。届时怎么选择时机、以什么理由触发大选?将是各政党无法迴避的问题。去年10月份,卑诗省新民主党就利用疫情中积攒的民意支持率,提前一年举行省选,结果豪赌成功,少数政府变成了多数政府。   新冠疫情给无数加拿大人造成了困境,同时也让各级政府有了表现机会,虽然疫情令全国经济受损,但加拿大多数省府及联邦政府的支持率都有上升。根据益普索Ipsos去年底的民调,特鲁多总理在疫情中的个人支持率得到大幅上升,他领导的自由党的支持率也从疫情之前与保守党持平,上升到现在的35%,领先于保守党的32%。 在新的一年中,由于疫情有可能缓解,联邦各党的政治操作将从过去一年的“维稳”变得更积极进取。对于曾经支持自由党几次逃过难关的新民主党而言,如果再继续坚撑特鲁多总理,很有可能危及自己的基本盘支持。因此无论是出于政党利益还是辛格党领地位的考虑,新民主党都有可能改变策略,选择某个时机与其他党联手倒阁。对自由党而言,随着疫情中积累的支持率增加,也有可能不再需要像去年那样对新民主党百般迁就、予取予求,届时这两党在去年的互相利用、策略性合作就会出现劽痕。 如果伊普索的民调准确,现在举行大选,自由党还是会以少数政府胜出。但是去年底的民调未必等于今年下半年的情况,政党的支持率永远是变化的量。随着未来局势的发展,自由党有可能扩大其领先幅度,也有可能宿小与反对党的差距,更有可能落后于保守党。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特鲁多政府在后疫情时代怎么做了。 在加拿大的政体下,多数党政府可以自行决定每隔四年或更早一些举行大选。但是对少数政府而言,触发选举的决定权多数在反对党手上。如果加拿大今年会有联邦大选,除了特鲁多为了多数政府主动解散议会启动大选之外,其它原因还会是哪几方面?毫无疑问,首先就是自由党政府恢复经济的举措是否得人心,民众是否相信政府有减债灭赤的能力。 从去年疫情爆发开始,特鲁多政府为了紧急救援,发了世界上最多的援助金给很多国民和各行各业,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出来混是要还的,现在加拿大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窟窿,这个窟窿怎么补?这笔钱怎么还?应该加多少税才能填?不管哪个党执政,这都是个严峻的课题。对少数执政的特鲁多政府而言,如果这门功课做得太烂,那么被请下课将是不容商量的。 除了经济恢复问题之外,曾经在去年导致特鲁多民望受损的WE Charity丑闻事件在今年还会继续发酵。尽管去年八月份特鲁多为了摆脱反对党的穷追猛打,强行关闭国会六个星期,一场风波看上去平息,但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如果今年某个时候操守专员的调查报告发表,如果报告再度判定他违反操守,那么特鲁多在疫情中挣到的民望很可能被抵消,自由党的支持率也会因此受影响,这时也就给反对党倒阁创造了契机。 对于加拿大主流社会而言,无论大选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他们关心的议题始终都是经济、税收、环保、道德操守、社会平等公义等方面,但就不少华人而言,他们注重的议题就常常与多数加拿大人差别很大,有时甚至还是背道而驰的。比如近两年来,由于加中关系紧张,不少华人就将各政党、政客的对华态度当作了自己投票的唯一决定因素,至于经济恢复能力、赤字平衡、环保政策、政府操守等都不是考虑范围。其实无论部分华裔选民如何将政党、政客们的对华取态当作自己的投票标杆,在加拿大选举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政党、政客因为外交政策,因为对某国的立场强硬与否,当选或者落选的,也没有发生过单一族裔的选票可以决定政府变更的。 加拿大今年会不会有大选?除了那个少数政府平均两年垮台的宿命论之外,外部局势、内部问题等也都会起作用。2015年特鲁多以多数政府上台,2019年大选中变成了少数政府,这说明他四年的施政还是强差人意。这次新冠疫情中,虽然他个人声望有所提升,但自由党支持度的提升幅度并不大,仅有的几个百分点的提升又都是在自由党的传统深红选区,这对扩大议席没有实质帮助。 踏入新的一年,特鲁多政府面临两难处境,如果像卑诗省新民主党那样主动触发大选,就一定要赢得比现在更多的议席,如果不做任何选举谋划勉强维持,将来经济数据更加恶化、局势更糟糕时被逼大选,就会让更多选民失去信心,届时不仅多数政府无望,少数政府也会丢。 疫情尚未缓解,大选时机还是未知数,如果2021年真的发生大选,什么时候最有可能?答案就是:大约在秋季!
  • cover
    4天前

    安省两名女护士跑去美国抗议封锁遭调查

    安省两名女护士在上周美国国会大厦发生暴乱当日,曾在华盛顿特区参加抗议封锁的活动,目前两人正在受到安省护士学会(College of Nurses of Ontario, CNO)的调查。 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这两名护士在一场“全球一线护士”的集会上向群众发表讲话反对封锁。这场活动发生在美国国会大厦发生暴乱之前数小时,地址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前。 图源:CP24/Nurses Against Lockdown/Instagram 在视频中,一位护士Sarah Choujounian称自己来自多伦多,从事护理行业16年,一直在一间护理之家工作。 她说自己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反对封锁而被解雇,她还称疫苗可能对老年人有害,并称护理之家限制访客进入是“危害人类罪”. 根据安省护士学会的信息,这名护士曾在北约克的Norfinch Care Community工作,直到2020年。 另一位被调查的护士是Kristen Nagle,是安省伦敦医院新生儿深切监护室的护士。 她在视频中也向人群讲话,称新冠死亡人数对比加拿大的总人口数证明卫生限制措施很“疯狂”。 公共卫生官员反复强调病毒的危险性不能单纯以死亡人数来衡量,还要考虑到对总体卫生医疗系统构成的危险。在安省,新冠病例增加已经迫使癌症手术、器官移植、心脏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治疗被推迟。 Nagle还在视频中表示反对戴口罩、手套和合成药物。 安省护士学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调查这两人,相关条例不允许公开调查的细节,不过会披露调查的结果。 伦敦市健康科学中心也证实,Nagle在去年11月参加了本地的另一场反对戴口罩的活动后已经被停薪放假。该院表示,她的行为不符合医院的价值观,医院立即采取行动,对她作出处理,以确保医院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CTV News称,试图联系这两名护士进行采访,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安省护士学会还表示,其网站有声明明确表示支持目前的卫生措施,并敦促护士要对发布在网上的内容负责。 声明说:“护士是社区的领导者,公众对护士的信任可能会扩展到他们对在社交媒体和其他论坛上表达健康问题的看法。” “护士在公共论坛上发表的声明有可能影响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链接: https://www.cp24.com/news/ontario-nurses-under-investigation-after-travelling-to-washington-d-c-to-allegedly-take-part-in-anti-lockdown-event-on-day-of-riot-1.5262783
  • cover
    4天前

    加拿大改组内阁!杜鲁多:大选不是我说了算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对内阁进行小幅改组,外长、创新部长等重要职位换人。 据报道,此次内阁改组是因为创新部长Navdeep Bains离职,他已表示不再参加下届大选。 在加拿大历史上的首次虚拟就职仪式上,商鹏飞( 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卸下外长职位,接手创新部。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前交通部长Marc Garneau改任外交部长。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多伦多地区国会议员Omar Alghabra担任交通部长。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前国际贸易部长Jim Carr重返内阁,担任大草原地区的特别代表。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Bains是密西沙加的国会议员,他在周二上午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在当选6届之后,想要有更多时间与家人一起。 这次改组由加拿大总督佩耶特(Julie Payette)主持精简仪式,在网上直播。 图源:Twitter/CanadianPM 杜鲁多:大选不是他说了算 周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鲁多说,他希望看到所有加拿大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后才有大选,但同时表示,作为少数政府的总理,一切不是全由他说了算。 他说,从少数党政府上台开始,所有政党都明白,随时可能大选。但是我已经一直表示,我们不想要大选。 “我想继续为加拿大人接种疫苗,为民众、商家、家庭提供帮助。目前所有加拿大人的最头等大事是渡过疫情,这也是我们正在专注的事。” 上一次内阁改组是去年8月份,由时任财长的莫尔诺(Bill Morneau)辞职引发。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接替莫尔诺的财长职位,同时继续担任副总理。 杜鲁多已经明确表示,他希望对COVID-19大流行后国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的部门,都受到部长的监督,这些部长将在下一次联邦大选的竞选中帮助宣传政府的议程。 未来两周,联邦内阁成员将举行4天的务虚会议,讨论疫情下政府需要做的更多工作,包括加快疫苗接种,以及针对经济复苏、投资气候变化、创造就业、可负担住房、技术培训、全国托儿计划等议题。 联邦国会将于1月25日复会,可以预期,届时各大政党之间的矛盾将更加激化。 新冠疫情一度迫使跨党合作,让杜鲁多的少数自由党政府没有受到倒台的威胁。但是这种合作精神在去年年底已经消失,尤其是政府出台了巨额赤字预算案。现政府需要至少一个党的支持来推动预算案通过国会的信任投票。 杜鲁多于6年前开始不定期主持内阁务虚会,旨在增强部长之间的联系。不过此次务虚会将完全在线上举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部长们通过视频出席。 相关链接: https://www.cp24.com/news/trudeau-shuffles-cabinet-as-bains-plans-to-retire-from-politics-1.5262993 https://twitter.com/CanadianPM/status/1348993061611655168
  • cover
    4天前

    “没等到川普封杀TikTok,TikTok先禁了川普”

    特朗普迄今无法阻止 TikTok 在美国的运营,后者更加入美国社交媒体的 "狙击大军",把与特朗普有关的煽动信息一一下架。 " 还没等特朗普封杀,TikTok 先把特朗普禁了 "。美国财经媒体《财富》杂志网站 1 月 11 日以此为题刊文,把特朗普嘲讽了一番。 《财富》杂志网站截图 报道指出,虽然特朗普没有个人 TikTok 账户,但 TikTok 与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步调一致,在国会骚乱发生后,删除了特朗普煽动性的演讲视频,并将诸如 " 风暴国会 "(#stormcapitol)、" 爱国者党 "(#patriotparty)等话题标签重新定向,以降低其曝光度。 TikTok 一名发言人指出:" 仇恨行为和暴力在 TikTok 上没有立足之地。寻求煽动、美化或促进暴力的内容或账户违反了我们的社区指导方针,将被删除。" 去年 8 月,特朗普把 " 封杀 " 大棒挥向了抖音海外版 TikTok,下令在 45 天后(2020 年 9 月 20 日)禁止任何个人及实体与 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美国商务部也紧随其后,要求自 2020 年 9 月 20 日起,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 TikTok。不过,由于 TikTok 和其内容创作者针对上述禁令提起一了系列诉讼,TikTok 禁令多次被法官叫停。 2020 年 10 月,TikTok 掀起一阵 " 特朗普舞姿挑战 " 《财富》杂志称,美国商务部此前定下的 12 月 4 日 " 最后期限 " 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但 TikTok 的出售谈判仍在进行中,美国商务部也没设定新的截止日期。 长达数月的 " 封杀 " 风波后,TikTok 在美国仍然运作良好,且根据数据分析公司 Apptopia 1 月 8 日公布的数据,2020 年美国手机应用程序排行榜上,TikTok 下载量位居榜首,其在美国的受欢迎度不言自明。 一边是特朗普灰头土脸地遭到 " 各路封杀 ",一边是 TikTok 在遭到特朗普政府的连环打击后依旧展现出勃勃生机,鲜明的对比让《财富》直言:TikTok 扭转了局势。 文章最后,作者调侃道:" 目前,TikTok 的美国用户仍在享用这个平台,而那些想观看特朗普精选演讲的人,将不得不另寻他处。"
  • cover
    4天前

    川普四年来有功也有过 他让美元不再伟大?

    川普。美联社 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在脸书发表「川普让美元不再伟大」一文,他表示,2015年底美国总统川普戴著帽子,挥舞著美国国旗,高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个响彻天际的口号,把川普送入白宫,但再过几天,川普可能黯然离开白宫。这四年来,川普有功也有过,其作为留给世人评价。在他看来,川普留给世界最大的衝击是唤起世人对中国的强权意识,让世人重新评价中国。 他说,川普离开白宫,还留下一个纪录:弱势美元!去年上半年,川普急喊强势美元,美元指数一度升到102.992,但联准会为了挽狂澜,把基本放款利率从2到2.25急降到0到0.25%,美元和全球主要国家货币利差缩小,美元从此由强转弱,如今跌破90关卡,在90附近震盪。 谢金河说,美元弱势也让全球货币升多贬少,英镑、欧元、人民币、日圆,包括台湾的新台币都强烈升值。另一个是美元避险地位被比特币等取代,比特币一度大涨到4万3000美元,让大家大开眼界。 他说,在弱势美元的时代,也拱出升升不息的人民币,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5的重要关卡,过去中国对人民币升值一直很有戒心,中国害怕重蹈当年日圆升值的覆辙,但这回却努力让人民币升值。最近中国大陆的出口商也叫苦连天,人民币升值压抑出口竞争力,开加上工资全面上扬,出口货柜又暴衝,製造业的压力罩顶,也许很快出现负面效应。 他表示,川普即将离开白宫,有人欢乐,有人哀愁,但川普影响世界的后座力仍不可小觑。进入拜登的时代,未来的世界,仍有数不清的变数等著大家去探索。
  • cover
    5天前

    FBI发严重警告:罢免总统,全美50州必将大乱

    联邦调查局周一发布的一份公告警告说,1月16日至20日,所有50个州都有计划举行武装抗议活动。 就在局势十分紧张的同时,伊万卡今天表示将出现拜登总统的就职典礼,这也是川普上周表示不出席新总统宣誓后,川普家族里的人第一次释放友善的声明。 不过有消息人士表示,总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 ‍FBI警告:一触即发! FBI今天最新警告指出,如果总统唐纳德-川普被强行罢免,一个"已确定的武装组织 "正在呼吁 "冲击 "州、地方和联邦政府的建筑。 据称,该组织计划于1月17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大型示威活动。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报道,公告称,'他们已经警告说,如果国会试图通过第25条修正案罢免总统,将会发生巨大的抗议。 周一,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提出弹劾文章,指责特朗普煽动叛乱,该公告被曝光。 同时在上周三川普的支持者冲进国会大厦后的几天里,有超过6000名国民警卫队队员被部署到华盛顿特区。 五角大楼正在考虑派遣多达1.3万名警卫人员来保护城市安全。 国防部也意识到,"在就职典礼日之前的日子里,包括在就职典礼日之前的日子里,可能会有更多潜在的威胁"。 华盛顿特区市长穆里尔-鲍泽表示,她对安全问题 "极为关注",并呼吁发表紧急状态前声明。 联邦安全机构计划周三起封锁华盛顿市中心的一大片区域,为下周的就职典礼做准备,这比原计划提前了六天。 国土安全部周一宣布,国家特别安全活动的筹备工作将从1月13日开始,而不再是原定的1月19日——也就是就职典礼的前一天。 另一边,目前的总统川普的日子并不好过。 民主党人要彻底踢川普出局 周一,国会民主党人提出了一项针对总统川普的弹劾条款,指控他煽动一群支持者对国会大厦发动暴力袭击,以推翻拜登的选举胜利。 起草弹劾决议的三位民主党国会众议员分别是西西林(David Cicilline)、刘云平(Ted Lieu)和拉斯金(Jamie Raskin)。 目前至少有210名众院民主党人对该措施表示支持。 周一宣布的弹劾决议称:“总统川普严重危及了美国及其政府机构的安全,他威胁到了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干涉了权力的和平过渡,危及了另一个政府分支。因此,他作为总统背叛了人们的信任,对美国民众造成了明显的伤害。” 尽管距川普卸任只剩下8天时间,但弹劾决议还禁止他在未来担任公职。 决议称:“总统川普的这种行为表明,如果允许他继续执政,他将继续对国家安全、民主和宪法构成威胁,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自治和法治。因此,总统川普理应被弹劾和审判,被罢免,并应被取消资格,不得再担任任何代表荣誉和信任的职务,也不应以美国的名义获益。” 对弹劾决议进行表决的时间仍不确定,不过预计将在周三或周四举行。 在周一的简短会议上,民主党人还寻求通过拉斯金提出的另一项决议,敦促副总统彭斯和内阁援引宪法第25修正案罢免川普。国会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霍耶(Steny Hoyer)要求以“一致同意”方式通过该决议,但遭到西维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穆尼(Alex Mooney)阻挠。 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民主党人将在周二对该决议进行全院表决。她在周日晚致国会民主党人的一封信中说,上述决议要求彭斯在24小时内作出回复,如果彭斯拒绝采取相关行动,众议院将推进弹劾川普的程序。 川普“相关"遭全面封杀 在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暴力事件后,主流社交媒体巨头开始封杀川普总统和保守派言论,引发共和党一些议员的批评。 与此同时,国会民主党人正在积极推动弹劾川普,共和党国会议员中有一些人支持弹劾或反对弹劾,更多共和党议员尚未表态。 虽然对于川普任期只剩下最后几天,但是美国已经开始了一轮与川普相关的抵制活动。 除了科技巨头封锁或限制川普账号、清零支持者外;公开支持总统的Parler遭下架;今天,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宣布,川普所属的高尔夫球场举办2022年PGA锦标赛的资格被取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周一,拜登表示,他希望国会参议院能够将其工作“一分为二”,这样对总统川普的弹劾审判就不会妨碍确认他的内阁提名或通过新一轮纾困计划。 新政府于1月20日宣誓就职后,民主党人将实现同时控制国会参众两院以及白宫的“完全执政”。 拜登周一的表态意味着,他支持国会参院在众院通过弹劾案后迅速推进弹劾审判。 届时川普虽已卸任,但若参院对他定罪,意味着他未来不能再担任联邦公职。 最后别的不多说了,请华人朋友们多注意安全吧! 疫情已经够要命了,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家里待着吧!
  • cover
    5天前

    海象:释放孟晚舟,现在是时候了!

    “释放孟晚舟,现在是时候了!”1月8日,加拿大知名英文杂志《海象》在一篇名为《为什么加拿大应该最终释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 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于政治目的,现在特朗普即将离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应马上释放孟晚舟。 对加拿大来说,释放孟晚舟是最正确的事 《海象》杂志创办于2003年,是一本类似美国《大西洋月刊》和《纽约客》的加拿大主流杂志。 作者克里斯·斯科特在文章中观点鲜明,他认为加拿大媒体将对孟晚舟案的关注与中国拘留两名加拿大人联系起来,称中国将加拿大人扣作人质是不妥当的。 “在这场不断升级的国际对峙中,人们却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美国要求加拿大拘留和引渡孟晚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忽视这个因素将加拿大舆论讨论的焦点引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斯科特这样写到。 孟晚舟被逮捕的时间正处于特朗普政府加剧与中国和伊朗的紧张局势的同时,此时加拿大拘留了孟晚舟,并开始引渡程序。 斯科特认为:“加拿大法庭已经变成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工具。而美国的政策,一部分并不符合加拿大的利益。过去四年间,加拿大政府一直小心翼翼,避免激怒特朗普政府,但是随着美国新政府即将就职,加拿大的政治领导可以有机会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孟晚舟案。” “对于夹在两个互相竞争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加拿大,释放孟晚舟应该是最正确的事。”斯科特得出这样的结论。 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带有政治性 文章还分析了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的法律背景和政治动机。 在美国,司法部高层决定是否发出引渡申请,而这些高层官员都是由总统政治任命的,总统也有权力随时解雇他们。联邦地区法院的案件中适用引渡的很多,但不会每一个都向他国发出引渡申请,哪一些案子最终会进入引渡流程,高度取决于司法部和政府对案件优先度的认定。 过去四年,特朗普屡次公然试图在某些案件上霸凌和影响司法部的决策,已是众人皆知。 “如果说是因为特朗普的影响才导致孟晚舟被捕,自己并不会感到惊讶。”作者在文章中表示。 去年5月28日,在全球目光中,孟晚舟再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但命运仍然没有对她报以微笑。那次开庭前,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外的台阶上,拍下一张合影。来源:GJ 2018年,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两个优先点是伊朗和中国。 5月,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然后开始进一步孤立伊朗。 11月,时任美国总检察长宣布美国对中的新政策:由司法部采取激进措施来侦办所谓的中国窃取知识产权案件。几乎在同时,美国官员开始公开表示对中国互联网供应商,特别是华为,对美国市场渗透而造成安全隐患的担心。 美国声称孟晚舟的“违法”行为发生在2013年。那年仍是奥巴马政府执政,而伊核协议已经签署两年。美国指控孟晚舟在向汇丰银行申请贷款时隐瞒了与一家伊朗公司的关系。孟晚舟的法律团队正在挑战这一指控。 作者指出,即使孟晚舟曾经误导过银行,并且给他们造成了潜在的损失,美国司法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为这样层级的案件向他国发出引渡申请。然而,逮捕孟晚舟造成的“寒蝉效应”,可以进一步震慑考虑与伊朗进行生意往来的投资者,从而窒息伊朗经济。 “逮捕孟晚舟正好发生在美国与伊朗激烈交锋时,对伊朗进行经济战,特朗普违反了之前美国政府的承诺,而加拿大却没有谴责美国的背信行为,反而包庇甚至为之提供了便利。”斯科特这样认为。 斯科特紧接着写到:“孟晚舟案件远远超过了美伊冲突这一层面。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其他的力量在较量。” 2018年12月11日,孟晚舟被捕10天以后,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表示,作为中美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他可以考虑协助孟晚舟获释,明确释放了该案是政治事件。 将孟晚舟的命运与使中国做出贸易让步联系在一起,让人们觉察到,优先逮捕孟晚舟可能并不是因为案件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政治优势。 “中国是加拿大的战略竞争者,对于加拿大来说,谨慎的做法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隐患。但抛开各种冲突,特朗普将逮捕孟晚舟当做交易的筹码是否也可以算是另一种名义上的人质劫持。”斯科特承认,在5G、知识产权和信息传播上,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有类似的担忧。 斯科特还认为在孟晚舟被捕后的两年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副总理方慧兰一直坚持的“是否引渡孟晚舟取决于加拿大法庭的裁决”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逃避。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文章最后,斯科特指出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带有政治性,特鲁多政府也应该把其看作政治案件。特朗普政府已经被美国选民所抛弃,并马上要下台,加拿大的领导者们应该停止帮助特朗普与中国和伊朗对抗。现在还不晚! 《海象》杂志的这篇文章代表了加拿大知识阶层的理性思考。由于政治操作孟晚舟案,中加两国关系陷入冰冻期,并不符合两国利益。由于美国对加拿大的影响巨大,加拿大政治人物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采取回避姿态。 这篇详细剖析了引渡案最终仍需要政治解决的机制。在美国新旧政府交替的关键时刻,加拿大的领导者应拿出勇气,充分考虑自身的利益,释放孟晚舟,重启与大国平等交往的外交风貌。
  • cover
    6天前

    93岁娶17岁少女 美国南北战争最后遗孀去世

    被认为是美国最后1名内战遗孀的杰克逊(Helen Viola Jackson),在1936年17岁时嫁给了93岁的南北战争老兵波林(James Bolin),她将这场婚姻当成祕密数十年都从未说出口,直到2017年才首次敞开心扉。底图为南北战争阵亡士兵墓园,法新社资料照。 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至1865年,怎么可能还有遗孀活到现在?原来,当年曾参战的老兵波林(James Bolin),在1936年93岁时娶了17岁少女杰克逊(Helen Viola Jackson),杰克逊成为寡妇后一直活到去年12月16日,才以101岁的高龄逝世,她被认为是美国最后1名内战遗孀。 据《美联社》报导,杰克逊在密苏里州西南部马什菲尔德(Marshfield)附近的小镇长大,在父亲的提议下,她开始照顾丧妻独居的波林还帮他做家事。为了报答女孩,垂垂老矣的波林询问杰克逊要不要和他结婚,一旦自己过世她就能获得抚恤金,这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是个相当吸引人的条件。 杰克逊心里也同意这桩婚事,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日常照护能够让波林活得更久。终于,两人于1936年9月4日在波林家中成婚,在这段只有3年的婚姻当中(波林随后去世),夫妻俩没有发生过亲密关系,她也没有住进波林家里。 事实上,这场婚礼完全是一桩秘密,杰克逊数十年来从未向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人透露自己嫁给老兵,而且波林1939年过世后,杰克逊也从未再婚,自己隐藏着秘密生活下去,连抚恤金都没有去申请。 杰克逊认为,无论背后有怎样的原因,1名17岁的少女和93岁老翁结婚的事情,都会为两人带来流言蜚语,因此杰克逊自己变成了内战历史中的一道阴影,有可能就这样把秘密带到棺材里。 直到杰克逊生命中最后的3年,她才愿意说出自己的经历。在一次口述历史当中,她透露自己希望保护波林的声誉,“我非常敬重他,我不希望他的名声受到伤害。” 杰克逊的牧师兼老友英曼(Nicholas Inman),是挖掘这段历史的功臣,当杰克逊2017年向英曼敞开心扉首次透露秘密时,英曼并没有当成笑话或谎言,而是认真去查找波林在南北战争中的服役纪录,结果证实真的有这个人。 另外,在波林留给杰克逊的圣经里,写著两人的婚姻事实,让波林的后代和南北战争遗产组织认知到杰克逊确实是老兵遗孀。 无论如何,在终生隐藏过去的回忆之后,杰克逊终于敞开心胸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从美国各地寄来许多卡片和信件向她问好,甚至还有人帮她创立了脸书粉丝页。 波林的亲戚在了解杰克逊的身分后,前往疗养院探望并带著裱框的波林照片当成礼物,杰克逊当时抚摸着相框啜泣了起来,因为“这是唯一爱过我的男人。” 被认为是美国最后1名内战遗孀的杰克逊(Helen Viola Jackson,图),在1936年17岁时嫁给了93岁的南北战争老兵波林(James Bolin),她将这场婚姻当成祕密数十年都从未说出口,直到2017年才首次敞开心扉。(美联社)
  • cover
    1星期前

    加拿大政坛地震 多位政客假日海外旅行引发众怒

      新年伊始,加拿大政坛爆发了一次“小地震”,至少三位省一级部长和官员丢掉了职位,还有几位不同党派的联邦以及省级议员被解除了党内的职务 —— 而原因只有一个,在刚刚过去的圣诞新年假期,他们不顾政府的新冠疫情期旅行指导纲领,出国度假或处理私人事务。 政客海外旅行惹众怒 家住加拿大西部温哥华的袁女士听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是伪君子,他们说一套做一套。” 过去十个月,袁女士自己一直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去年三月底,袁女士突然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住在中国国内一直身体不错的母亲急症入院,并在第二天去世。 在加拿大,不少人也面临着如袁女士这样,大疫情下,遭遇极端的情绪和心理考验。 目前,加拿大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过去一周,每天的新增感染病例超过7000例。加拿大感染总人数达到63万,死亡接近一万七千人。 在圣诞新年前夕,加拿大多个省份出台了更严格的社区隔离措施。政府建议大家,为了社区健康,不要聚会,不要探亲访友,避免“非必要旅行”,以免在节日后,新冠病毒感染案例骤增,造成医疗系统超负荷。 但圣诞节之后,媒体首先爆出,加拿大最大省份安大略省的财政部长菲利普斯(Rod Phillips)正在加勒比海度假 —— 他和太太在12月中已经抵达了该岛。 更匪夷所思的是,度假期间,菲利普斯还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节日问候,通过网络参加办公室的工作会议,给人一种他在家中工作的假象。 事件曝光后,菲利普斯缩短了假期回到加拿大,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错误,说在这个时刻出国度假是“非常非常愚蠢的决定”。 但是,来自公众的压力并没有减缓。2020年的最后一天,他向省长福特提出了辞呈。 福特在声明中称:“安大略省的民众为疫情牺牲了很多… … 菲利普斯的辞职显示,我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媒体目前爆出,至少有15位加拿大政坛人物在疫情期出国旅行或处理私人事务,而这些人当中,有10位是属于保守派政党。 加拿大西部能源省份阿尔伯塔省成了这次地震重灾区,该省的六位保守党议员,包括市政事务部部长阿拉德(Tracy Allard),以及省长办公室主任哈克贝(Jamie Huckabay)罔顾政府疫情指南,出国度假。 最初,该省省长杰森·肯尼还试图为这几位议员、高官承担责任,表示“是自己没有明确对部下做出不许旅行的规定”。 但当地民众怒火一直难以平息。本周,肯尼终于让步,辞退了哈克贝,并接受了阿拉德的辞呈。 对于民选的各级议员,政府无法剥夺他们的议员资格,不过,涉及这场争议的议员们大都受到解除政党内部职务的处罚。而且,事件多少会影响他们下一次竞选时的选票。 加拿大政治评论人士更是对十几位政客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认为他们做出了坏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政府隔离措施的信任,进而影响到民众整体抗击疫情的努力。 一位时政评论员嘲讽地写到:“这十几位政客的做法是告诉我们,你只需要遵守我制定的政策,而不需要留意我是怎么做的。 ” 最终,连加拿大总理贾斯汀·杜鲁多也站出来表态,称这些政客违反疫情指导纲领的做法令他“非常失望”。 民众为什么如此愤怒? 加拿大联邦及各省总共有超过一千名议员,出国度假者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但却引发民众巨大的批评声浪。 在媒体相关报道下面,能看到大量愤怒的留言评论。民众提及最多的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质问说,疫情爆发后,医护人员一直满负荷工作,相比之下,谁更需要假期呢? 还有一些民众表示,自己的亲人就在同一个城市,但却不能聚会,政客们为什么不遵守基本的政府指导? 加拿大西多伦多医院的研究员刘京文(Jenny Liu)博士认为:“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而2021开始这几天也不平静,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经济的、健康,还是个人心理,都有很多艰难时刻。这一事件发生在疫情期,大家的心理紧张焦虑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会很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应该允许自己的焦虑、愤怒、悲伤的情绪有个出口。” 而加拿大怀雅逊大学心理学教授杨丽霞认为,人们的愤怒是源自于焦虑和担心。 她说:“我们有这样一个心理,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规定,就好办了。但实际上,我们是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的。” 她还表示,从比例上看,官员当中不遵守疫情指导纲领的毕竟是少数。 她说:“官员们处在公众视野之下,看着就是出格的。而其实,普通人当中,也有不遵守政府规定的。” 根据加拿大一项最新调查,有48%的民众承认在今年的圣诞新年假期不同程度违反了政府的社区隔离指导,当中大部分人探望了家人亲友。 加拿大冬季漫长,往年的圣诞新年假期,前往阳光海滩度假的民众比例很高。不过今年,由于旅行限制以及担心疫情,绝大多数民众待在了家中。
  • cover
    1星期前

    全球密切关注!1月6日:考验美国命运的一天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1月6日是国际上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纪念日,但这些都已是往事,大多勾不起人们多大的兴趣。但今年的1月6日美国究竟会发生什么,人们却极为关注,因为它将决定美国的命运。 特朗普不承认大选结果 美国山雨欲来 在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1月6日通常只是一个程序性和仪式感的日子。在经过前面四道选举程序后,这一天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举行联席会议,当场正式拆封、清点和计数选举人票,并最终由主持人兼监管的美国副总统、参议院议长宣布下任美国总统的尊姓大名,自此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画上句号,下任总统为1月20日的宣誓就职做最后的准备。 但今年的1月6日,由于特朗普拒不承认接受美国去年11月3日大选结果和12月14日选举人团538名成员的选举结果,坚称大选存在普遍的欺诈舞弊和腐败,誓言要阻止拜登的当选,并在全美各地煽动组织大批铁杆支持者进行示威抗议,这一天成了美国山雨欲来的日子。 全球密切关注1月6日的美国 美国人乃至世界各国的很多人,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关注这一天究竟会发生什么。美东时间2021年的1月6日,不仅将决定美国的所谓“民选总统”的命运,而且将决定今后四年乃至未来的美国命运。 两种剧本、两套人马早已在排练。一种是按照美国法律法规和国会的传统进行排练,并在当地时间1月6日正式进行:美国副总统、参议院议长彭斯主持唱票、检票仪式,最终代表参众两院宣布两院确认的总统选举结果,仪式将利利索索、隆重而又快速地进行和结束;另一种剧情是现场发生重大争执,因为这将是特朗普挽回其败局的最后一次机会,特朗普这个总导演兼领衔主演会怎么演这出戏,人们可以预料猜测,但具体剧情难以预估。 也许,除了场内,还有场外;除了首都华盛顿,还有美国其它地方;甚至除了美国国内,还有国外。暴风骤雨有可能同时出现。因为特朗普不仅是精明的、狡诈的,而且是极端疯狂的、毫无底线的。 自去年11月7日选票统计显示其败选以来,特朗普一直都在处心积虑地企图改变选举结果,包括公开与私下、白道与黑道、法律挑战诉讼与街头武力威胁,他能想到的手段几乎都在使,而且竟然给他的下属和地方州的官员下达了必须给他找到能反败为胜的选票等死命令和硬指标,这种疯狂与荒唐,哪里还像一个自诩为民主国家的总统所做的事。 特朗普还威胁称,他已掌握了美国大选欺诈作弊的大量证据,将在1月6日的两院联席会议上抖搂出来。是真是假,只有他知道。但分析人士多半认为,这不过是特朗普的又一欺诈,如果他手中真有这种证据,还能等到现在?但无中生有从来都是特朗普的惯用伎俩,他相信“兵不厌诈”,尽管一次次地失败。 闹场子有可能,砸场子不可能 特朗普及其亲信和铁杆在1月6日闹场子甚至企图砸场子是可以肯定的。美国宪法也给了他这样的机会和空子。按照法规,在1月6日的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只要有两名国会议员,其中一名来自众议院,另一名来自参议院,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拒绝接受,那么就可以推迟两院的确认总统议程,并进行两个小时的辩论。如果辩论中有人提出对当选总统明显不利的证据,则会有些麻烦。必要时,国会两院必须就确认下任总统究竟是谁进行投票。 尽管特朗普罔顾事实,在大选以来的50多次法律诉讼中几乎未能提出任何有根有据有效的颠覆性证据,美国地方和联邦层面也仅对宾州的某些选举结果进行了调整,而且佐治亚州等地已经三次重新计票并确认选举结果无误,但特朗普以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还是拉拢了共和党内的一批铁杆拥趸者为其鸣冤叫屈。 据共和党方面估计,目前已有近150名共和党众议员和12名参议员表示将在1月6日的国会联席会议上拒绝认证选举结果,阻挠拜登当选的过程,这种史无先例的情况使得这一天更加引人关注。 至于国会山之外将会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支持特朗普和反对拜登当选的街头示威游行将是大概率事件,特朗普的一大批极端和铁杆的支持者正在从全美各地涌向华盛顿,不少人还带上了武器。但这些人多半是起起哄,闹闹场,给特朗普助助威,帮他消消气,料将闹不出多大的事来。极端组织“勇敢男孩”再厉害,也不是全副武装的警察和荷枪实弹的军队的对手。 部分共和党议员不甘心 一些共和党议员发表了一项声明,要求美国“国会立即任命具有充分的调查权限的选举委员会,并在10天之内对存在争议的州的选举结果进行紧急审核”。 声明还呼吁,国会“如果有必要的话,举行专门的立法会议,以在必要时改变各州的选举人票”。但这些抗议者很清楚,他们也没有成功的机会。 这些议员们援引了美国在1877年曾出现过的一个先例:当时由于两党总统候选人都在当地宣布自己在3个州内获得了胜利,国会不得不组建一个双边委员会以调查选举结果。但是,不同于1877年选举的是,2020年的大选在任何州内进行的选举中,都没有因获胜候选人的身份而发生任何党派冲突,法院处理了这些不同意见,选举结果甚至在共和党占多数的立法委员会控制的、由共和党州长统治的州内,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认证。 对特朗普及其支持势力而言,留在白宫的时间已经倒计时,他们既不甘心,又极其失落和害怕。按照美国法律规定,现在特朗普的总统实际已是临时职位,并将于1月20日中午12:01分正式结束,在此之后,特朗普不可能在总统职位上停留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即使赖在白宫不走,也不再是美国总统,新总统可以采取任何措施,强行驱赶特朗普。如果特朗普真赖到这种程度,恐怕将是美国和世界政坛上的一大荒唐笑话。 特朗普面临的最大危机在于共和党内 目前特朗普面临的最大难题抑或危机,主要在于其共和党内特别是共和党的高层和核心圈内。表面上看来,似乎特朗普还有一大批国会议员在继续力挺,但实际上多半言不由衷,主要是在表演给特朗普看,为的是自己今后的政治前途。 共和党内实际早已形成共识,即特朗普的下台已是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从全党利益和形象来说,特朗普早一天离开,对共和党人更有利,因为特朗普的种种肆无忌惮、目无法律法规的做法已经并正在激起美国政坛、社会和选民更多的不满甚至公愤,继续与特朗普捆绑在一起,弊大于利。 但现实情况下,特朗普对共和党仍有很强的掌控力,或者说目前共和党的领导人非他莫属。特别是,特朗普的背后有数千万美国右翼选民的强大势力,如果此时此刻就与特朗普分道扬镳,他们将会变成党内小众,今后无法再利用这些强大的右翼势力。特朗普是个报复性、极端性都极强的人,如果他们拒绝与特朗普站在一起,会立即遭到报复。 经过近年来美国政党撕裂和不断的党争,共和党内目前主要形成了两大派,一派是以特朗普为首的极端强硬派,另一派是政治主张比较温和的派别,但温和派的头面人物究竟是谁,目前还没有显露出来,也不敢轻易显露。 尽管特朗普曾表示,如果此次下台,他将在四年后继续竞选美国总统。但他也曾表示,四年后没有再次竞选的打算。特朗普绝对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他的话没几句是真的,有美国媒体说,也许只有他的夫人梅拉尼娅、女儿伊万卡和两个比特朗普更极端的儿子对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所领悟。从特朗普的个性看,特朗普继续竞选美国总统很有可能,而且在拜登上任之日起就会这样做。 共和党内多人按捺不住,欲竞选美国总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朗普外,共和党内还有一些人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如乔什·霍利和特德·克鲁兹等多名参议员已经表示,他们有雄心角逐2024年的总统选举。但副总统彭斯被认为最有可能竞选下任美国总统。彭斯沉着冷静,公开场合话语不多,但城府很深。他若在共和党内竞选,比其他人的资历和优势都明显。 但彭斯毕竟是特朗普一手提携的,今后如果竞选总统也离不开特朗普及其势力的鼎力相助,因此无论特朗普如何表演,彭斯都竭力与特朗普公开站在一边,表现出“愚忠”。但彭斯这段时间来,对特朗普的盲目颠覆选举结果的言行尽量保持低调,最多只是表示“欢迎议员们”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也因此,彭斯在共和党内外的口碑还算可以,不少舆论认为彭斯实际上与特朗普并不是真正的一路人,而只是既得利益的同路人。尽管特朗普已经对1月6日彭斯的表演进行了个别辅导和强力导演,但彭斯届时将会如何表演,仍取决于他本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考验彭斯的时刻也来临了。 温和派与特朗普渐行渐远 让特朗普感到沮丧的是美国参议院内的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等一些头面人物,在大选结果明朗化特别是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公布后,与特朗普渐行渐远,他们甚至公开向当选总统拜登表示了祝贺。 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罗伯·波特曼表示,“权力的顺利交接是我们民主的标志,虽然我曾支持特朗普总统,但是选举人团的投票已经明确,拜登现在是当选总统”。来自怀俄明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翰·巴罗佐也表示接受拜登的胜利,他说:“我投票支持特朗普,但我尊重选举人团的投票结果。” 拜登赢得了306张选举人票,而特朗普仅获得了232张,距离当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还差得远。这些人的态度暧昧甚至“反水”,对特朗普极其不利,也让他很不高兴。 如果1月6日的确认仪式上出现重大分歧,国会被迫重新投票,特朗普要翻盘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民主党人在美国众议院内享有多数票,而参议院内的许多共和党人都拒绝了这一步骤,而且参议院内两党议员人数接近,在佐治亚州的联邦参议员选举确认之前,共和党虽有50席,但民主党也有48席。即便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国会议员力挺特朗普,也改变不了确认拜登当选的结局,最多出现一些让特朗普消消气的戏剧性场面或闹剧。 特朗普不过是“纸老虎” 拜登阵营对特朗普阵营近期采取的行动保持了理性冷静,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拜登发言人巴斯基表示,部分共和党人的企图“非常奇怪”。拜登阵营这样做,显然要比特朗普阵营聪明和得人心。一旦特朗普离开白宫,拜登有的是收拾特朗普的机会。 历史终将翻过美国2020年大选的一页,但美国的政治混乱和所谓的民主选举带来的恶果将长久存在。至于1月6日乃至1月20日新总统上任之前,特朗普在美国之外还可能有什么疯狂,需要提高警惕,但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事实早已证明,特朗普不过是“纸老虎”,他虽为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此时此刻很难再大规模调动军队,更遑论发动
  • cover
    1星期前

    特鲁多怒了!全加拿大人别做这件事!违反者或将入狱!

    前几日,由于安省财政厅长举家出国旅游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后经证实,还有好几位政府高官也出国旅游了。对于这件事,大家都表示极其愤怒! 于是,在2021年1月5日星期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谈到了加拿大出国旅游的新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鲁多表示: 没有任何一个加拿大人现在应该出国度假 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加拿大的旅行规则“非常清楚”,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加拿大人应该在国外度假! 但是,由于没有彻底的旅行禁令,他补充说道:“如果您仍然决定自行承担旅行风险,则在返回时需要出示您阴性的COVID-19测试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他也提到了,其针对入境旅客的最新规定,该规定要求入境乘客在登机前必须获得COVID-19检测阴性的证明。 违反规定者将面临罚款甚至入狱的风险 特鲁多还提醒必须要去旅行的加拿大人,他们回到国时也必须隔离两个星期。 他补充说:“您需要认真对待这一点。不遵守规则我们就要动真格的了,后果自负,包括罚款甚至入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前几日,有报道称:那些因为旅行回来隔离的人也可以申请1000刀的CRBS,这件事也引起了众怒! 明明禁止非必要旅行,没想到旅行完回来还能申请1000刀!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旅客隔离申请1000刀的福利金将尽快停止 所以,一位政府官员透露,加拿大隔离病津贴(CRSB)漏洞使隔离旅客申请1000刀的CRSB将尽快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府官员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表示:目前的系统“完全没有意义”,并表示联邦政府将采取行动弥补这一漏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报道,即使很多人旅行理由是随意的,在加拿大隔离的旅行者也可以申请获得CRSB。 这引发了加拿大一些主要政客的批评。LeBlanc也强烈反对,表示这种申请行为是对CRSB的“滥用”。 政府官员说:“我们将确保这样的“不合格”申请1000刀的行为尽快被禁止,把“漏洞”修补好。” 对此,杜鲁多于2021年1月5日宣布:“这项补助金将不再适用于假期度假后回国隔离的旅行者。CRSB不是用来支付某些人的度假后的隔离和检疫费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纳税人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却看着政府把钱给了这些旅行回来需要隔离的人,认为十分不公平。 小编也希望加国政府可以尽快解决好这项福利的申请条件~辛辛苦苦的打工人真的不容易啊!
  • cover
    1星期前

    驻加拿大使馆关于最新防疫信息的提醒

    根据加拿大有关部门公告,1月7日起,5岁及以上的所有来加乘客须凭航班起飞前72小时内采样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PCR)阴性报告才能登机。请务必提前与航空公司联系确认有关事宜。上述乘客还须通过ArriveCAN APP或网站填报个人隔离计划及相关信息,供加方边检官员审核;入境后仍须完成14天的强制性居家隔离。如加方边检官员对隔离计划不满意,将要求有关人员在指定场所隔离。违反有关防疫规定者,最高将被判6个月监禁或(及)75万加元罚款。具体要求可登录加联邦政府官网查询:https://travel.gc.ca/travel-covid/travel-restrictions。 另外,近期极个别赴华人员因检测后不注意加强个人防疫,导致出发途中感染新冠病毒,乘航班到中国后确诊。鉴于上述,驻加拿大使领馆再次提醒: 一、严守防疫规定。密切关注加拿大最新疫情和防疫规定,严格遵守当地相关法规,主动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尽可能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二、避免外出旅行。坚持“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原则,尽量避免长途或跨境旅行。 三、重视外出防护。如确须回国或来加,请尽量选择直航并在接受“双检测”后居家隔离,尽可能不要外出;如确需外出,请务必加强个人防疫措施,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如登机前出现疑似症状,请取消行程,及时检测就医。 有关联系电话如下: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在国内请拨打010-12308或010-59913991;在加拿大请拨打01186-10-12308或01186-10-59913991。 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紧急求助值班电话: 驻加拿大使馆(领区为渥太华地区、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努纳武特地区):001-613-5621616; 驻多伦多总领馆(领区为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001-416-5942308; 驻温哥华总领馆(领区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育空地区):001-604-3369926; 驻卡尔加里总领馆(领区为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切温省、西北地区):001-403-5376907; 驻蒙特利尔总领馆(领区为魁北克省、新布伦瑞克省):001-514-9338891。 相关链接:http://ca.china-embassy.org/chn/xw/t1844430.htm
  • cover
    1星期前

    疫情严峻!BC4天新增2211例,45死亡

    加拿大第二波疫情仍然不见平缓,全国的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60万,而安省和魁省的新增病例数依然超多。 (来源:CTV) 安省今天新增了3,270例确诊病例,这是安省第三次日增确诊病例数超过3000例,上周六安省新增了3363例,而上周四安省新增了3328例。 安省的七天平均记录病例数达到了2,617例,医疗资源已经极度紧张。 该省有1190人因为新冠感染而住院,有333人在ICU接受重症看护。 魁省今天新增了2546例,新增发病率为百万人中300例,是所有省份中最高的。 BC省自全省封锁以来,疫情已经有所减弱。 今天下午3点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博士及卫生厅长狄德安 (Adrian Dix) 就省内自12月31日起4天内的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疫情进行了更新。 从12月31日至1月1日,BC省新增了 565 例确诊病例。 从1月1日至2日,BC省新增了 607 例确诊病例。 从1月2日至3日,BC省新增了 500 例确诊病例。 从1月3日至4日,BC省新增了 539 例确诊病例。 BC省四天内共新增了 2211 例确诊病例。此外有45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
  • cover
    1星期前

    录音档曝光!特朗普要佐治亚州官员帮他“找出”选票

    根据一段录音,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佐治亚州选举首席官员“找出”11780张选票,让该州选举结果对他有利。 在《华盛顿邮报》发表关于这次通话的报导之前,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他曾与拉芬斯伯格通过电话讨论过选民欺诈问题。 根据《华盛顿邮报》周日 (1月3日)报导,在一段录音中,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要佐治亚州政府官员帮他“找出”11780张选票,这样他就可以比拜登胜过他的选票数多一张。他也说,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有“后果”。 在这段录音中,特朗普敦促佐治亚州州务卿,共和党籍的拉芬斯伯格 (Brad Raffensperger)这么做。据报导,特朗普交替责备拉芬斯伯格和其他官员,试图奉承他,恳求他采取行动,甚至威胁“模糊的刑事后果”。 在整个通话过程中,拉芬斯贝格和他的律师向特朗普解释说,他的论点是基于被推翻的阴谋论。他们告诉特朗普,拜登11779的胜率是公平和准确的,但特朗普并不满意。 特朗普说:“佐治亚州的人民很生气,全国的人民都很生气......再说,你知道,嗯,说你已经重新计算过了,这没有什么问题。我想做的就是这个。我只想找到11,780张选票,这比我们原本多一张。因为我们本来就赢得了这个州。” 特朗普施压佐治亚州州务卿,共和党籍的拉芬斯伯格 (Brad Raffensperger),要求他帮忙找出选票,引起各界震惊。 美联社援引拜登高级顾问鲍尔 (Bob Bauer)的话说,这段录音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特朗普向自己党内的一名官员施压,并威胁他“撤销一个州合法的、经过认证的选票统计,并编造另一个选票来代替”。 拜登在以306张选举人团票对上特朗普的232票胜出。拜登所获总票数超过700万票。特朗普过去两个月不断声称在11月3日大选中输给拜登是选民舞弊的结果。但即使他赢得了佐治亚州的16张选举人团票,他也还是输给将于1月20日宣誓就职的拜登。 拜登在佐治亚州以些微优势获胜。这是自1992年柯林顿 (Bill Clinton)以来,第一位在佐治亚获胜的民主党候选人。这也让民主党感到有望在周二该州的两场参议院第二轮选举中获胜。如果获胜,民主党将全面控制国会。  
  • cover
    2星期前

    加拿大阴性报告入境条例细节出炉!1月7日生效!

    根据 CP24 等多家媒体报道,加拿大联邦政府今日确认,从1月7日开始抵达加拿大的人,登机前都必须出示COVID-19病毒检测“阴性报告”。并且如果他们到达后的“隔离计划”不充分,则可能需要在联邦设置的场所隔离。 图源:Daily Hive 据报道,五岁及以上的飞行旅客需要出示在航班起飞时间前72小时内 PCR COVID-19病毒检测呈阴性,并且必须在登机之前向航空公司出示该结果。 PCR测试旨在检测微量的 COVID-19 病毒,通常通过拭鼻或在口腔中采集样本。 但是,测试结果呈阴性的旅行者仍必须完成14天的强制性隔离。同时,旅客必须提供“隔离计划”,以供联邦官员审核。如果官员们对其计划不满意,则将要求人们在联邦设置的场所进行隔离。 今天下午发布的声明建议在国外度假的加拿大人应立即开始安排进行COVID-19病毒测试,以免延误回家。 图源:美联社 随着细节的推出,运输部长 Marc Garneau 已与航空公司联系。政府表示,设置1月7日为开始日期旨在为航空公司提供足够的时间来遵循新规定。 代表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加拿大国家航空委员会今日早些时候警告新条例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如果航班起飞地不提相关测试,旅客有什么选择等等。 图源:CTV News 这项新测试要求暂时仅适用于航空旅客,但 Bloc Quebecois 领导人 Yves-Francois Blanchet 认为,该要求应在所有入境口岸均适用。他还说,政府也应确保成千上万因COVID-19限制而被取消的旅行计划的加拿大人获得补贴。 Blanchet 在一份声明中说,加拿大人必须知道个人牺牲是帮助结束大流行的关键。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在一份声明中说,在安省,BC省,阿尔伯塔省和魁北克省,已经有人检测出感染COVID-19“新毒株”。她也知道一些加拿大人仍在出于非必要原因旅行。她说:“我需要加拿大人重新评估旅行计划。” 但有些人则没有听从这些建议,包括现在陷入困境的政客——安省财政厅长罗德·菲利普斯。他今天早晨从加勒比海度假两周后回到家中,并辞职。 保守党健康评论家 Michelle Rempel Garner 在周三晚间发布的视频中称菲利普斯的决定很愚蠢。 参考链接: https://www.cp24.com/news/liberals-say-testing-rules-for-air-travellers-land-jan-7-urge-people-to-prepare-1.5249701
  • cover
    2星期前

    16死60伤!也门机场大爆炸!乘客在停机坪四处奔跑逃命?

    2020,未到最后一秒,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最后倒数48小时,也门南部城市亚丁的机场发生大爆炸,至少有16人丧生,60人受伤,乘客在机场四处奔跑逃命 爆炸的来源尚不清楚,也没有组织声称对袭击负责。 据美联社现场的视频显示,爆炸造成的震动使政府代表团成员离开飞机,没有政府的公务机受到损坏,但许多官员逃离飞机或跑下楼梯寻求庇护。 航站楼附近浓烟冒出,现场官员说,他们看到尸体躺在停机坪和机场其他地方。 也门政府通讯部长纳吉布·阿尔·阿格(Naguib al-Awg)告诉美联社,他听到两次爆炸声,暗示这是无人机袭击。 他说:“如果飞机遭到轰炸,那将是一场灾难。” 他坚持认为,这架政府公务飞机才是袭击的目标,因为它本应更早着陆。 图:爆炸发生前 亚丁卫生局副局长穆罕默德·鲁比德(Mohammed al-Roubid)告诉美联社,爆炸中至少有16人丧生,另有60人受伤。 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图片显示,在机场大楼附近散落着瓦砾和碎玻璃,至少有两个没有生命的尸体躺在地上,其中一具烧焦。在另一张图片中,一个男人正试图帮助另一名衣服碎烂的人从地面上站起来。 据也门一名安全官员称,受伤人员中有三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尽管不清楚他们是也门籍还是其他国籍。 也门是阿拉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自2014年以来陷入内战。这场战争造成112,000多人丧生,其中包括数千名平民。冲突还导致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和平真的是来之不易,2020即将过去,希望2021年世界不再有战争。
  • cover
    2星期前

    2020年的最后一天 世界格局还在加速裂变

    2020年最后一天,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世界格局裂变的声音。 有好消息,当然,也有坏消息。 很多媒体甚至懊恼地发现,他们刚刚公布完世界十大新闻,又一更重量级的新闻来了。 12月30日最大的新闻,毫无疑问,就是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这是中欧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中欧共同送给世界的一份新年贺礼。 坦率地说,我也一直关注着谈判进展,肯定有期待,但也对达不成有心理准备。毕竟,今年不是最好的年份,中欧分歧毕竟摆在那;不容忽视的,还有美国的因素,在最后关头,拜登方面也给欧盟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但结果呢? 居然就拍板了。 也难怪,昨天很多平时不太关心国际新闻的朋友,都第一时间转发了新华社的消息和海报,并对这一好消息发出感叹。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不稳定不确定的2020年,中欧完成这样的谈判,这不仅仅只有经济上的好处,还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 简单来说: 1,中欧有分歧,有拌嘴;但更有合作,未来更让人期待。 2,在最危急关头,增强了世界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 3,中国改革开放确实没有止步,反而在大踏步向前。 4,欧盟不是美国,欧盟正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支独立的重要力量。 显然,这对世界格局演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具体谈判过程,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会轻松,双方谈判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更要佩服的,是双方决策者的远见和魄力。 中方就不用说了,欧洲方面,默克尔无疑起了关键的作用。12月31日,德国结束担任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12月30日,中欧宣布谈判成功。 我看到西方媒体就评价,对默克尔来说,这是一个战略上的胜利。 请注意,是战略胜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盟和德国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几年不断凸显,甚至超乎人们想象。 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听到另外一个消息,一项折磨了欧洲人四年的协议,终于签署了。 这一次,是分家。 最后的情形,很有戏剧性。 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12月30日匆匆从布鲁塞尔飞向伦敦。机上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刚刚签署的脱欧后的英欧贸易协议。 在英国那边,英国议会就协议内容进行辩论,并火速表决完成立法。英国首相约翰逊拿到布鲁塞尔版本后,马上在镁光灯下签字…… 一切,都必须赶在1月1日前。从那一天起,英国和欧盟正式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是好事。 英国认为终于拿回了主权,再不受布鲁塞尔的鸟气;欧盟大舒了一口气,这桩一地鸡毛的离婚官司,终于走到了尽头。 但这未必都是好事。 这标志着欧盟的扩张,第一次出现了倒退。对英国来说,脱欧更刺激了苏格兰的独立倾向,一切才刚刚开始。 但欧洲乃至世界的地缘政治,却无疑正在发生剧烈变动。 赶在签署脱欧协议前一天,英国和土耳其达成自贸协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这是自1995年与欧盟达成协议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协议”。 同一天,英国和越南签署自贸协定。由于退出欧盟,英国不得不重新谈判,签订自己的双边协议,来取代原先涵盖英国的欧盟协议。 算起来,英国已经与60个国家达成贸易协定。但最关键的英美协定还没有结果,但也可以预料,欧盟更加欧盟,脱欧的英国,将更加主动地拥抱美国,当然,还有美国欧盟外的其他世界。 世界格局裂变,不仅仅发生在欧洲,从中东,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听到裂变声。 美国正在加速卖军火。 五角大楼宣布,美国国务院批准向沙特再出售3000枚GBU-39小直径炸弹等军火。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新的军售,将增强沙特武器的精准打击能力。 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路透社在报道时,居然将总额错写成了2900亿美元,全世界纷纷转载,超级大合同啊!过了半晌,反应过来的路透社,赶紧发改稿写成29亿美元。 不知道要不要扣编辑的工资? 怎么说呢? 或许,路透社都觉得美国政府不止这么点吧。 但过去一年,中东格局,可以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来,中东最尖锐最核心的冲突,是阿以矛盾。但在过去一年,在美以的强力攻势下,一个又一个阿拉伯国家,阿联酋、巴林、摩洛哥,纷纷与以色列建交。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还被曝已与沙特王储秘密会晤。哪一天,以色列突然和沙特宣布建交,希望大家也不要太过惊讶。 但与此同时,美以与伊朗矛盾不断激化。2020年初,美国无人机干掉了伊朗名将之花苏莱曼尼;2020年尾,据信是摩萨德猎杀了伊朗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阿以矛盾在缓和,伊阿对立在加剧,伊以斗争更加尖锐,还有,美国卖军火拉偏架,俄罗斯也是大玩家,多灾多难的中东,正在一场大变的前夜。 站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回望过去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还可以看到,最后一天的裂变声,只是历史大进程中的一个注脚。 亚太格局也在变动。美国退群再退群,但亚太15个国家却谈成了RCEP。一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诞生了。 更让人感叹的是,以往的这种自贸区,离不开美国主导的影子。但现在没有了美国,感觉很多事运行反而更顺畅了。 倒是美国,还在内卷中。特朗普还坚持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选赢家。美国国会,还在为给美国人发600美元补贴还是2000美元补贴,酣斗不止…… 当然,有好事也有坏事。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也在不断接洽沟通,甚至试图打造“亚洲版的北约”。针对的是谁?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然,这个世界,需要责任、担当和道义。 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保持开放,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永远的王者。不以人为本,任洪水滔天,人民会唾弃你,世界也会离你而去。 世界格局还在加速裂变中。在签署脱欧协议时,约翰逊忍不住说:这不是一个结束,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是的。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相关推荐: 牛弹琴:这才是年底最糟的事件 三个不祥之兆! 年底大事多,黑天鹅多,灰犀牛多。 我知道,很多新闻机构最大的纠结,就是前脚刚发出今年十大新闻,后脚就发现,更大的新闻发生了…… 但不寻常的2020年,终于渐近尾声了。完全是个人的看法,最近的这几件国际大事,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三个不祥之兆吧。 第一个,日本突然“封国”。 日本政府宣布,从12月28日起到明年1月底,暂停所有国家及地区的新入境申请。 请注意,这个时间长度,一直持续到一月底。 不到万不得已,日本肯定不会采取这种极端行动。事实上,过去几个月,为提振疲软的经济,日本政府一直在推进出入境缓和政策。 但现在,不再从缓,必须从严,从严,从严。 数据是残酷的。就在12月26日,日本新增确诊3881例,再次改写日新增最高纪录;当天,新增死亡47例,累计死亡3234例。 当然,比起美国死亡超过30万,日本绝对优秀。事实上,日本也一直被视为抗疫模范国家之一。但不断改写的新增纪录,还是预示了一种不祥的前景。 更可怕的,英国发现的传染力更强的病毒变异,已经在日本出现。一旦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必须果断决策。所以,日本政府痛下决定,从28日起,暂停全球外籍人士入境申请。 日本这样,韩国也不容乐观。近期日均新增都在1000例以上,韩国官员已呼吁,取消年底所有集会活动。 在中国大连、北京等地,也出现多宗确诊事件,北京顺义区更进入战时状态。 从全球范围看,中日韩都是抗疫的模范生,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但年底形势突变,模范生也紧张,也凸显了这个冬天形势的严峻。 非常时期还在持续,我们所有人,都不能有丝毫大意啊! 第二个,美国圣诞节爆炸。 对美国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最糟糕的圣诞节,没有之一;哪知道,当天还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中心,圣诞节清晨发生汽车爆炸,看图片和视频,现场火光冲天,建筑破损,大树倾倒,玻璃满地,一片狼藉。据报道,在废墟中,还发现了人体组织残骸…… 请注意,这可是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诞节,你可想而知,美国人受到的心理冲击。 按照媒体的报道,当时警方接到了报警电话,说发生枪击,但赶到后发现一辆白色房车内,播放着一个女人的声音,说它将在15分钟后爆炸。 于是警察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很多人圣诞节睡梦中被紧急疏散。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显然,这是一起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袭击事件。特朗普和拜登已听取汇报。拜登团队还特意发声明,称拜登及其妻子“感谢所有应对这起事件的人员,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美国FBI等正在全力调查。毕竟,这样的袭击事件,没有一点预兆,幸亏疏散及时,不然就是一场大祸。 过去一年,美国很不平静,疫情不用多说,反种族歧视席卷全国……纳什维尔情况更糟糕,今年3月遭遇了一场可怕龙卷风,部分损毁的街道至今还没修复;今年的疫情,更沉重打击了这座“音乐之城”原本正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终于到了年底,就在圣诞节当天,却又发生了挑衅式的恐怖袭击。 这是好的预兆吗? 第三个,英国的“困局”。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批货车集结在英国南部,却只能望着封闭的隧道兴叹。 按照目前的进程,很多大货车司机,不仅在英国过了孤独的圣诞节,而且还要过新年了。 就事论事,前几天发了这张图片,一些网友也认为:货车能停放得这么整齐,司机们的素质确实可以。 但也是这些人,包括大货车司机,很多人就是不愿戴口罩,这可能是素质的另一个方面。 还有,在劝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开放隧道时,英国首相约翰逊苦口婆心说:这些独自坐在驾驶舱里的司机,携带病毒的风险很低…… 独坐驾驶舱,携带病毒风险就很低?这又是什么逻辑? 但大货车遇阻背后,则是英国目前的最大困境:发现病毒变异,伦敦被迫封城,全世界几乎都与英国断航,也才有了日本的“封国”…… 要知道,在全球最大经济体排名中,英国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排名世界第六。而且,英国与欧洲大陆更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尽管不少英国人也嘀咕:法国、德国等带头断航,是在向英国施压,让英国尝尝脱欧的代价…… 但对这样一个西方大国,说封就封,更凸显了2020年形势的惨烈。2021年,不知道是变好还是变坏? 再重申一遍,三个坏消息,完全是个人看法,关键是怎么看? 简单三点吧。 第一,必须更要有忧患意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20年都发生了。疫苗虽然出来了,但糟糕的情况还远未过去。日本封国,英国困局,美国恐怖事件,更别提其他地方的战争冲突了。 以前,我们常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现在,我们还必须要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只是有幸生活在相对安全的中国。 但形势还相当严峻,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啊。 第二,霹雳手段中,更看到执政能力。 刚刚还看到一则新闻,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报告称,在比西方国家更好地处理疫情后,中国经济将在2028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比一年前的预测提前了五年。当然,处理疫情较好的亚洲国家,排名也在上升。 西方人的高帽,我们看看就好。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毕竟,我们还是要清醒,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有更远大的目标。 但这种变化,多少也反映出,霹雳手段,才是菩萨心肠,更是执政能力。想一想,如果我们也像西方国家那样,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我们还可能有今天的安定和祥和? 第三,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 世界已经回不去了,这就不用多说。刚看特朗普又发了一条推,感叹说:一名在阿富汗作战的年轻美军士兵告诉他,阿富汗的选举都比美国组织得更好更安全…… 特朗普最后痛骂:这简直就是一个第三世界的选举,(拜登是)假总统! 特朗普的目的,大家都清楚。但一个在职美国总统,痛骂自己国家都不如阿富汗,你能想象吗? 至于这样批第三世界,也真别侮辱第三世界,至少,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不都是美国这样的。
  • cover
    2星期前

    每人15万!伊朗赔偿63名加拿大遇难者!家属怒了

    根据 Global News 报道,伊朗总统内阁星期三宣布已建立补偿基金,以赔偿今年1月份在德黑兰发生的坠机事件中176名受害者的家属。 据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将为每名受害者支付15万元,但未指定交付赔偿金的时间。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五个国家都在与伊朗就赔偿问题进行谈判。伊朗政府对此没有立即发表评论。 图源:NBC News 176名遇难者包括63名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许多与加拿大大学有关系的人。 事发后几天内,伊朗一直否认其军方应为这架飞机失事负责。但是,随着西方情报报告和国际大量证据的涌现,伊朗承认,在伊朗和美国之间紧张局势加剧的时刻,其军方错误地向乌克兰飞机开火。此前一周,美国使用无人机进行了“斩首行动”,巴格达的伊朗高级将军苏莱曼尼因此丧生。 图源:American Voice 西方情报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用俄罗斯制造的Tor系统击落了乌克兰飞机。伊朗官方将这次事件归咎于“人为失误”,他们在夏季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涉事人员错误地将民用飞行视为威胁,并两次未获得高级官员的批准开火。 加拿大政府声称,伊朗尚未公开所有相关证据或对所有问题提供满意的答案。 这架飞机是一架由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运营,从伊朗首都德黑兰开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波音737飞机,载有来自多个国家的167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82名伊朗人,57名加拿大人,17名瑞典人,11名乌克兰人,4名阿富汗人和4名英国公民据官员说。这条路线深受到那些前往加拿大的游客的欢迎。 图源:France 24 五个月以来,五个受影响国家的政府一直要求伊朗政府对坠机事件承担“全部责任”,并根据国际协议向受害者的家属赔偿。 伊朗已经就赔偿问题发出了不同的信息,该国主要保险机构负责人 Gholamreza Soleimani 于10月表示,伊朗拒绝支付赔偿金,因为这架飞机是由欧洲公司提供保险。 但是伊朗其他官员已答应与这五个国家谈判赔偿问题。代理外交大臣 Mohsen Baharvand 于9月表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但应该赔偿。我们已经告诉我们的乌克兰朋友,国际法规是我们的行事基础。” 代表受害者家属的协会上周发表声明,抨击了伊朗的赔偿计划,并要求对坠机事件进行独立和透明的调查。声明中写道:“请受害者家属们保持警惕,不要签署任何文件。凶手不能扮演送葬者的角色。” 参考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7547189/iran-plane-crash-victims-compensation/
  • cover
    2星期前

    19岁多大女学生竞选华人区市议员!网友支持!

    近日,士嘉堡爱静阁第22选区在补选市议员,27名候选人名单中,有一位19岁的妹子格外显眼! (第22选区是著名的华人区,东起Midland Ave,西至Victoria Park Ave;南起401高速,北至Steeles Ave。) ↓↓↓ 这位引人注目的19岁妹子Renee Jagdeo,是多伦多大学大二的学生,在读城市规划和人文地理专业(urban planning and human geography),是多伦多史上最年轻的市议员候选人。 这位妹子称,大流行让她得以重新评估市政府的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谁服务,作为一名年轻人,她发现有很多问题被忽略,因此,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竞选第22区的市议员,努力注入新的想法和提出现存问题。 为了在华人区拉票,妹子还制作了中文竞选牌,明确指出她的重点计划包括4个类别: 1.构筑绿色和休闲空间; 2.确保经济适用、无障碍住房; 3.改善公共交通; 4.倡导反对财产税上涨。 此外,妹子还表示,她支持地铁扩建计划,为城市的必要工人提供免费TTC服务,保护租户在COVID-19期间不被驱逐,优先考虑新的经济适用房等。 其中,妹子最希望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利用TTC构筑绿色空间。 据悉,妹子在多大的第一年与朋友通过Munk One项目开发了一种方案,解决城市中绿色空间不足的问题,并可以利用公交系统作为构建空间,让那些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解除大自然的通勤者可以在上下班时享受,以改善第22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妹子还表示,城市规划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研究为她担任这一职位做好了准备,她的许多政策构想都来自她从课程研究中学到的知识。 妹子称自己的优势是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热情,思想开放,有坚定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她没有任何政治或从属关系,使她可以做到完全公平、诚实,因此她认为自己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然而,年轻的妹子也并非没有挑战,最初连她的家人和密友都对她的决定感到困惑。但是妹子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大家对市议员的模样、年龄、工作经验有一些刻板印象,我觉得市议员就是能够代表我们城市的人,自然也包括像我一样作为学生、通勤者、员工、游客生活在第22区的年轻人。” “我希望看到更多我的同龄人参政,让市议会尊重他们的声音,任何性别、种族的人群都该有自己的机会。” 不过,此次的竞选非常激烈,其他26名候选人都比妹子年长且富有工作(或从政)经验。对此,有一名网友提出质疑,“我认为她经验不足,无法胜任该职位。” 结果,这名质疑者被大量支持者,怼得体无完肤! ↓↓↓ “太可笑了...你可能不在她竞选的选区,或者你真的认为市议员需要‘经验’?” “要什么经验?” “你认为需要什么经验?她已经超过18岁了,上过大学(有多少政治家可以这么说?),她还敢想,也许会将一些新想法带入市议会。被再用年龄作为被选举的要求,年轻的候选人可以带来一些急需的新鲜空气,应该多鼓励年轻人投票和参与。” 与这位妹子截然不同的是,早在2018年也有一位19岁的少年报名竞选约克区的市议员,当时收到的评论大多是负面的。   “身体都没发育好就当议员?真的是胡闹!” “乳臭未干,想代表劳苦大众?免了吧。” 不管怎么说,年轻人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切实地迈出了这一步,还是勇气可嘉的! 至于适不适合参政,你怎么看呢? Ref:https://www.blogto.com/city/2020/12/19-year-old-running-youngest-city-councillor-toronto-history/
  • cover
    2星期前

    拜登又累了?严重口误再次引起网友群嘲

    即将入主白宫的拜登再度口误,他昨(29)日在记者会上竟脱口称呼副手贺锦丽(Kamala Harris)为"总统当选人",引发关注。 综合《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美国版《太阳报》(The U.S. Sun)报导,拜登昨日在故乡特拉华州威明顿市(Wilmington)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表谈话,他敦促川普能够明确呼吁全美国人施打疫苗,不过在提及副手贺锦丽已经施打疫苗时,却口误将对方称呼为”总统当选人”。 . @JoeBiden says "President-elect Harris" took the COVID-19 vaccine to "instill public confidence." pic.twitter.com/EB7OBn8rSF — Washington Examiner (@dcexaminer) December 29, 2020 “我为了灌输大众对疫苗的信心而施打疫苗,『总统当选人』贺锦丽今天也基于同样理由施打疫苗。” 拜登口误再度引发网友嘲讽,有人响应是不是疫苗的副作用让他说错话,也有川粉落井下石,称”8,000万人怎么会相信拜登当总统会比川普更好?他甚至记不得谁真正赢得大选?” How in the world did 80 million people come to believe that this man would make a better president than Mr. Trump? He can't even remember who actually won the election - unless of course this was the plan all along. My question: did they use him or was he complicit in the deal? — Ellen O'Shaughnessy (@EllenOShaughne1) December 30, 2020 拜登在竞选期间就口误连连,9月时他曾误称”贺锦丽-拜登竞选活动”,前前后后又误称贺锦丽丈夫任德龙(Douglas Emhoff)为她的妻子,将老婆大人吉儿(Jill)误认为妹妹薇乐莉(Valerie),甚至在发表胜选演说时惊吐全美有2.3亿人死于新冠肺炎。 拜登频频失言,令不支持他的人怀疑他是否认知下降(cognitive decline)或老年痴呆,许多人怀疑接下来4年78岁的拜登能否安稳带领美国迎接所有挑战,拜登先前曾称贺锦丽上任第一天就能担当领导重任,安抚外界对他的健康疑虑,也暗示自己只会做一任总统。  
  • cover
    2星期前

    BC5天新增2206例确诊,4省发现变种病毒

    第二波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加拿大,美国知名流行病学家、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12月份是美国最致命的月份。 在过去的26天里,美国累计死亡病例已经超过6.3万例,远超过11月累计死亡病例3.6万例。 对于加拿大,12月份同样是疫情最严重的月份。 直到最近几天,加拿大的新冠疫情7天平均新增病例数曲线才开始呈现放缓趋势。 (来源:CTV) 加拿大因新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昨天超过了1.5万! 英国新变种病毒继续全球肆虐,英国今天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超过5万例,达到了惊人的53135例。 目前,加拿大已经在4个省份发现了来自英国的变种病毒。 安省从12月26日起开始全省大封锁。而BC省的全省封锁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从效果来看,BC省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BC省最新的疫情数据建模显示在BC省实行新的限制之后,BC省病例在11月中达到顶峰后,开始出现放缓。 亨利博士在上周三介绍了新的流行病学模型,表明BC省实施限制社交聚会的新措施之后,全省第二波大流行病已经开始放缓。 11月份全省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后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病例都在下降。11月中旬感染达到高峰后,出现了平稳甚至小幅下降。其中 0-9岁的儿童病例数仍然最少。 BC省大多数感染病例仍和已知的社区暴发/人群有关。大多数感染风险也是和已知病例有关。 不过BC省民众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明年1月也许会迎来新的高峰。 安东尼·福奇博士表示美国接下来很有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激增”,因为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可能会带来新一波疫情高峰。 今天下午3点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博士及卫生厅长狄德安 (Adrian Dix) 就省内自12月24日起5天内的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疫情进行了更新。 从12月24日至25日,BC省新增了 512 例确诊病例。 从12月25日至26日,BC省新增了 447 例确诊病例。 从12月26日至27日,BC省新增了 424 例确诊病例。 从12月27日至28日,BC省新增了 441 例确诊病例。 从12月28日至29日,BC省新增了 382 例确诊病例。 5天内共新增了 2206 例确诊病例。 从5天的数据来看,新增病例数呈现了下降趋势。 目前,BC省有7580例确诊病例,373人因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80人在ICU接受重症看护。9414人处于卫生系统的监测中。 过去5天内,共有74人因新冠病毒感染而死亡。
  • cover
    2星期前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就发现新冠病毒变异发表声明

    加拿大联邦政府有一项监控计划,与各省及地区一同寻查加拿大新的COVID-19各种病毒变异,例如在英国和南非发现的变异。 早期数据表明这些新的变异可能更具传播力,但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这些变异体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或对抗体反应产生任何影响。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加拿大和全球的医学、公共卫生和研究界正在积极评估这些基因突变。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的国家微生物实验室通过持续分析加拿大基因组数据库,与各省和地区共同监控在加拿大的COVID-19病例。通过此项持续进行的全国性监控计划,有两例在英国观察到的变异病例已在安大略省发现。 随着这一监控行动的继续,预计在加拿大可能会发现这种变异和其他令人关注之变异的其他病例。此外,由于这两例情况并未到加拿大境外旅行,因此至关重要的是需要遵守公共卫生措施、并限制与他人的接触,这样才能减少这种病毒及其任何变异在社区中传播的机会。防止感染COVID-19的任何变异体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循公共卫生措施。 为了降低这种病毒及其任何变异体的输入风险,加拿大从2020年3月开始实行旅行限制和边境措施,包括强制性的隔离。这些严格的隔离措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之一。在加拿大查到的所有病例中,来自在加拿大境外旅行的人不到2%。 所有旅客在入境加拿大时必须向检疫官提交隔离计划,而计划不充分的旅客则将被送到联邦检疫隔离机构。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会监控旅行者对隔离的遵守情况,并在14天的隔离期间使用执法人员来验证其遵守情况。不遵守隔离要求的个人将面临最高75万加元的罚款或六个月的监禁。 12月20日,出于对英国发现COVID-19变异的关注,加拿大政府还宣布了暂停来自英国所有航班72小时的决定,随后又将此延长至1月6日夜晚11时59分。从宣布之日起,旅客将被问及进一步的健康筛查问题,以帮助确定他们在抵达加拿大入境口岸之前的14天内,是否曾经旅行去过因出现这些变异而令人关注的国家。 所有旅客须将其隔离计划交检疫官员审核,如果不合适,将被要求在联邦检疫隔离中心进行隔离。提醒所有在12月20日之前从令人关注国家抵达加拿大的旅客必须完成他们的整个隔离期,还须要接受检测(即便症状轻微),并向当地评估中心报告其旅行历史。 加拿大联邦政府继续提醒加拿大人不要前往其他国家进行任何非必要旅行,如果必须前往英国或南非旅行时务必要采取格外慎重。世界各国的相关限制在迅速变化,并有可能在未经多少提前警告之下就宣布实施,从而破坏个人的旅行计划。如果有人选择在加拿大境外进行非必要的旅行,则有可能被迫在加拿大境外停留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 cover
    3星期前

    BC省今日新增444例肺炎,12人亡

      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与卫生厅长狄德安今日发表联合声明,指本省过去一日新增444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全省累计4万7510宗个案,另外再多12人死亡,死亡人数增至777人。   省内目前有9481宗活跃个案,357人在医院治疗,当中84人在深切治疗部。
  • cover
    3星期前

    拜登接种疫苗 大赞特朗普 媒体:非常罕见

    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欧洲时间今天公开接种疫苗,全程透过电视现场直播,以增加民众对疫苗的信心,并称特朗普政府在迅速研制疫苗上值得赞扬,此一表扬受到媒体关注指罕见。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说,拜登接种疫苗,罕见称赞特朗普。 78岁拜登今天盛赞科学家和所有幕后耕耘的人,包括前线工作者、实际从事临床工作者。他同时称医疗人员「了不起、难以置信」。拜登并罕见赞美特朗普政府,说特朗普政府在监督迅速研发和生产疫苗上值得赞扬。 法新社说,但戴着两层口罩的拜登也警告,透过疫苗接种遏止病毒传播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必要点出,这只是开端,这需要时间」。据拜登说,「同时间,我希望大家聆听所有专家建议…配戴口罩有其必要。」他同时表示:「如果没有必要旅行,就别旅行,这真的很重要。」
  • cover
    3星期前

    全球七大洲全数沦陷 南极洲大爆发 基地36人感染

    12月22日电 据英国《卫报》22日援引智利媒体报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南极洲曾是地球上仅存的未被新冠病毒“侵入”的大陆。而如今,这片净土也出现了新冠疫情。当地时间21日,智利官员宣布,该国位于南极的贝尔纳多·奥希金斯·里克尔梅基地,至少有36人确诊感染新冠。 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当地时间21日,智利官员宣布,贝尔纳多·奥希金斯·里克尔梅基地暴发新冠疫情,至少有36人确诊,包括26名智利军人和10名平民。 智利方面尚没有透露感染的来源,但智利媒体报道说,本月早些时候,曾有一艘海军舰艇前往南极基地提供后勤支持,而这艘船的几名船员在返回智利时,被检测出感染了新冠病毒。 英国《卫报》称,研究基地里检测呈阳性的36人,已被送至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市,他们在那里进行隔离,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2021年加拿大会有联邦大选吗?
  • 封面
    安省两名女护士跑去美国抗议封锁遭调查
  • 封面
    加拿大改组内阁!杜鲁多:大选不是我说了算
  • 封面
    “没等到川普封杀TikTok,TikTok先禁了川普”
  • 封面
    川普四年来有功也有过 他让美元不再伟大?
  • 封面
    FBI发严重警告:罢免总统,全美50州必将大乱
  • 封面
    海象:释放孟晚舟,现在是时候了!
  • 封面
    93岁娶17岁少女 美国南北战争最后遗孀去世
  • 封面
    加拿大政坛地震 多位政客假日海外旅行引发众怒
  • 封面
    全球密切关注!1月6日:考验美国命运的一天
  • 封面
    特鲁多怒了!全加拿大人别做这件事!违反者或将入狱!
  • 封面
    驻加拿大使馆关于最新防疫信息的提醒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