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住屋难负担 主因租金高昂
温市政府举办的房屋论坛Re:Address踏入第二日,邀请来自国外的专家讨论房屋可负担性问题,他们都表示要协助年轻人拥有安定居所,必须先增加租屋供应,之后他们才能够在可应付的情况下置业。另外有报告指出,卑诗省的住屋负担指数全国排行第三位,直接原因是租金太高,而排首两位的省份,原因则与低收入、日常生活开支高有关。
加拿大经济分析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Economic Analysis,简称CANCEA)今年4月发表报告,研究各省份在住屋方面的可负担程度,中心将各省的平均租金与净收入作比较,计算出负担指数,指数愈高代表愈难负担。
至于净收入的定义,则是整份收入扣除税项、交通费、水电费和其他必要开支例如食物、衣服、医疗费用等。
结果发现卑诗省的负担指数为43%,与纽宾士域省一同排行全国第三,而排第一和二的分别是斯高沙省(46%)和爱德华王子岛(44%),因此列入三甲的省份当中,只有卑诗省不属于大西洋省份。
另外报告亦指出,斯高沙省和爱德华王子岛取得高排名的原因与租金无关,而是因为收入低、交通费高、日常生活开支大,导致净收入减少,降低住屋的可负担性。相反卑诗省能位列第三位,租金高昂是唯一的原因。
CANCEA行政总裁Paul Smetanin出席昨日的温市政府房屋论坛时表示,要协助年轻人寻得理想居所,各级政府必须合作增加租屋供应。他说,现时温哥华的租屋空置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在缺乏选择下,年轻人唯有硬着头皮买楼,造成财政负担过重。
Smetanin亦建议收紧房屋政策,加强监管,把住屋从投资工具变回市民必需品,令市场可以健康发展。
有份出席论坛的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城市管理及金融系教授Duncan Maclennan表示,伦敦正面临与温哥华一样的挑战,25岁至35岁市民的置业比率近年急剧下降,年轻人被迫搬到更偏远地区居住,他认同增加租屋的重要性,指这是年轻人置业的踏脚石。另外,他亦认为渥太华可以考虑放宽房屋借贷政策,让年轻人更易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