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20岁女每月染发1次 双脚长斑患肾炎
喜爱染发要小心!中国内地一名20岁女子为模仿偶像每个月染发1次,某日双脚出现长斑,求医检查后才惊觉患肾炎。有医生指出,对于日常有染发习惯的人,也有6招可以安全染发,避免化学物质和降低患癌风险。
20岁女每个月染发1次 双脚长斑揭患肾炎
据中国内媒《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报道,该名20岁女子因喜爱模仿偶像频繁染发更换发色,平均每月染发一次。近期她发现双腿布满红斑,并伴随关节疼痛与腹痛等症状,遂往医院求医进行检查,确诊为紫癜性肾炎。
为何频繁染发恐致肾脏受损?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生张颖鹏接受访问时表示,染发剂的染料分子会渗透至头发鳞片层以改变发色,若需染浅色则需先进行漂色,在过程中染发剂含有的铅、铁、铜、汞等重金属会透过头发与头皮被人体吸收,其中铅被吸收后需经肾脏排泄,对肾脏造成极大损伤。此外,染发剂亦含苯胺、苯酚及过氧化氢等成分,目前虽无明确致癌结论,但趋向性观点认为长期频繁接触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他提醒,染发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轻则可能导致头皮发红、瘙痒与脱屑,重则引发头皮及面部水肿、水疱,症状多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抓破后易引发细菌感染。极少数情况下,染发剂可能随洗头或洗澡水流至全身,导致全身性症状。若症状严重或持续超过两天,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检查。
常染发可致5大健康问题 恐增患皮肤癌/乳癌/卵巢癌
常染发除了可能导致肾脏受损,重症科医生黄轩曾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染发剂的影响不只停留在头发表面,还可能深入影响健康,刺激皮肤,甚至增加患癌机率:
经常染发5大伤害:
1. 头发受损
染发和电发产品会让头发变得干枯、脆弱,可能导致“甩头皮”或脱发。长期使用可能损害毛囊,导致头发越来越细,甚至掉光。有研究显示,每月染发者的发丝强度降低达40%。
2. 皮肤过敏
有些人在染发或烫发后,头皮会红肿、发痒,甚至起水泡,这是因为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PPD)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3. 肝脏负担
染发剂里的化学物质,例如苯类化合物,可透过头皮进入血液后,长期累积可能损害肝功能。
4. 重金属中毒
一些劣质染发剂或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慢性伤害。
5. 增加罹癌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长达36年的研究发现,频繁染发可能与多种癌症有关,包括皮肤癌、乳癌、卵巢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医生6招安全染发 避免化学物质/患癌风险
黄轩医生提出6大染发建议,同时兼顾美发及健康:
1. 控制染烫次数
染发次数越多,风险就越大。上述哈佛大学研究证实,每年染发超过5次者,乳癌发生率增加30%。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毒理学团队建议,如果必须染发,选择“半永久染剂”并缩短停留时间,可以减少60%化学物质的吸收。
2. 隔开染发电发时间
染发和电发不要同时进行,最好相隔2周以上,给头发和头皮一点喘息空间。
3. 避免接触头皮
涂染发剂或烫发剂时,尽量避免碰到头皮。
4. 慎选产品勿混用
不同品牌的染发剂混在一起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增加过敏风险。另建议选择天然染发剂,颜色来自指甲花、靛蓝、决明子、红菜头、咖啡和其他植物成分,避免接触到传统染发剂中常见的氨、对苯二胺、间苯二酚、过氧化物等刺激性化学物质。
5. 敏感肌肤保护措施
头皮容易敏感的人,可以先在发际线涂点乳液或凡士林来保护皮肤。
6. 清洗干净
染完头发后多洗几次,避免化学成分残留在头皮上。
使用天然染发剂一定安全?
香港消委会曾对市面上26款声称成分为“天然”、“草本”、“植物成分”或“有机”的染发剂进行安全检测,结果发现有超过六成的样本含有致敏物质或重金属,可能会引致接触性荨麻疹、支气管痉挛、肾中毒等并发症。
消委会亦建议,选用染发剂应注意以下7大原则,以减少对皮肤的刺及致敏风险:
- 使用染发剂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成分列表及含量说明,按建议的驻留时间使用,避免逾时。
- 专业用染发剂的用法说明较复杂,应避免自行选用。
- 染发前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皮肤过敏人士应避免使用含PPD或PTD的染发剂,如有必要,可考虑选用浓度较低或颜色较浅的型号。
- 在发际、耳朵、额头、颈项涂抹凡士林,有助减低染发剂刺激皮肤的机会。
- 染发前不要弄湿头发,染发时亦不要自行加热、用保鲜纸包裹头发等,会增加致敏风险。
- 佩戴手套涂抹染发剂混合物,减少皮肤直接触及染发剂。
- 皮肤病患者、头皮有伤口人士、孕妇及哺乳中的妇女暂不应染发。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消费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