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百岁奶奶理财:10万本金轻松滚成30万
玛丽在2009年免税储蓄账户(TFSA)刚推出时便开设了账户,并每年都缴纳允许的最高额度,总共投入约10.2万加元。如今,她的TFSA已经增值到接近30万加元。
对于一位没受过多少教育、出身农家的百岁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她几乎没花什么力气管理,每年只花一两个小时。
玛丽二十多岁时结婚,定居在安省南部小镇。等孩子长大后,她在镇上的珠宝店工作,并将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储蓄账户。几十年后,她在八十多岁时去银行开设了TFSA。理财顾问原本建议她把资金投入“进取型基金”,但在女儿和女婿的鼓励下,她选择了年费更低的指数基金。
玛丽喜欢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且信任熟悉的银行。指数基金的分红自动再投资功能尤其吸引她,让资金在复利效应下不断增长,而她几乎不用操心。
在丈夫去世后,她用储蓄账户应付额外开支,但从未动用过TFSA里的钱。她安心地让账户资产静静增长。
账户里的投资赢家
RBC加拿大指数基金:跟踪S&P/TSX综合指数,总费用率0.66%。自2009年以来,分红已翻倍至2024年的每单位1加元。10月1日的收盘价为每单位 57.07加元。
RBC美国指数基金:跟踪标普500指数,总费用率 0.66%。2024年分红不多,但资本增值强劲,2025年10月1日的收盘价为每单位 57.58 加元。
这两个基金涵盖了加拿大和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包括加拿大的皇家银行、道明银行、Enbridge、BMO、Shopify 等,以及美国的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谷歌、特斯拉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今年夏天,玛丽身体一度下滑,所幸近来恢复。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账户持有人离世后,TFSA 会如何处理?
玛丽已指定女儿们为受益人。这样一来,账户里的资产将直接转给女儿们,而不必经过遗产认证程序,避免了认证费用。根据规定,受益人会一次性获得分配,若她们的 TFSA 有足够额度,可将资金转入自己的 TFSA,从而继续享受免税增长。若额度不足,尽管领取时无税务负担,但之后的收益就要纳税了。
另一种方式是指定配偶或同居伴侣为“继任持有人”,这样账户可继续保持免税状态。但玛丽的丈夫早已去世,因此不适用。
稳健理财的典范
玛丽的TFSA虽没像一些案例那样突破百万,但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极少,却凭借多元化的低风险投资获得了良好回报。这种“少操心、低风险”的模式,成为许多普通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