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主流媒体发声 盯上华人短租市场
Vansky编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英文主流媒体环球邮报可能是温哥华主流媒体中最“关注”华人生活的了。最近,环球邮报又发表了一篇针对华人短租房的报道,实实在在又“关心”了一下温哥华华人的生活。
在一些中文网站上,有许多非法运营家庭旅馆的大温地区的独立屋,每家都提供数量不同的房价,服务包括可以利用房屋地址作为客人接收加拿大移民局文件和MSP卡的地址。
独立屋短期出租单个套房在大温地区是不合规定的,尤其在这套住房并不是拥有者的自住房的情况下。而长租房理论上也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是得到市政府的批准而且有限量的住户的情况下。
温哥华和列治文一直因为对于非法活动的视而不见而饱受诟病。尽管有成百上千起关于短租房的投诉,却没有一家被罚款。
环球邮报检查的广告中,超过10个全年运营的房间是多人居住的,价格区间从$69到$1,029一晚不等。
在环球邮报观察的所有广告中,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来自私人房产,并对租客提供连带服务。
在列治文Blundell Road的一所房子的招租广告上写道:“可以帮助客人申请社保卡,教育基金,申请学校,考驾照,开银行账户;并可以给客人介绍房产经纪,保险经纪和会计;还可以帮助新移民收取/邮寄枫叶卡。”
环球邮报记录了超过十家无牌照家庭旅馆提供类似服务,大多数都在列治文,靠近机场。还有一些广告暗示整间独立屋可分成多个套间出租,并表示屋主并不住在里面。
这使得这些中文网站的短租房和Airbnb产生了不同,在Airbnb里,会要求屋主注明是非商业目的的出租并且屋主是住在屋里的。并且,这些中文网站并不是专业的服务型预约网站也不能提供退款,而Airbnb是提供退款服务的。
还有一些家庭旅馆目前是在农业用地上运作的,在农业用地,屋主可以靠农业退税获得巨大的利益。省政府明令禁止利用农业用地从事其他商业行为。
在环球邮报的调查中,例如在列治文Granville Avenue出租的家庭旅馆,广告上面几个房间是$800一夜。而因为这处房产为农业用地,那处房产的屋主一年的地税只有$800。
列治文市政府在今年调查了105宗关于非法短租的投诉,比2015年增加了四成。还有40宗投诉是关于长租家庭旅馆的。
尽管如此,市政府并没有开出任何罚单。因为当调查员来到被投诉地之前,会提前24给出警告,在调查员正在来到投诉地点的时候是找不到任何非法出租的证据的。
温哥华市政府也没有开出任何关于非法短租的罚单,尽管今年温哥华市政府受到141通关于将私人住宅用于短租的投诉。
文章一出,评论栏里没有意外的炸了锅,让人欣慰的是评论了并没有出现大量的反华声浪,更多的还是理性的分析,声讨是政府没有尽到责任才导致了租房市场的乱象。不过对于华人的不满情绪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像是这位网友:“为什么加拿大人这么害怕对中国人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问题做出反应?他们带给我们什么了?禽流感?H1N1? 非典?还抢我们工作!他们已经习惯强权政府了。你只要发现有关人员,什么屋主,代理人,房产经纪和律师。就直接关起来,如果这些人在海外就没收他们的资产,相信我,他们在中国已经习惯了。只有我们这些加拿大懦夫才觉得不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