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内阁”终于决定采取统一行动。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容克(Jean-Claude Juncker)9日公布欧盟国家分摊难民的方案,该方案获得部分欧盟国家响应,欧洲政治人士、民众也开始思考难民潮的因由,但是也遭到部分成员国的反对,英国以及难民中转地匈牙利就没在计划中。被认为对难民潮产生负有重要责任的美国,在欧洲盟友面临难民潮困境时,仍极力置身事外。
容克9月9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出席欧洲议会的会议时带来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盟情咨文”:欧盟将出台“一揽子”措施来应对“二战”以来欧洲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难民危机。对于难民潮在欧盟内部引发的争论,容克坦言,欧盟眼下并不是最好的“欧洲联盟”,“它正变得不像欧洲,也不像联盟”。
英国独立党主席法拉奇(Nigel Farage)指责欧盟实际上是接收了每一位踏上欧盟土地的人。“德国则更胜一筹,说出了欢迎所有人的话”,法拉奇警告,大部分难民申请者是非法移民,伊斯兰国目前正在利用这个渠道向欧洲偷偷输送恐怖分子。法拉奇说:“我们竟然还对此支持,简直是疯了。”

俄罗斯提议组建新反恐联盟接管叙利亚,让美国方寸大乱 或许疯了的还有奥巴马。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当历史学家权衡美国总统巴拉克? 奥巴马(Barack Obama)的功过时,“叙利亚”一词会成为他的一个减分项。叙利亚并不是一份令人尊敬的外交遗产的注脚,它是一项控诉。美国在叙利亚人道危机问题上到目前为止的不作为,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德国表示将处理至多80万份叙利亚难民申请,这个数字(数倍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足以让其欧洲邻国感到羞愧。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国仅仅接收了1,434名难民。
奥巴马任内,美国在中东的名声跟在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任内一样“臭”。将这两个人相提并论或许不公平。小布什的过错是作为之错,主要错在入侵伊拉克。奥巴马的过错是不作为之错,错在没收拾好前者留下的烂摊子。但是他们造成的代价是实实在在的。
从埃及囚禁民主人士、到利比亚人逃离四分五裂的国家,奥巴马执政下的美国并没起到灯塔的作用。如总统本人曾清楚地说过的那样,美国觉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然而在大批难民不断逃离叙利亚和其他地方的现实面前,这种感觉每一天都在受到嘲讽。溢出效应并不止于欧洲。很明显,奥巴马的人道主义本能强烈。但他正在对叙利亚袖手旁观。每当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被问及在担任总统期间的遗憾时,就会提起他未能阻止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除非奥巴马改变策略,否则叙利亚也会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与之相比,普京(Vladimir Putin)应该高兴。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媒体《石板书》认为,普京在叙利亚冲突中扮演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形象。当叙利亚局势走到当前阶段,普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他已经拖延、甚至结束了叙利亚遭受美国导弹打击的危险局面;他削弱了美国将试图改变叙利亚战争力量对比这一已经非常渺茫的希望;他通过证明美国所设定的红线没有多大意义,进一步打击了叙利亚抵抗力量的士气;他将俄罗斯重新塑造为全球调停者的角色。
美国《纽约时报》坦言,普京似乎在帮助奥巴马摆脱政治窘境,但同时又让这位美国总统看起来对一些事情更加束手无策。这位总统过去似乎脚踏实地,既有审慎的外交策略,偶尔又有大胆的一击(击毙本·拉丹(Osama Bin Laden)),可是现在却被批吹牛。他曾发誓要将班加西的杀戮者绳之以法,发誓反对埃及回归军政权统治,发誓将叙利亚反政府力量武装起来,发誓划下一条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红线。迄今为止,以上这些承诺都没有兑现。反观普京在叙利亚棋局上,已经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