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注:《纽约时报》一片“中国红”)
一向以客观公正自居的美国媒体,事实上有各自的政治倾向。特别在美国大选之前,这种倾向尤为明显。普遍来说,美国媒体分左右两派,左派基本上支持民主党自由势力,右派支持共和党保守力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等,都是著名的自由主义立场的报纸,保守派的报纸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时报》。保守派的代表福克斯新闻网则被甚至被称为“共和党的官方电视台”。因此,大选临近,美国媒体的舆论导向可以说是其支持党派政治观点的风向标。
此次《纽约时报》整版刊登“中国红”,并宣传习大大的两本著作,一时间书籍在美国亚马逊的排名大幅骤升。不断打来的电话中,不只是要买书的,还有美国的版权代理商希望合作,要把介绍中国领导人的书卖到全球。一些美国书评人也主动要求写书评。
距2016年美国大选还有一年,美国两党候选人纷纷摩拳擦掌,各显身手。《纽约时报》今年四月曾发文认为,希拉里得到了民主党的“大力扶持”。文章中写道:“这一热情(编者按:希拉里支持者对她的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与创造历史的可能性相关,选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女总统。”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对民主党和希拉里的支持。
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对华态度曾明显强硬,特别在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的态度上一向与中国背道而驰,甚至曾公开表示“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中国”。而此次《纽约时报》刊登“中国红”,虽为广告,是否暗示了以希拉里为代表的民主党派对华态度有所扭转?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注:一贯作风强硬的希拉里)
事实上,十八大以来,美国决策圈和学界对中美关系的焦虑感在上升。习近平本月下旬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不少中美专家认为这次访问将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中美两国学者普遍认为,虽然中美是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但如果双方能放眼长远,求同存异,中美关系终将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实现双赢。由此看来,希拉里如想在2016大选获胜,审慎表达对中国态度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