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楚乔吗?18岁的她遇到“麻烦”了!
宝子们,还记得《楚乔传》里那个坚韧勇敢的小楚乔吗?当年她在剧中的精彩表现,可是让不少观众为之心疼和喜爱。时光飞逝,饰演小楚乔的黄杨钿甜如今也已经 18 岁啦,本应是在娱乐圈崭露头角、逐梦前行的美好年纪,可最近她却因为一对耳环,陷入了舆论的风暴眼。
事情是这样滴,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成人礼照片,照片中的她青春洋溢,笑容灿烂。然而,眼尖的网友们却被她耳朵上那对闪闪发光的耳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经过一番 “神通广大” 的网友深挖,好家伙,这对耳环竟然是 GRAFF 蝴蝶系列祖母绿钻石款,市场价高达约 230 万人民币!这可真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瞬间就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要知道,230 万对于咱们普通打工人来说,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能奋斗一辈子都难以企及。于是乎,网友们纷纷质疑,一个 18 岁的年轻演员,哪来的这么多钱买如此昂贵的耳环?很快,争议的矛头就指向了她的家庭背景。有网友爆料,黄杨钿甜的父亲曾在四川雅安经合外事局任职,负责招投标工作,虽说 2017 年就辞职经商了,但这一身份的曝光,还是让大家对其家庭收入与这对天价耳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再加上有传闻称她母亲涉足移民咨询、生物科技等行业,甚至在疫情期间开设公司,这更是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不少人质疑其家庭存在 “发国难财” 等问题。
面对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质疑,黄杨钿甜赶忙发文解释,称 “耳环是妈妈的” 。本以为这样就能平息这场风波,可没想到,网友们并不买账。大家心想,就算是妈妈的,那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的妈妈,又怎么能拥有价值 230 万的耳环呢?这解释反而让事件愈发变得像一团迷雾,让人捉摸不透。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热度居高不下,雅安市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经核实,黄杨钿甜的父亲确实于 2015 - 2017 年期间担任公务员,不过 2017 年就已经辞职下海经商,到现在都 8 年了,其个人及家属的收入和经信局早就没啥关系了。当地知情人士也出来说明情况,强调黄杨钿甜的母亲长期在企业工作,家庭经济条件本身就比较好 。
但即便官方都给出了明确回应,网友们的讨论热情依旧丝毫不减。毕竟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着明星光环带来的名利,就理应接受大众的监督。大家觉得黄杨钿甜有必要把耳环的来源以及家庭收入的合理性向公众解释清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与此同时,黄杨钿甜所属的嘉行传媒也发布了严正声明,呼吁大家停止造谣等侵权行为。然而,这声明一发布,评论区瞬间又被质疑声淹没,不少网友都在问,为啥声明里只字不提耳环的真假呢?这不是更让人觉得可疑了嘛!
除此之外,时间线的巧合更是让人心生疑虑。有网友言辞激烈地表示:“倘若这真的与灾款有关,那性质可比曲婉婷的母亲还要恶劣,实在是令人寒心。” 原本电视剧《楚乔传》中小楚乔一角定的是葛莉莎,她与赵丽颖长相极为相似,形象十分贴合角色。然而,就在即将开拍之时,这个角色却突然被黄杨钿甜替换。这一临时换角事件,再加上如今的耳环风波,让网友们更加坚信黄杨钿甜背后有着强大的背景支撑。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嘉行传媒作为黄杨钿甜的经纪公司,却始终保持沉默,没有采取任何公关措施。倘若这对耳环真的只是淘宝上价值 82 元的普通仿品,按照常理,嘉行传媒早就应该发布通告进行澄清了;即便耳环是高仿品,他们也完全可以找一个所谓的 “小众设计师品牌” 来进行解释。
随着事件热度的不断攀升,雅安市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5 月 15 日,经合外事局予以证实,杨某自 2017 年辞去公职后便下海经商。直至今日,其本人与家属的收入状况和原单位毫无瓜葛。
在网友们看来,虽然杨某已经辞职 8 年,但诸多疑点依然存在。杨某曾任职的经合外事局主管的工作与他妻子所在的生物科技企业以及他自己开办的影视公司,在业务上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从公务员家庭到能够轻松购置数百万的珠宝以及上亿元的豪宅,如此迅猛的财富增长速度,在缺乏合理、透明解释的情况下,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此外,对于这对备受争议的耳环,也存在诸多细节上的争议。奢侈品鉴定博主通过比对发现,照片中的耳环存在一些疑点。例如,正品 GRAFF 耳环在耳夹处通常会有品牌刻字,然而在黄杨钿甜晒出的照片中,却并未清晰显示这一关键特征。同时,GRAFF 官网并未明确公示该款耳环的定价。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同款耳环的标价虽超 100 万元,但价格波动较大,这也让耳环的真实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公众的关注点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一对耳环的价值。它所反映出的,是大众对于公务员家庭财富来源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权力监督与社会公平的深切期望。黄杨钿甜事件虽然目前尚无确凿的司法证据,但它却如同一个导火索,引爆了公众对于公务员亲属经商监管漏洞的担忧。尽管杨某辞职已满 8 年,从程序上来说并无违规之处,但他经商领域与原职务的关联性却缺乏透明化审查,这无疑为权力寻租留下了潜在的隐患。
如今,这场由 230 万耳环引发的风波仍在持续发酵,网友们纷纷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彻查此事,还原事情的真相。公众并非是单纯的仇富,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财富的来源是否合法、透明,是否存在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在这个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知晓真相,每一个家庭的财富积累都应该经得起公众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