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用完即弃用品重复用 加国美容院顾客中招
用完即弃用品却重复使用 指甲美容院顾客中招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通过缅省的「信息自由法」(freedom-of-information law),向缅省政府取得的公共卫生检查报告中显示,不当使用工具进行消毒,以及在指甲美容院重复使用金刚砂磨甲纸板和磨甲石等一次性用品,是最常见的问题。 与本国其他省份不同,缅省政府并不定期检查该类场所,在2016年收到的34份投诉中,省级卫生官员认定,其中11宗不合法。而该11宗投诉调查中,有一半以上涉及工具消毒及重复使用一次性工具的问题。
其中一宗个案显示,涉案的美甲沙龙重复使用一次性指甲锉,磨甲石等。在另一宗案例中,美甲沙龙清洗本当一次性使用的工具并重复使用。
而省府卫生官员就警告说,如果不遵循适当程序,细菌可通过相关途径传播,引起真菌和细菌感染,甚至令民众感染肝炎或艾滋病等疾病。
居住在温尼辟(Winnipeg),曾经光顾过该类美甲沙龙的民众瑟芙莉(Lisa Cefali)表示,她不敢相信这类事件还在发生。她曾经发生严重感染,而她就相信,是在修脚时候感染到的。
不过缅省公共卫生检查部负责人就表示,根据收到的投诉数量,该省相关商业在保护客户健康方面仍算做得不错,但是如果对该省近千家美容院均进行检查,情况到底如何就未知。
举例而言,2015年在渥太华进行的1,086次检查中,有5分之1被检查员认爲「情形严重」,包括没有适当消毒或灭菌的器械。安省每年均对所有的沙龙和水疗场所进行检查,而卑诗省就每2年进行一次检查。
在温尼辟2016年11月,接获的1宗针对East Kildonan一间沙龙投诉,指有工作人员手上有明显血疮,但就在未戴手套情形下爲客人修甲。但被投诉人就指,当时已彻底洗手,认为过程不会传染病菌。
在另1宗投诉中,有女民众投诉,沙龙工作人员在其大脚趾甲上,使用电子锉刀时失误,导致指甲流血,另一名接手处理的女性工作人员,就使用丙酮去指甲胶,而她就建议装上假指甲,但就遭拒绝。
同一份报告还显示,有检查员在某次检查中发现,一次性用品被重复使用,紫外綫设施及手持式磨机上有大量皮肤碎屑,现场工作人员无法出示美容师许可证。在2016年2月的一宗投诉中,指沙龙里出现2只狗,之后卫生官员将狗带走。
而CBC就联络了曾遭投诉的11家沙龙,其中部分不愿接受採访,部分表示已经改善不足之处,还有部分则指,店舖已更换店主。而报告也显示,所有投诉均以得到处理。
缅省卫生厅防护部(protection unit)经歷乐布朗(Mike LeBlanc)表示,餐馆和游泳池发生涉及健康隐患,要面对遭关停或罚款等处罚,不过缅省的美甲沙龙,就不会面对同类处罚,并指省内没有专门针对美甲沙龙的法例,而2016年接获的11宗投诉,仅为省内沙龙数量的1%左右。
缅省卫生厅发言人在予CBC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省公共卫生部门现行的投诉处理程序,已可成功解决公衆基于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投诉,由于投诉数量少,行业导致病患量低,公共卫生目前并不建议改变这一政策。
上述在修甲后发生严重葡萄球菌感染,并需住院治疗的民众瑟芙莉就有不同看法。
自2014年以来,她一直唿吁对沙龙和水疗中心进行更严格监管,希望省府可定期检查这些沙龙,而非在接获投诉后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