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女账户被银行封了!养老金取不出
自从CTV新闻报道一名银行老客户突然遭银行拉黑后,已有超过100名民众表示自己被银行“突然封户”的经历。
Alliston镇的居民Tomas Nassab上个月告诉CTV新闻,他收到了RBC的一封信,通知他银行将在30天内终止与他的业务关系,要求他关闭所有账户并取出资金,却未给出任何理由。
随后,有数十位类似经历的客户反馈,有信用卡账户、贷款额度、储蓄账户、商业账户、支票账户的客户都表示,他们收到了“账户终止通知”,但信中没有解释原因。
“我从没欠款、从不透支,却被一封信赶人”
73岁的Carol Khan表示,多伦多蒙特利尔银行(BMO)仅给了她两周时间关闭账户,这让她来不及通知政府更改养老金存入信息。
她打电话到信中提供的号码咨询,却被告知“无能为力”。
“我整个人都在发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说,“我在BMO将近50年,从没拖欠过任何款项,房子是我的,投资账户都在那儿,从没出过问题,什么都没触发。”
最终,BMO延长了期限,让她能顺利把养老金转入新账户,但她表示这段经历“非常侮辱人”。
“他们一句话就说不想要我了”
62岁的Rob Palfrey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他五年前在BMO开了个支票账户,主要用于支付房租和给前妻的赡养费。
9月中旬,他收到BMO的信,通知银行将在10月16日终止业务关系。
信中写道:“你的个人或商业活动超出了我们的风险承受范围,因此我们没有适当理由继续维持银行关系。”
Palfrey愤怒地质疑:“是不是因为我只有一个账户、没有信用卡、也没贷款?他们赚不到钱就把我踢走?我不在乎关账户,但我想知道为什么。”
BMO 在回应中未就个案置评,仅表示:“银行是否提供服务,会综合考量监管要求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为什么银行可以随时“解约”?
多伦多大学金融学教授Andreas Park解释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商业合同关系,而非私人情感关系。“就像你可以随时关闭账户,银行也能决定不再与你往来——他们没有义务说明理由。”
被“取消银行关系”(debanking)可能有多种原因,有时甚至只是客户与银行职员发生争执。
此外,TD银行因反洗钱系统漏洞被罚数十亿加元后,加拿大各大银行普遍收紧风险审查,尤其关注客户资金来源与交易去向。
“如果你经常收海外汇款,尤其来自监管较宽松的国家,银行可能认为你风险较高。”Park说。“即便没到需要调查或上报的程度,你也可能被标记为潜在风险。”
他说,赌场交易或频繁从加密货币平台收款,也容易触发银行警报系统。
银行没义务解释,但应承担沟通责任
根据加拿大银行与投资服务申诉专员(OBSI)说明,银行“没有义务说明为何关闭账户”,且大多数账户协议中明确写明银行可“无理由终止账户”。
OBSI数据显示,自2019年11月以来,“被解约”类投诉是其处理最多的五大银行问题之一,累计419起案件。其中,约60%涉及储蓄或支票账户,27%涉及信用卡。
2024年,OBSI共受理94起类似案例,占总案件数的3.68%;2023年为108起,占比4.53%。
通常银行会提前30天通知,以便客户有时间转移资金,但也有极少数情况银行会突然关闭账户并直接退还余额。
OBSI的Mark Wright表示,多数情况下银行的做法符合政策流程,但若通知不足或处理不当,申诉专员可能建议银行退还费用或给予补偿。“我们会判断银行是否给予合理通知、程序是否公正且无偏见。”
总体而言,加拿大的“被解约潮”让许多老客户感到震惊和无助。正如Khan女士所说:“五十年信任,一封信就结束了。我真的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