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不甘被诈16万刀 想出这招
电诈案在华人社区常常发生,部分骗徒精心设立的圈套,足以掏空受害者一生积蓄。最近,南加圣盖博谷一华妇,不经意接到电话后,不知不觉间,陷入精心设计的跨境电信诈骗。电话那头,假冒银行人员与公安、检察官的声音交替登场,伴随著“通缉”、“洗钱”、“取保候审”等惊悚字眼,让华妇在惊恐中失去判断力,最终痛失16万元。就在她向私家侦探赵伟求助时,还不完全认为已遭遇骗局。
信用卡 无中生有
2025年5月初的一天,顾臻(Jene Gu)在外办事,忽然接到自称南加州某华资银行的电话。对方是男性,开口就问顾臻,是否曾在中国厦门申请信用卡。顾臻立刻否认,表示一直待在美国,不可能到厦门办卡。对方却说,这张卡正被人用于网购后退款,银行需要确认是否与她有关。顾臻强调绝无此事,但对方坚称信用卡确实在厦门有人申请,还要求她向厦门公安报案,才能厘清银行责任。
随后,该男子把电话“转接”到厦门公安局。一名自称“马警官”的人,称要替她立案,且要她提供护照等资料。顾臻表示,护照没随身携带,马警官就命令她“马上回家去取”,而且始终不能挂断电话。就这样,她拿著电话一路往家走,最后将护照号读给“马警官”,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
“马警官”说要把资料报到“总部”。没多久,电话又传来另一个声音,指她的护照号涉“陈俊国际洗钱诈骗案”,她已被列为嫌疑人。“马警官”传来一份护照影像,问是不是她本人。她看过后很惊讶,并承认照片和资料确实是她,但顾臻奇怪,她护照从未离身,最后一次自美国出境到台湾是2018年,之后就再没有使用过,怎么护照影印件会在对方手上。
对方称,顾臻已被“中国最高法院通缉”,并展示一份疑似她在厦门银行开户的表格与存折,里面显示存款数额。对方称,一名叫“王斌”的人,是“陈俊”同伙,汇了30万美元到顾臻名下;换言之,顾臻“卖掉”护照给“王斌”,还签了授权书,让“王斌”得以在中国国内开户。顾臻说,这些指控完全子虚乌有,但她当时被吓得六神无主,只能任其摆布。对方还让她每两小时将活动内容回报,且不能告诉任何人,甚至亲人也不能说。
受害者与电诈骗子部分通讯纪录。(记者启铬/摄影)
“马警官”接著表示,可以帮她申请“取保候审”,这样她就不用被押回中国,而是留在美国等候审讯。“马警官”安排顾臻与一名自称“许检察官”的女子通话,对方称已经向中国最高检察院递交申请,但涉案金额庞大,超过800万人民币,折合100多万美元,最高检要求顾臻必须在中国找一个担保人。顾臻回答:“不太可能,因为在中国根本没有认识的人。”
“马警官”又假装与许检察官对话,还故意让顾臻听到。马警官说:“根据涉案人顾臻的情况,我愿意以我的警服为她担保。”不久后,“马警官”告诉顾臻申请已经递交。过了一、两天,又通知顾臻担保获批准。
接下来,“许检察官”再度通知顾臻,因涉案金额庞大,最高检要求顾臻缴交10%的取保候审保证金,约10万美元。对方还强调,这笔钱不是交给公安,而是要汇到“香港廉政公署”。
满心恐惧 无力判断
顾臻表示:“此时的我,精神已被彻底控制,满是恐惧,既怕公安真的来抓我,又担心帮派来报复。于是,我开始筹钱准备取保候审。”
她说,第一次在5月31日左右,先汇5万美元;第二次即约三、四周后,又汇4万美元。至此已汇出9万美元,存款几乎见底。
顾臻说:“没多久,对方再发来信息,称最高检把保证金从10万美元提高到20万美元。我已拿不出钱,但许检察官不断透过Instagram联系,催促我筹款,并威胁若泄漏消息,会被判刑三年。顾臻因此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瞒著儿子,谎称需要钱还卡车贷款。儿子为帮顾臻,卖掉部分股票,凑出7万美元。”在7月25日左右,顾臻把7万美元也汇出去。
至此,顾臻总共汇出16万美元,虽然电诈骗子将保证金提高至20万美元,但她已经再也筹不出剩下的4万美元。如今,顾臻已意识到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电诈案,但后悔已晚,她汇给骗子的16万美元,可能再也追不回来。
电诈骗子仿冒的官方文件。(记者启铬/摄影)
图为受害者顾臻向私家侦探赵伟(右)求助。(记者启铬/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