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土地转让税:安省不是BC,多伦多更不是温哥华
文章本来的标题,是:15%转让税,效果如何?安省会跟进么?
这是一道问答题。开宗明义,上新闻体:先给答案,再啰嗦细节。
首先,效果如何?答:暂时不知道。
任何新政的实行,需要有个反馈期。当效果出现时,无论是否利好,想要阻止或效仿,都有一个延迟。好坏都得接着。好比这些年如火如荼的Condo建设。Condo一房难求,经纪们排大队抢购房花时,建筑商们开始大兴土木,Condo大楼鳞次栉比。建设到一半,Condo开始贬,需求量下降,而建筑商却无法停止建了一半的工程,继而导致Condo进一步冷场。市场冷却,还没动手的建筑商开始观望,Condo开始陆续断货,而无管理费物业价格大涨,进而促进Condo价涨。现在,手忙脚乱的建商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投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BC省8月起开始正式向国外买家征收的这个15%土地转让税,效果也应该如此。网上和当地媒体传来的新闻不断,不外乎:真正有钱的买家根本不在乎,交钱收房;真正有钱的卖家不在乎,让利15%,为买家提前买单;靠努力打工攒钱买房的外国买家,预算已经打到窒息,任何额外支出都是压断钥匙链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就有了一个美国小哥放弃三万定金,继续租房的故事。
然而这些都是传言和表象,最后效果如何,是否如政府初衷,有效控制房市,都是未知数。
其实,如果想把房市拉回到地面,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涨息。然而,这项措施,政治上不可行,公众不欢迎,经济上是个冒险。这就是为什么,政客们把人们的注意力往外国买家身上引了。
其次,安省是否会跟进?
窃以为,这是一道送分题。然而,当年有多少小伙伴葬身送分题啊。依稀记得,一次升学大考历史题,平时复习并背的烂熟的一道题是: “ 1644年,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次年推翻明朝。问此次行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那天,我看到” 1644年,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 即开始奋笔疾书,却不知,那道题的全部是:“ 1644年,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次年推翻明朝。问:同年在国际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农民起义和历史重大变化?和此次李自成起义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我硬是满腔热情,无比自信,洋洋洒洒的将这道15分的大题跑偏成了2分。往事不堪回首…
所以,安省是否会跟进?我个人回答:不会。
为什么?经济学家,银行家,风险分析师,业界达人,大家都有高论,这里不从专业论述,主要看气质,从旁观者的观点来说话。
因为,安省比其它省份更开明,更能接受不同程度的挑战,更能融汇移民的不同文化,更欢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举一例最近的事儿:给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打车软件 Uber,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受到欢迎并呈几何式发展的大势下,在大多伦多极至整个加拿大,却被不断诟病。出租车抗议,各界人指说,终于在今年5月3日市议会表决后,在大多伦多合法通过。
因为,这是未来,这是合理合法竞争。出租车有意见,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而不是怨天尤人。
值得指出的是,Uber在BC省,在曼尼托巴,在许多地区,仍然不被视为合法运营者。
如果问我,BC省这15%转让税给安省带来什么?那就是,安省的房地产市场会更好,很多海外投资客人会将眼光转移到安省,主要是大多伦多地区。安省如果要合理控制房市,可以有很多更行之有效,利省利民的办法,而不是硬性增加转让税。
昨天,我自己的一处投资物业租约到期后又续了一年,我准备到期后还要再续签。我坚信,安省不是BC,多伦多更不是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