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09:31 来源:Vansky
多市华埠商家和民众反对一间为边缘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慈善团体「央街使命」(YSM)迁入社区,事件成为一个关乎族群、包容及价值取向的敏感社会新闻。
在华人团体周二致多伦多市长庄德利的请愿信中,强调了过往的一贯立场,即反对YSM进驻华埠并非针对其服务性质,并非对弱势群体和青少年缺少同情心,而是因为其服务性质与作为指定旅游区的华埠在功能特色,不相匹配。请愿信主旨是希望市府修改土地用途附例,令城市功能更合理。不过,事件经主流媒体报道后,近日也有不少民众对华埠的行动提出批评。
中区华埠商业促进区主席余卓文致市长的信中强调,「我们想对全体多伦多市民非常清楚地表达,我们不是反对YSM的服务。我们对无家可归青少年有一样的爱心,希望和你们做的一样多去帮助他们。我们只是反对他们选址在唐人街这样一个指定旅游区(designated tourist area)。我希望市议员修改土地用途附例,不要将对无家可归者或是中途膳食服务中心设置在指定旅游区以内。」
余卓文指多伦多每年吸引数百万计游客到访,三级政府为发展旅游作出前所未有努力,政府拿出数十亿投资举办泛美,振兴湖滨区,修建机场高铁,都是为了发展旅游。唐人街同CN塔、Ripley's海洋世界及国家展览中心一样,都是多伦多重要的观光地点。
余卓文称唐人街在全球各地都有,为甚麽不令多伦多唐人街成为全世界第一?难道可以想像把YSM搬到莱汤逊音乐堂或皇后公园旁边?他声称三级政府一方面大力促进旅游,一方面又在指定旅游区内带来治安问题,做法犹如先在咖啡中加糖,然后再加一匙盐,令人费解。
忧边青流连引治安问题 携逾3千签名市府表诉求
逾百名多伦多中区华埠商户、居民及团体代表,包括不少长者,周二冒着严寒,由中区华埠文华中心游行至多伦多市政厅,向多伦多市长庄德利(John Tory)递交有逾3千居民和商家代表的签名请愿信,反对服务机构「央街使命」(Yonge Street Mission,YSM)迁入华埠,要求市府修改土地用途附例,保障指定旅游区的治安。参与游行人士手举标语牌,沿途高呼「拯救唐人街!」等口号,聚集于市政府广场表达诉求。
组织这项活动的团体,包括中区华埠商业促进区委员会(Chinatown BIA)、士巴丹拿街行动委员会(Spadina Action Committee)、多伦多华联总会等,中区华埠商业促进区委员会主席余卓文声称,是次活动会向市府呈交中区华埠3,000多位居民和商家代表的签名请愿信,表达反对YSM进驻华埠的诉求。
游行队伍抵达市政厅后,余卓文联同多伦多中区华埠商业促进区副主席陈勇仪、理事郭伟光、前主席雷普信前往市长办公室呈交请愿信和民众签名。
余卓文指出,近期为表达反对YSM进驻华埠的声音,相关团体已做出许多努力,包括徵集民众签名、召开新闻发布会,与YSM的负责人及本区市议员进行过多次沟通。YSM在华埠购买用于其服务新地点的物业,近两天将完成过户手续,华埠各界要抓紧时间向市长表达诉求。
余卓文批评市长久未回应
他指先前透过向市长办公室发电邮、派代表亲自送信等方式努力与市长沟通,一直未得到市长办公室回应。对于YSM负责人日前表示仍愿意与社区沟通,余卓文表示双方的沟通应该在六个月或是一年前展开,不应该是现时物业已买好、「白米煮成饭」才沟通。
余卓文指YSM提供的服务很好,但声称今次是选错了地点。YSM入驻后要服务416地区及905地区的边缘青少年,是一个大型机构。华埠目前已有9间服务机构,他声称该社区的街头青少年问题及无家可归者问题并不严重,为甚麽一定要将针对这些人群的大型服务放进一个指定旅游区?他指称区内居民和商户担心问题青少年流连及治安问题。华埠是指定旅游区,政府为推广旅游花了很多钱。他声称又要在区内人为制造一些影响旅游业的问题,这样的决定莫名其妙。
多伦多华联会副主席锺新生表示,如果在北京的王府井或上海的南京路设立救济中心,会给商家造成怎样影响,又会给游客造成怎样观感?锺新生声称华埠民众反对YSM进驻并非不理解其服务边缘青少年,而是这样的服务与华埠作为一个旅游区的功能不相称,他指没有法律规定YSM不可以进来,但政府应该考虑合不合适。
指区内已有9间服务机构
中区华埠商业促进区委员会副主席、安省华商餐馆会会长陈勇仪表示,一个慈善团体在做善事过程中,给社区居民和商家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很可惜的事。他声称代表本区的市议员失职,完全没有尽到了解居民呼声、在不同利益团体间进行沟通的职责。他指YSM新选址的对面是圣士提反中心,旁边有史葛差会,另一侧有施素中心,都是服务无家可归者或青少年的机构,整个华埠已有9间大规模的服务机构,也都一向得到华埠商家和居民的合作。本区市议员无法回答,为甚麽还要在社区再增加一间相似的大型服务机构,需要在哪里?他强调市议员未尽与社区沟通职责,是严重失职。




「帮助危难 青年是好事」
多伦多华埠反对YSM进入社区一事,近日经主流媒体报道后引来不少批评,认为这是一种「不要在我的后院」(Not in My Backyard,即利己主义NIMBYism)的行为。在《多伦多星报》发布评论的一些读者批评十分尖锐,以下为一些节选:
「没有多少年前,多伦多大多数地方还禁止华人出现。不敢相信现在这一代华人都忘记了这段历史。或者说,他们作为对立面让这段历史复活。」
「这是史上最蠢的抗议。唐人街,先把你自己的后园清乾净再说吧。在书院街和皇后街之间士巴丹拿街沿街有多少家按摩院?先把你自己管好(Get over yourself)。YSM帮助危难青少年,是好事。你们应该欢迎他们。我住的地方离他们现在地址不足5分钟。15年内我没见到任何问题。央街夹芝兰街(YSM现地址)的商家生意很好。」
「这真是最疯狂的反应。他们在现在所在的地点没有打破窗户破坏任何东西。我认识很多青少年在YSM的帮助和服务之下变好,过上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