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震伤亡小 卑诗木结构房屋大出风头

10 月 7 日中国的云南省地震将地震连锁效应发送到了环太平洋一带――即卑诗省,新西兰和其他将木材销售到中国的贸易伙伴。
云南景谷县震级为里氏 6.6 级的地震发生后,政府给自己在最高级别的警报下做好了最大的伤亡准备。但实际伤亡数字相对较少,至少一个专家归因于该区域建筑大多都是木结构。
因为房子主要是木头建造,这是该地区传统的施工方法,因而他们能更好地承受地震。黄富岗 (Huang Fugang) 是云南省地震办公室主任,他是这样对国家新闻机构新华社 (Xinhua) 说的。
木结构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表明,在一个更偏向于以混凝土和砖结构作为坚固建筑的国家,这样一种木结构建筑方法是一种普遍突破。它也表明卑诗省的森林产业将持续在中国市场发展。
森林工业局 (Council of Forest Industries) 首席执行官詹姆士・戈尔曼 (James Gorman) 说:“我听到有人说木材在地震中表现得很好感到并不惊讶”。“这是我们将继续(促进)让更多的工程师、 建筑师和其他专家进入 (中国),所以他们可以了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
卑诗省对中国的木材出口在近几年激增,达到近 800 万立方米,从十年前几乎不到二十万立方米的 4500 万加元到 2013 年达到了 14 亿加元,
戈尔曼说:省级政府在其森林创新投资 (Forest Innovations Investment) 机构花费了 2.5 亿加元―该机构负责卑诗省木材产品在国外的营销创新,包括在中国―在那同一时期已经帮助。
不过,戈尔曼补充说该行业在市场开发方面仍然是“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
这并不是说景谷地震没有破坏性。
该区域比云南的其他地区人数更少,而且森林茂密,这也减少了人员伤亡。据统计,1 人死亡, 324 人受伤。约 56000 受害者由于近 7,000 间房屋倒塌而被迫撤走。
它比 8 月鲁甸的 6.3 级地震损害更小,该地距景谷约 700 公里。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报道在该人口稠密地区有 600 人死亡,另有 300 人受伤。
相比 2008 年 5 月袭击了四川省(云南省北部)的地震,当时造成 90,000人死亡,500 万人无家可归,景谷受灾就没那么严重了。
卑诗省和加拿大花了 800 万加元打造柔和、 木框架的房屋,作为区域救灾计划的一部分,这以努力似乎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为什么木框架房屋在得到正确的建立后能更好地应对地震呢?原因归结为简单的物理学,卑诗大学地震工程设施在主任卡洛斯・文图拉 (Carlos Ventura) 如是说。
当地球震动时,轻型木结构建筑产生的力比重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较少,文图拉说道。木框架和其钉好的连接,将有更多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消除地震产生的力。
文图拉说,“所以具有耗散地震能量的建筑比不具备此能力的建筑物好多了。”
戈尔曼补充说中国政府正变得热衷于在地震多发地区,如云南、四川等地采用木结构房屋等施工技术。
巧合的是,戈尔曼10 月 13 日是北京,作为卑诗省前往亚洲的贸易团代表的一员。他也是陪同森林部长 (Forest Minister) 斯蒂芬・汤姆森 (Steve Thomson) 之一的执行官之一,部长与中国住房部和城市-农村发展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官员会晤。
“他们借此机会在会议上表达他们对扩大木结构建筑使用的愿望,”戈尔曼说,“特别是在较小的中心。他们将它当成是一个机会,是在其地震事件中可谈的东西。”
木材市场集团 (Wood Markets Group) 简讯出版商的总裁兼温哥华行业分析师如斯・泰勒 (Russ Taylor) 的说法:然而,中国在使用木结构建筑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泰勒说,所有的中国进口的卑诗省的木材、 一半仍然投入低值使用,如混凝土成形等,而较高价值的木材则被用于家具或其他次要的制造中。
加拿大人正在获得中国的建设者在施工中对建筑物的新屋顶使用木桁架和框架这一方面取得进展,尽管中国在去年兴建的 1000 万新住房中,只有建约 2 万个家庭木框架。
“我觉得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你才会看到 (在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到达高潮”泰勒说。“而我们只不过还在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