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最新耐寒地图出炉!八成国土变暖!
对于热爱园艺的加拿大人来说,一张最新的地图将成为他们明年规划花园的重要参考。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最新的全国植物耐寒区分布图,这是自 2014 年以来的首次更新。

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十年里,加拿大约 80% 的土地都显示出“耐寒区等级上升”,通常提高了半个等级到一个完整等级。这意味着,加拿大许多地区的气候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能种的花草果树也随之更多。
什么是“植物耐寒区”?
通俗来讲,植物耐寒区(Plant Hardiness Zone)就是告诉大家:哪些植物能在什么地方存活。这张全国性地图的等级从 0 到 9,每个等级又分为 a 和 b 两个小区间,数字越高,说明当地冬天越暖和,植物能种得越“娇气”。
地图的绘制并非简单凭温度,而是基于过去 30 年的平均数据,涵盖了七项指标:
-
最冷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
-
无霜期天数
-
6 月至 11 月的降雨量
-
最热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
-
一月份的降雨量(因为降雨后骤冻对植物根系破坏极大)
-
最大积雪深度
-
三十年内的最大阵风
本次新地图基于 1991 年至 2020 年的气候数据,于今年 7 月正式公布。

安省园艺条件明显改善
在安省南部,多数地区的耐寒区等级相比上一次地图提高了半个等级。
加拿大森林服务局下属五大湖林业中心的研究科学家约翰·佩德勒(John Pedler)介绍说:“一个显著的例外是大多伦多地区。这个区域范围很大,涵盖了几个不同的等级,但整体上平均从 6A 升到了 7A。”
他解释,部分变化可能与“城市热岛效应”有关。另一位研究科学家丹·麦肯尼(Dan McKenney)补充道:“随着人口增长,混凝土和建筑物会在大城市中加剧热量,这种现象在气候科学领域已有研究。虽然我们不是研究这个的,但在我们的地图中,确实能看到这种效应的体现。”
除了多伦多,温莎地区的变化也很大,从 7A 升至 7B。“这是安省首次出现 7B。”佩德勒表示。
这意味着,在这些地区,居民可以尝试把美人蕉、大丽花当作多年生植物种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当作一年生。佩德勒甚至建议,居民们可以尝试种植桃子、油桃,甚至无花果和石榴。
不过,麦肯尼提醒大家,地图只是一个平均参考:“植物是每天都在经历天气的。每一年都不一样,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可能依然会让这些植物撑不过去。”
对于有商业种植打算的农户,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还提供了更详细的物种模型,可以按具体地点查询某种植物的耐寒性,以便评估风险。

全国范围的变化
在加拿大西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南部及西北部地区,以及阿尔伯塔山麓,有些地方甚至上升了整整两个等级。
在主要城市中,变化最明显的包括:
-
维多利亚:从 7B 跃升至 9A,是全加最高等级,几乎只出现在维多利亚和温哥华周边。
-
温哥华:从 8A 升至 9A。
-
卡尔加里:从 3A 升至 4A。
-
温尼伯:从 2B 升至 3B。
-
多伦多:从 6A 升至 7A。
不过,也并非所有地方都在升温。纽芬兰东部的部分地区反而下降了半个等级。佩德勒解释说:“目前的理论是,气候变化导致北大西洋的冰山数量增加,更多冰山通过‘冰山走廊’南下,反而带来了一定的降温效应。”
气候变化的隐忧
虽然耐寒区上升让很多园艺爱好者对“新鲜的种植机会”感到兴奋,但科学家们强调,这背后其实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更严峻问题。
佩德勒指出:“这种变化很可能是气候变化推动的。更长、更强烈的森林火灾季节已经在加拿大北部出现,而未来预计还会带来更多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拿大的耐寒区地图与美国农业部的版本不同。美国的地图主要参考极端低温,而加拿大则考虑了积雪和降雨等因素。麦肯尼解释:“他们的方式适合美国,因为不是所有地区都会有厚雪。但在加拿大,积雪覆盖对植物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官网(https://planthardiness.gc.ca/?m=1)提供了互动版耐寒区地图,市民可以对比1961-1990、1981-2010 和最新的 1991-2020 数据,清晰地看到气候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