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参议员看好加中关系 曾随老杜鲁多访华
熟悉加中建交历史的学者、政治家都乐观表示,联邦自由党政府上台后,加国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政治及经济等方面,将会提升。前参议员奥斯汀(Jack Austin)忆述,当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老杜鲁多已认中国会成为「国际事务的关键角色」。但也有人指出,人权问题或成为双方交往的阻碍。为庆祝加中建交45周年,卑诗大学(UBC)和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简称APFC)周四在UBC共同举办名为《加拿大-中国交往:45周年》(Canada-China Engagement: The 45th Anniversary)论坛。
出席论坛嘉宾包括前参议员奥斯汀、两位前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和章均赛、UBC政治学系副教授肖逸夫(Yves Tiberghien),以及多伦多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政治科学系教授弗罗利(Michael Frolic),一同回顾加中历史,展望未来。
难忘周恩来风度 令人钦佩
奥斯汀在1971年作为联邦能源、矿业及资源副部长,陪同当时加国总理老杜鲁多(Pierre Trudeau),对中国进行首次经贸访问。奥斯汀对当年访华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忆述,「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街道上看到各种大字报和标语,人们穿着颜色单调的衣服,对我们这些外国人非常好奇」。
首次访华还受到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的风度也给奥斯汀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周恩来真的是为一位国际事务专家,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
奥斯汀称,虽然1970年代的中国在国际上还未获现今这般重视,但老杜鲁多一直认为中国会成为「国际事务的关键角色」。他认为,这一态度也可以得到现任总理杜鲁多继承,「毫无疑问,加中关系会得到深化,无论是政治或经贸领域,我对此非常看好」。
两大峰会 对华政策将见端倪
肖逸夫表示,加拿大和中国于1970年10月13日建交,之后经历过长达30年「蜜月期」,虽然也有跌至冰点的时候,随后也逐渐回温。对于未来,他认为虽然现时暂未看到新任联邦政府对华的具体政策,但相信在快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就能初见端倪。
他说:「我们可以预期杜鲁多会和他父亲采取一致的对华态度,不过,因为时代不同,这态度包括更多危机意识和开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