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后付款”在加流行,知道背后风险多大吗?
随着生活成本持续攀升,加拿大消费者承受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人开始依赖“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这种消费方式来缓解眼前的资金紧张。然而,专家警告,这种看似轻松的分期付款选择,若缺乏理性管理,可能最终演变成债务陷阱。

据本地英文媒体Global News报道:加拿大信用咨询机构Money Matters 的CEO奥莱克西女士(Stacy Yanchuk Oleksy)发现,现在“先买后付”的消费方式在加拿大消费者中越来越流行。
“我注意到,几乎每个零售网站上都能看到‘先买后付’选项。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律,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因为每期的还款金额看起来并不多。
她担心,一旦消费者养成依赖习惯,就可能忽视整体债务水平。“很多人记不清自己到底分期了多少商品,而这正是风险所在。”
疫情过后,“先买后付”服务在加拿大迅猛增长。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显示,2020年,这类贷款仅占所有电商销售额的2%;到2024年,比例已攀升至6%。
今年年底,加拿大人“先买后付”的消费额将在达到 75亿元,并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扩张。
最初,“先买后付”多用于购买笔记本电脑、电视等大件商品。可研究发现,加拿大人正逐渐将其用于食品外卖、餐饮,甚至日常杂货消费——这便让本地消费专家分外担忧。
温哥华注册理财规划师何凯莉(Kelly Ho)指出:“先买后付”本质上是一种短期贷款,但是人们容易对它掉以轻心,直到债务积累到不堪重负的地步。
奥莱克西形象地比喻:“信贷像一把黄油刀——能帮你方便地涂抹面包,但掉在脚上也会造成伤害。”“先买后付”在应对突发开支时可能有帮助,但频繁使用会加大违约风险,而这就意味着陷入难以自拔的债务陷阱。
何凯莉说,如果同时在十几个网站上使用“先买后付”,哪怕记录再仔细,也可能错过某些还款。“那就是平台设下的陷阱,一旦延迟付款,高额利息就会开始滚动。”
不过,两位专家也承认,如果严格控制用途,“先买后付”并非全然负面。与动辄20%利率的信用卡相比,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灵活的资金选择。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加拿大人的债务状况已经趋紧。根据信用评级机构 Equifax 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有 140万名消费者错过信用卡还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1.8万人。虽然较前一季度略有下降,但整体趋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