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过砒霜!有人吃一口抢救3天 它其实不能吃
吃一次鱼竟进了医院?
前不久,咸宁的吴女士做腊鱼时,就着白酒生吞了一颗鱼胆。很快,她就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病情急剧恶化,连夜被转诊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检查,她急性肾衰竭、肝衰竭,还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好在紧急抢救后,3天便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新洲年近七旬的谢某听信鱼胆能治病偏方生吞鱼胆,呕吐腹泻不止,当地多次洗胃无果,紧急转诊,被诊断为典型鱼胆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经过治疗后成功脱险出院。
小小的鱼胆,为何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
01
鱼胆为何不能吃?
鱼胆是鱼的胆囊,主要容纳胆汁,其中含有剧毒的胆汁毒素,如氢氰酸等,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大。这些毒素对细胞膜有破坏作用,且不易被高温或酒精破坏。即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冲服,毒素依然存在。
误食鱼胆后,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肝脏、肾脏损伤,出现肾衰竭、肝损伤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中毒发病速度很快,潜伏期为半小时到6小时左右。
常见的草鱼、鲤鱼、鲫鱼、白鲢、青鱼等鱼胆都有毒。所以,为了自身安全,千万不要食用鱼胆。在处理鱼类食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划破鱼胆。若不慎误食,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02
除了鱼胆,
还有哪些常见的食物不能吃?
1.发芽土豆
土豆发芽后会产生龙葵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野外采摘的蘑菇
有些蘑菇含有毒素,误食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幻觉、抽搐等,甚至危及生命。
3.未煮熟的豆类
像四季豆、豆角等,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物质。如果加热不彻底,食用后容易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
4.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像发霉的面包、水果、坚果等都不能吃。
5.野生河豚
河豚品种多样,部分有毒且毒性随季节变化,春季(2 - 5月)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野生河豚毒素难测,自行捕捞、加工、食用风险高,为健康安全,建议不购买、加工、食用野生河豚。
6.生肉和半生不熟的肉
容易带有细菌和寄生虫,如生鱼片、生蚝等,食用后可能引发感染和疾病。
03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应该怎么处理?
1.催吐(适用于进食2小时内)
若意识清醒,可先大量饮水,然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尽可能将胃内毒物排出。但要注意,昏迷、抽搐患者不可催吐,以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
2.保留样本
保留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如剩余饭菜、呕吐物等,这对后续医生诊断中毒原因至关重要,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3.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附近医院急诊科,向医生详细说明进食的食物种类、时间、症状等信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以确定中毒类型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