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个城镇,名为维伦达文,它有个别称,叫做“寡妇城”。在这个与浪漫爱情紧密联系的朝圣圣地,居住着上千名寡妇。她们或是被家庭抛弃,或是一直孤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中还有人不惜千里跋涉来到这里。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42年前,由于印度孟加拉地区与孟加拉国边境一带局势紧张,年轻的吉奥莉·达斯跟着丈夫背井离乡,来到印度北部的维伦达文镇一起生活,并生了3个女儿。
此后不久,吉奥莉的丈夫抛妻弃女而去,为了生计,3个女儿刚满10岁就出嫁了。
过去的15年,吉奥莉就独自生活在维伦达文镇,在寺庙中吟唱虔诚的歌曲,赚取几个硬币的报酬。
和成千上万的印度寡妇一样,吉奥莉与现实世界隔绝了一切联系,将余生都奉献给了神,虽然这并非她心甘情愿。
赛义夫·阿里·达斯只有60岁,但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得多,就连走路都已经蹒跚不已。
她在12年前去世的丈夫是个酒鬼,女儿病死在医院中,儿子也因为土地纠纷而死于一场谋杀。\n
最后一个亲人离开后,赛义夫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生活的她倍感孤独,于是慕名来到这个听说很“安全”的地方——维伦达文。\n
桑蒂也住在维伦达文镇,她比赛义夫大20岁,丈夫很早就去世了。\n
她独自一人把4个孩子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头。然而,儿子结婚后,她被自己的儿媳赶出了家门,理由是养活整个家庭的人是丈夫。\n
“既然你没有丈夫,那就必须得自己养活自己。”儿媳这样说。\n
年过60的戈文达·达斯已记不清自己在这里居住了多少个年头,但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n
年过60的戈文达·达斯已记不清自己在这里居住了多少个年头,但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n
她出身在加尔各答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结婚后第二年,丈夫就因为肺结核离开了人世。\n
随后的近30年里,戈文达每天都在夫家不停地辛苦劳作,却受尽虐待。终于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决定踏上开往维伦达文的火车,成为这里万千寡妇中的一员。\n
像所有来到这里的寡妇一样,她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达斯”,印地语中意为“奴仆”。\n
以此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虔诚侍奉神灵,与夫家断绝一切联系。\n
跟她们一样,数千名寡妇正在艰难地向着这个小镇进发,像一场声势浩大的逃亡。\n
其中多数人,来自印度西部孟加拉地区。她们远离朋友和孙辈,徒步跋涉逾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只为迁往这个被称为“寡妇之城”的小镇。\n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仅在维伦达文镇,就有超过6000名寡妇聚集,而周围的乡村里,还有更多,总人数可达万人。\n
维伦达文成为寡妇聚集地,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但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里会对全印度的寡妇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n
这座神灵之城展现在寡妇面前的,只有黑暗和冷酷。\n
即使是在遍布圣地和朝圣之所的印度,坐落于亚穆纳河畔的维伦达文,依然可以被称之为当之无愧的神圣之地。\n
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像这个距德里只有几小时车程的小镇一般,与神灵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n
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创造之神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黑天,就出生在维伦达文附近的树林里。\n
在这里,这位诸神之首、世界之王化身成为吹笛子的魔术师,并与美丽神圣的牧女罗陀坠入爱河。\n
黑天和他青梅竹马的恋人的名字,被维伦达文的每个人挂在嘴边反复念诵。\n
每一位朝圣者来到这个庙宇鳞次栉比的小镇上,在古庙四周匍匐参拜,踏上石阶,沐浴圣水之时,都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n
然而,展现在成千上万逃亡到此的寡妇面前的,却是这个城市最黑暗、冷酷的一面。
黑天与罗陀的爱情故事,如今被印度人视为伤风败俗。
这个充斥着罗曼蒂克色彩的小镇里,神灵的“奴仆”们却在街道上过着悲惨的生活。
花一点时间观察庙宇前进进出出的朝拜者,不必费太大功夫,就会发现,寡妇们就藏身其中。
来到这里的寡妇,固然不乏虔诚的朝圣者,只想把生命中余下的岁月都奉献给黑天和罗陀。
但更多人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逃离野蛮残暴的家庭。
许多寡妇不仅失去了收入来源,还遭到整个村庄的排斥驱逐,孤身一人倍感寂寥。
有人被夫家赶走,以掠夺本该属于她们的遗产;也有人像桑蒂那样,被自己的儿子、儿媳像丢包袱一样,狠狠甩出了家门。
但在这里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许多来自孟加拉地区的寡妇发现,周围到处都是说印地语的人,就好像来到外国一样。有的人心怀怨愤,另一些则恐惧崩溃。
揭秘印度阴冷寡妇城:她们生活在耻辱中


42年前,由于印度孟加拉地区与孟加拉国边境一带局势紧张,年轻的吉奥莉·达斯跟着丈夫背井离乡,来到印度北部的维伦达文镇一起生活,并生了3个女儿。

此后不久,吉奥莉的丈夫抛妻弃女而去,为了生计,3个女儿刚满10岁就出嫁了。

过去的15年,吉奥莉就独自生活在维伦达文镇,在寺庙中吟唱虔诚的歌曲,赚取几个硬币的报酬。

和成千上万的印度寡妇一样,吉奥莉与现实世界隔绝了一切联系,将余生都奉献给了神,虽然这并非她心甘情愿。

赛义夫·阿里·达斯只有60岁,但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得多,就连走路都已经蹒跚不已。

她在12年前去世的丈夫是个酒鬼,女儿病死在医院中,儿子也因为土地纠纷而死于一场谋杀。\n

最后一个亲人离开后,赛义夫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生活的她倍感孤独,于是慕名来到这个听说很“安全”的地方——维伦达文。\n

桑蒂也住在维伦达文镇,她比赛义夫大20岁,丈夫很早就去世了。\n

她独自一人把4个孩子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头。然而,儿子结婚后,她被自己的儿媳赶出了家门,理由是养活整个家庭的人是丈夫。\n

“既然你没有丈夫,那就必须得自己养活自己。”儿媳这样说。\n

年过60的戈文达·达斯已记不清自己在这里居住了多少个年头,但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n

年过60的戈文达·达斯已记不清自己在这里居住了多少个年头,但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n

她出身在加尔各答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结婚后第二年,丈夫就因为肺结核离开了人世。\n

随后的近30年里,戈文达每天都在夫家不停地辛苦劳作,却受尽虐待。终于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决定踏上开往维伦达文的火车,成为这里万千寡妇中的一员。\n

像所有来到这里的寡妇一样,她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达斯”,印地语中意为“奴仆”。\n





以此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虔诚侍奉神灵,与夫家断绝一切联系。\n

跟她们一样,数千名寡妇正在艰难地向着这个小镇进发,像一场声势浩大的逃亡。\n

其中多数人,来自印度西部孟加拉地区。她们远离朋友和孙辈,徒步跋涉逾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只为迁往这个被称为“寡妇之城”的小镇。\n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仅在维伦达文镇,就有超过6000名寡妇聚集,而周围的乡村里,还有更多,总人数可达万人。\n

维伦达文成为寡妇聚集地,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但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里会对全印度的寡妇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n

这座神灵之城展现在寡妇面前的,只有黑暗和冷酷。\n

即使是在遍布圣地和朝圣之所的印度,坐落于亚穆纳河畔的维伦达文,依然可以被称之为当之无愧的神圣之地。\n

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像这个距德里只有几小时车程的小镇一般,与神灵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n

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创造之神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黑天,就出生在维伦达文附近的树林里。\n

在这里,这位诸神之首、世界之王化身成为吹笛子的魔术师,并与美丽神圣的牧女罗陀坠入爱河。\n

黑天和他青梅竹马的恋人的名字,被维伦达文的每个人挂在嘴边反复念诵。\n

每一位朝圣者来到这个庙宇鳞次栉比的小镇上,在古庙四周匍匐参拜,踏上石阶,沐浴圣水之时,都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n

然而,展现在成千上万逃亡到此的寡妇面前的,却是这个城市最黑暗、冷酷的一面。

黑天与罗陀的爱情故事,如今被印度人视为伤风败俗。

这个充斥着罗曼蒂克色彩的小镇里,神灵的“奴仆”们却在街道上过着悲惨的生活。

花一点时间观察庙宇前进进出出的朝拜者,不必费太大功夫,就会发现,寡妇们就藏身其中。

来到这里的寡妇,固然不乏虔诚的朝圣者,只想把生命中余下的岁月都奉献给黑天和罗陀。

但更多人到这里,仅仅是为了逃离野蛮残暴的家庭。

许多寡妇不仅失去了收入来源,还遭到整个村庄的排斥驱逐,孤身一人倍感寂寥。

有人被夫家赶走,以掠夺本该属于她们的遗产;也有人像桑蒂那样,被自己的儿子、儿媳像丢包袱一样,狠狠甩出了家门。

但在这里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许多来自孟加拉地区的寡妇发现,周围到处都是说印地语的人,就好像来到外国一样。有的人心怀怨愤,另一些则恐惧崩溃。

揭秘印度阴冷寡妇城:她们生活在耻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