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对外国人买房征15%的税,到底伤害了谁?
7月25日,一条突发消息让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炸开了锅!BC省政府宣布,为解决该省房价高的问题,从下月起,海外买家在大温哥华地区买房将被征收 15%的房产交易税(Property Transfer Tax)!这条突然宣布的新法令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15%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以一栋200万加元的住宅来算,光交易税就是30万!一时间,房地产市场什么声音都有,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更多的人则是观望和担心。到底这条规定对谁影响最大?谁是赢家?加拿大房地产格局会不会因此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了业内资深人士、多伦多高级理财顾问刘睿劼先生,下面小编带你一起听听专家的解读。
新闻回顾:为控房价,大温竟拿海外买家开刀!
BC 省财政部长Mike de Jong宣布,自8月2日起,在大温哥华地区买房的外国公民(海外买家)需要交15%的房产交易税。Mike de Jong称,这是为了解决该省南部地区的空置房屋和房价高问题。此前,BC省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6月10日到7月14日,外国公民在该省所购房产超过10亿加元,其中86%的房产位于大温哥华地区。
按照BC省当前的法律,在该省买房头20万以内的部分要收取1%的交易税,超过20万到200万之间的部分要收取2%,超出200万以上的部分要收取3%。BC省政府解释说,这次新增的税收将用于该省投资平价住房项目,好让中产家庭有能力购房或租房。
炸锅了!赞成与反对声激烈交织
虽然之前BC省一直叫嚣控房价,各方都在等待政策出台,但这一对外国人征收高交易税的消息公布后,并没有让人们安心,而是引发了更大的争议。
BMO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Doug Porter认为这一规定“完全合理”,并且呼吁安省政府也应将目光放长远,采取类似举措。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警告说,该法令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并且很难实施。比如,大温哥华房地产局主席Dan Morrison称,他一直担心征收新税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条新政会对那些已经签了合同、却还没有完成交割(close)的人造成严重影响,将他们的合同置于危险之中。Morrison批评说,BC政府花了很长时间研究房价可负担问题,结果他们用了一周时间就推出了这个新税,“没有任何通知,也没预留时间让人们做准备”。
UBC的教授Thomas Davidoff认为,法令在实施上可能会有问题,一些外国买家有能力隐藏身份,可以通过本地公民、永久居民、甚至本地企业去买房。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Josh Gordon也认为,在温哥华,外国人通过有本地身份的人将钱投入房地产市场,一直都很常见,比如,一个海外买家可以通过配偶或是在加拿大上大学的孩子买房。
Davidoff的建议是,与其向外国买家征税,不如修改政策,为那些能证明自己在本地纳税的买家提供减税优惠。Gordon也认为,向外国人收税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冷却房地产市场,但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即价格上涨。
到底伤害了谁?专家从4个方面权威解读
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刘睿劼先生,刘先生从4个方面对这项新政进行了全方位分析。
1,加拿大房市会因为这个政策就开始崩溃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构建过一个模型用来分析房市的走势,证明了房市表现是由9个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如今温哥华出台的提高交易税的政策,不具有彻底改变房市高估值高泡沫的现状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至少方向上是正确的。这个政策对少部分人有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则是免疫的。
2,这个政策究竟对什么人影响最大?
首先,绝大多数购买温哥华房产的人是有加拿大身份的(PR、Citizen),这在之前给出的海外买家统计中已经说得很明白。当然,如果官方统计可以走的再多样性一些,统计一下海外买家买房的总价值和加拿大人买房的总价值,这个比例应该会大于单纯统计人数得到的数字。换言之,这个意图限制海外买家买房的政策,最终主要还是给单价最贵的房屋降温,而本地中产阶级如果之前买不起价格中等的房屋,政策出台以后他们还是买不起。
3,这个政策的作用有多大?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房地产的特殊性。房地产不同于股票、基金等其他投资,房地产既可以是消费品,又可以是投资品。既可以是短期投资品,又可以是长期投资品。既可以是现金流投资,又可以是价值投资。在不同人眼中,每一栋房子都有它特殊的定义。政策只针对海外买家,那我们就单独看看海外买家能把这个当成什么。别忘了海外买家本人或者子女在加拿大也可以有工签或学签,房地产在他们眼中的用途,可以是商品中的投资品,也就是说赚钱了可以卖,赚不了钱自己住也无所谓。当然买房时增加的交易成本,或许会使得购房者推迟买房计划(比如等拿到身份以后再买,但这些人的需求并不会因此消失,只是被推迟了)。
还有一种海外购房者,是利用海外房地产洗钱的。相较于资金的安全性,他们其实不是非常在意投资的回报率。这种当然是违法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购房者的购买决定并不一定会受到太大影响,把钱洗出来是第一位的,能洗多少洗多少。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海外投资者,购买海外房产完全只是为了投资,无论是获得增值也好、收到租金也好。一般200万的房子35%的首付就是70万,税交30万那就是43%的首付一下子没了。这是很可怕的,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会放弃这个市场。不过这种纯投资者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那5%的购房者里面去掉了留学、工签的刚需以及海外洗钱后,还剩多少是纯粹为了海外资产配置而投资的呢?总之这样分析下来,该政策能够限制的购房者的确有限。
4,这个政策是否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呢?
其实是有的,因为政府说这些税收最后会用来资助中产阶级买房。这根本就是在助推泡沫。唯一让泡沫破裂的方法就是让贫穷的人真的贫穷。如果人们买不起了,如果负债水平太高了,需求就会下降,价格自然会下落。劫富济贫式的经济补助其结局只能是让穷人以为自己买得起了,结果创造了需求,又一次把中低价位的房价推高,而此项补助又缺乏可持续性,购房者终将陷入更大的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