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特别!温哥华唐人街 要建这样一座大楼
据dailyhive报道,由黑人主导的非营利组织霍根巷协会(Hogan’s Alley Society)正在推进其在温哥华历史悠久的华埠南端建设混合用途社会住房塔楼的计划。
由Studio One Architecture提交的新开发许可证申请涉及728-796号梅街——即联合街与梅街交叉口的东北角——计划建设一栋128英尺高、12层的建筑,内含109个社会住房单位以及约7400平方英尺的零售/餐饮空间,位于一楼和二楼。
据《每日嗡嗡网》在2024年4月的报道,当地开发商Bonnis Properties于2023年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该物业出售并批准了霍根巷协会的重新分区计划。在交易达成的同一天,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加拿大按揭和住房公司(CMHC)为该组织提供了252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
霍根巷协会所提出的新重建概念在结构形式和高度上大体上与Bonnis Properties此前批准的概念一致,该概念同样是由Studio One Architecture设计的。然而,Bonnis Properties设想了更广泛的用途,包括75个市场分层产权公寓、19个社会住房单位和6000平方英尺的零售/餐饮设施。
总建筑面积为92300平方英尺的2025年设计概念相比于2021年批准的重新分区概念的85700平方英尺有略微的密度增加。在这块12844平方英尺的土地上,地面面积比率(FAR)也相应从6.7倍增至7.2倍。
现状:
已取消的2021年重新分区申请批准概念:
新的2025年开发许可证申请概念:
该项目将提供近200个安全的自行车停车位,并且设置34个车辆停车位,较之前概念的64个停车位有所减少。
除了将住宅用途转变为100%社会住房外,最显著的变化是项目的建筑方向。
无论是之前的概念还是新的概念,都将拆除位于物业角落的1899年建成的三层旅馆建筑。
而Bonnis Properties之前的概念希望与华埠独特的遗产建筑和材料特征保持一致,同时也融合了1910年建成的砖房夜总会和梅街上的酒吧以及一座在联合街的1925年建筑遗产元素,该建筑曾在另一个地点,曾经设有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神坛——而现在霍根巷协会的新提案则设想了一个极为现代且具有对比感的设计,声称受到了非洲文化的启发。
“非洲艺术和文化富有多样性,特色鲜明,常以复杂的图案、几何形状,如圆形和三角形,以及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为特征,”设计理据中写道。
“设计过程始于对非洲建筑的探索,通常以土色调、深红褐色、穿孔遮阳屏和大胆的图案为标志,其中许多图案含有三角形。这些元素既反映审美和功能目的,比如提供阳光保护,同时也庆祝非洲文化的生动性。”
此外,整体设计概念受到猴面包树的启发,猴面包树被称为“生命之树”,象征着韧性、社区、团结、智慧、遗产和生命——在许多非洲社区中,它是栖息、食物和水的来源。
猴面包树的“根深扎大地,而枝条向天空延展,象征着力量、成长与联系。这棵树的象征意义与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重要性以及项目的目标产生了共鸣,”设计理据中进一步说明。
“树干形状的结构稳定了位于梅街与联合街交汇处的建筑角落,象征着温哥华非洲社区的历史、力量和根基,同时拥抱非洲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带有复杂图案的护栏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代表着小社区团结成更大、更具韧性的身份。建筑的入口设计反映了传统非洲走廊,强调其作为社区聚集空间的文化重要性。”
建筑的外立面将采用铸铁、压制金属装饰元素和建筑图案。保留的砖砌遗产外立面来自砖房和联合街的建筑,将为现代设计提供一种对比,同时将在巷子里安装一块纪念牌,详细讲述“霍根巷的故事。”
该组织声称,该地区由于靠近铁路,成为黑人居民的集中地,他们在铁路上工作,且该社区的遗迹自1960年代末以来开始被迫迁移,以便建设乔治和邓斯米尔高架桥,该高架桥建于1915年,取代了该地区的原高架桥——哈特·麦卡赫桥。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居住在华埠的华裔居民也因为高架桥的建设而被迫迁移。
根据温哥华市的东北假溪计划(NEFCP),在728-796梅街正南方的整个城市街区,预计将重新定义霍根巷,作为一个混合用途的住宅开发项目,包含零售、餐饮、社区和文化空间。该项目位于梅街和联合街交叉口的东南角,目前是非正式的绿地、诺拉·亨德里克斯广场临时模块化住房大楼以及高架桥的最东端。根据该组织的网站,他们是临时模块化住房大楼的“主要运营合作伙伴”。
在街对面,根据NEFCP,同一交叉口的西南角也计划开展混合用途的住宅和零售开发,将其设计成华埠的直接南向延伸。
这两个街区仍由市政府拥有的乔治和邓斯米尔高架桥占据,目前尚不清楚何时会进行拆除,特别是因为拆除和建设新的替代地面道路网络的费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