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卑诗十大新闻 教师罢工、天车瘫痪令人难忘

1、卑诗教师罢工
代表卑诗4万名教师的教联(BCTF)与省府因薪资涨幅、班级人数和组成,以及特殊教育资源等分歧,迟迟无法达成新集体合约,全省公立中小学校教师5月起分阶段展开长达五个月的罢工。期间双方多次谈判破裂,到新学年开学数周,55万名公校学生仍无法返校。这也是卑诗省教育史上,首度因教师罢工导致公立中小学无法如期开学。
在资深调停员雷迪(Vince Ready)介入后,劳资双方9月间展开六天马拉松式谈判,终于在9月16日达成临时协议(tentative deal)。教联18日投票表决,以86%支持率通过。
新合约效期六年,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六年内调薪7.25%;省府设立约4亿元教育基金,用以增聘约1000名新教师;省府向教联一次性支付1亿500元补偿金(grievance)由其自行支配使用,若作为教师的签约红利,每人约可领取3500元。
2、捷运频出状况
大温地区捷运系统今年7月接连发生两次当机瘫痪的重大事故,让通勤族怨声载道,由于车厢闷热,有些乘客不耐久候,冒险下车走轨道脱困,大温交通局(TransLink)请来第三方专家对故障进行调查,最终接纳全部20项建议,但估计须耗资7100万元来改善。
另外,2015年3月16日起,卑诗选务局将邮寄运输公投选票给大温民众,征询是否支持随同销售税开征0.5%的“壅塞改善税”(Congestion Improvement Tax),用作大温地区交通基础建设的财源,例如兴建温市百老汇地铁、素里轻轨系统、重建派图洛桥(Pattullo Bridge),以及增加公车班次与路线等。投票截止日为明年5月29日。

3、市选选情激烈
2014年卑省市选,几大主要城市选情激烈。温哥华市无党派协会(NPA)市长候选人赖普德(Kirk LaPointe)选前一度紧逼寻求连任的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最后罗品信以46%的支持率险胜。
今年也是华裔参选最热烈的一年,全省共有56人投入选战,打破以往纪录。其中有5人参选市长,惜均未能出线。最后共有15位华裔当选市议员、学务委员及公园局委员。
与此同时,大温各地投票率也普遍提升。尤其是选情激烈的几个城市,如温哥华市从34.6%上升至44%,素里因原市长放弃连任,群雄竞逐之下,投票率从25.2%攀升至35%,列治文也从24%成长值32.4%。不少投票站罕见地需要排长龙等候,温市甚至有站点到了稍晚选票还告罄,必须紧急补票,也因此造成温市延迟近一小时才展开计票。

4、油管扩建争议
在获得国家能源局(NEB)批准后,康德摩根(Kinder Morgan)公司8月派员进入本拿比山,展开越山油管(Trans Mountains pipeline)扩建预定路线的探勘作业,但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群起反对,并入山阻挠工程人员作业。本拿比市府一度也以工程人员使用的砍树设备,会对本拿比山保育区造成“无法回复的损害”为由,发出停工令。
康德摩根公司虽向法院申请到禁制令,并未能阻止反油管人士占山抗议。在法院裁定抗议者必须撤离的11月17日,现场更拥入200多人声援。
因抗议者持续闯入禁区,皇家骑警20日开始强制驱离抗争人士,当天就有26人被捕。到11月底已有逾百人被捕,其中包括卑诗原住民酋长联盟(Union of BC Indian Chiefs)大酋长菲利普(Stewart Phillip),只是此事后来峰回路转,因先前禁制令所依据的卫星定位坐标(GPS)出错,法院撤销先前被捕逾百人藐视法庭的控罪,并拒绝康德摩根延长禁制令的申请。
5、油价大涨大跌
2014年卑诗省的消费者见证攸关民生的汽油价格大起大跌,今年夏天大温地区有些加油站一度出现每公升1.6元的历史新高纪录,当时通勤或夏日假期出游的驾驶人面对平均1.5元或更高的油价,堪称苦不堪言。
但是入冬后油价逐渐走低,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接连猛挫,从夏天每桶100多美元,跌至约55元,创五年来新低,加国零售油价应声而跌,全国平均价格到12月18日也跌破1元,是四年来首见。连一向居高不下的大温地区近期也降到每公升1.1元以下。菲沙河谷的阿伯斯福特市(Abbotsford)有些加油站挂牌价更跌破1元大关,最低已至0.969元,有专家预估会继续探底。驾驶人乐得直呼,油价下跌是今年最佳“圣诞礼物”。

6、酒品零售规定放宽
卑诗省府2014年就省内酒品贩卖提出多项改革法案。首先在6月公布“欢乐时光”,设定酒吧的生啤酒、啤酒等最低价格,但业界反应不佳,指实际价格反而变得更高。省府7月决定调降最低酒类消费额,60盎司每酌(Jar)生啤酒从15元,降至12元。
省府后又在11月宣布,2015年4月1日起,开放超级市场以“店中店”专区形式卖酒,但相关规定太过严苛,尤其超市不得距离其他酒品专卖店一公里的范围之内,造成大温可卖酒的超市仅有两家。省府稍后又在12月19日宣布,从2015年4月1日起,超市无须采取“店中店”模式即可贩售“卑省出产”的葡萄酒。
7、LNG税制出炉 迄无投资定案
●在各方关注下,卑诗省府的液化天然气(LNG)税制于10月21日出炉,推出“大幅减税”方案。首阶段1.5%税率不变,第二阶段税率大减一半至3.5%,并增设天然气税务优惠,允许营运者的企业所得税从11%减至8%。省府此举显然盼促使投资案尽快落实,LNG业界对新税率表示欢迎。
卑省府虽敞开双手准备迎接LNG产业投资,但受到国际油价大跌影响,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和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突宣布暂缓在卑省的LNG投资计画,截止目前尚无一宗投资案正式落实。尽管如此,省天然气发展厅长高利民(Rich Coleman)仍表示从LNG产业中获得1000亿元繁荣基金的目标,仍有信心兑现。
8、货柜车司机罢工
温哥华港务局码头逾千名非工会货柜车司机2月26日罢工,抗议在码头取货时间过长及薪资过低。虽然货柜车司机工会迅速出面与雇主达成临时协议,但遭非工会司机拒绝,随后工会货柜车司机亦于3月10日加入罢工。卑诗省府3月24日透过立法,强制货柜车司机复工。经过多轮谈判,3月27日历经28天的罢工结束。不过到了6月间,货柜车司机又公开呼吁,若资方再不履行加薪承诺,未来还可能再度发动罢工。温哥华港码头为北美最大出口港,每年货运量和贸易额总值近1720亿元。罢工导致数家公司因供应链切断而停工,不少中小企业直接受影响,货品无法提出,还得持续缴交仓储费、保管费等其他额外支出,不只进出口商损失惨重,也有新移民后运行李被卡住,影响抵埠后的生活安置。
9、素里6尸案宣判 市府加强打击犯罪
发生在2007年10月的素里六尸案今年终于宣判,两名凶嫌一级谋杀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25年不得假释。当年遇害的六人是头部被蒙住后,分别从脑部或背部遭枪击毙命,其中4人为警方熟悉人物,但也有2人为无辜。案发当时为大温黑帮火拼的高峰期。
另外,素里牛顿区一位53岁妇人去年底到社区活动中心接练习冰球的儿子时遇抢并遭重击,两日后不治身亡。此案震惊各界,更引爆素里市民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要求当局加强治安。市府后推出一系列治安改良措施,包括增加骑警警力、加派自行车警员巡逻等。犯罪问题也由此成为今年11月素里市选中最重要议题。
10、尾矿池溃堤
帝国金属公司(Imperial Metals)在卑诗内陆卡里布(Cariboo)地区的Mount Polley矿场尾矿池8月4日崩堤,超过1700万立方公尺污水和近800万立方公尺尾矿池废弃物流入附近河流湖泊,政府紧急向当地300户居民发出禁水令。省府随后展开调查听证,并对省内60座矿场废弃物堆积场展开稽查。省府10月24日公布首份进展报告,称清理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预料还需数年才能恢复原貌。目前最担心的是明春冰雪融化后,随着水域水流扩大,可能会将更多矿产残余物冲入湖水中,现已就位的处理系统恐怕难以应付,帝国金属公司正在积极修补决口,若能及时修复,或能解决春季可能出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