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普京的“恩爱”
日前,习近平的心腹亲信“大内总管”栗战书打破惯例,首次以中办主任身份只身访问俄罗斯,获得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高规格接待。外界观察人士认为,由不离习近平左右的栗战书带队而非外交系统人员出面,或实际上包含着别样的重要含义。
果不其然,后续有关习近平与普京互相出席对方国家二战纪念活动的消息一一获得证实。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19日通报称,栗战书3月18日到访莫斯科,主要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今年5月8日到访莫斯科,参加5月9日红场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普京表示,“请向他(中国主席)转达最良好的祝愿,并提醒一下,我们在莫斯科期待他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普京将习近平称为自己的“个人好朋友”。栗战书说,“我也同样向您转达您的老朋友、好朋友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和良好祝愿。他也同样期待尽快前来莫斯科参加胜利庆典并对俄罗斯进行访问。”
同时对于俄罗斯方面表示普京总统将在9月出席中方举办的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3月20日记者会上也首次证实。洪磊说,“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伊万诺夫主任再次表示,普京总统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对此表示欢迎。”
然而对于中国邀请的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洪磊只是含糊地表示,“中方近日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就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出席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活动进行沟通。”
实际上,早在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应抗战阅兵是否邀请安倍时,他表示中方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发出邀请。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都欢迎。

2014年亚信峰会上的习近平和普京
同时,韩国外交部21日消息称,正在韩国访问的王毅在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时表示,希望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政府定于今年9月3日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邀请尹炳世访华。韩联社报道并声称,中方有可能邀请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该纪念活动。
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中国将今年举办一系列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包括纪念大会、招待会、文艺晚会和阅兵仪式等活动。近两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中日两国不断在互相表明坚定的态度互相指责,两国领导人也在寻求国际社会支持,迫使对方屈服国际舆论压力,而且这一天平似乎因为获得普京、默克尔等支持正在向中国倾斜。在此时间节点,中国高调举办抗战纪念活动,中国邀请不邀请,受邀请国家是否参加,都体现了一种表态和站位,所以备受瞩目。普京与习近平双方的第一表态便有着清晰可辨的含义。
亚投行的“戏里戏外”
正如在二战纪念问题上可能隐含着中日问题,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计划搅动了更大波澜。在美国看来,这是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挑衅与肢解。而对中国来说,摆脱美国制定的秩序是中国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关键,这是中国和平崛起避免将矛盾冲突暴力化的最温和的步骤之一。
经历习李上台以来大规模的外交铺垫,“高铁外交”以及 “一路一带”之下,习近平2013在雅加达抛出亚投行计划,并率先了20多个亚太国家的加入。2015年3月份创始会员国招募截止日期在即,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临阵倒戈,遭到美国的激烈抨击。然而,形势一发而不可收拾,法、德、意、卢森堡、瑞士纷纷加入中国的战队。最新消息显示,韩国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日本也开始松口。
在此期间,实际上美国一直对亚投行的成立保持不信任态度,认为启动资金500亿美元的亚投行将给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挑战。2014年6月份美国通过驻韩大使馆向韩国政府通报称“美国对韩国加入一事深感忧虑”,并明确谈到“韩国加入亚投行,会导致韩美长久积累下来的友邦互信受到影响”。美国国务卿克里曾亲自要求澳总理阿博特不要参与。在今年3月份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美国深感被“打脸”。白宫发表声明说,美国对新成立的亚投行能否达到世界银行的标准感到担忧,美国希望英国能够运用其影响力,确保亚投行在内部治理方面向高标准看齐。奥巴马政府一名高官表示,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而七国集团此前还讨论过如何应对亚投行。该官员说,“我们对那种不断迁就中国的趋势十分警觉,这不是一种与一个崛起中大国打交道的最好方式。”
不可否认美国的忧虑。近年西方陷入经济衰退复苏乏力的同时,美国对传统盟友的影响力也正在遭遇吞噬,中国高层频繁接触并抛出一系列的经济复兴计划被称为是对美国在二战后实行的“马歇尔计划”的复制。那一计划明显确定了以美国为首国际政经秩序,英国更是死心塌地地追随美国的脚步,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对于上述美国官员对英国的指责,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3月20日的文章《“迁就”中国未必是坏事》称,在50套外交辞令中,“accommodation”(迁就)这个词令人不快的程度仅略次于另一个A开头的词“appeasement”(绥靖)。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打交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如果答案不是“不断迁就”,那会是什么?美国无疑会否认另一种方法是“不断遏制”的说法。相反,美国会说,必须劝服中国加入既有国际秩序,该秩序下的规则和规范已很好地为亚洲服务了70年。问题在于,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则和规范都是按照美国意思制定的。至于亚投行,既然英国人已经脱离队伍,那么其他国家也可能紧跟其后。事实上,它们这么做的理由很充分。如果美国真的担心这家新银行会践踏环境与社会规范,那么最好努力从内部去影响它,而不是置身事外。
中国等国家认为,亚投行旨在帮助亚洲国家投资能源、电力、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将拿出大笔资金。一些亚洲以外的国家也得到邀请,而美国不仅拒绝加入,并且游说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拒绝中国的提议。这不过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傲慢的话,那便是有可能彻底陷入被孤立的境地中。这是一个选择是选择是否做敌人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