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Cupid 在 2011 年被 Match Group 集团收购,这家集团旗下还有老牌约会网站 Match.com、“看脸社交” Tinder 应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约会公司。
最新的这份报告里,他们对比了 2015 年和 2005、2010 年的用户数据,讨论了一下“十年间美国的在线交友环境和美国人的性观念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话题,结论是,交友工具越来越完备,而人们的对性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却更保守了。
在交友 app 出现以前,在现实中找不到对象的美国旁友会在那些传统的相亲网站上传他们的征婚帖和像素很低的头像,尝试在这里找到人生春天,比如 2004 年的 Okcupid:

从“在线交友”还是个令人尴尬的词汇到五花八门的交友 app 们出现也不过十年的时间,现在除了算法配对、定位交友、女性交友、LGBT 人士交友等各种细分的交友工具,就连宠物交友都有专门的 app,像 Date My Pet、Love Horse 等等。

约约约变得更容易,人们却没有变得更爱约。
OkCupid 的数据显示,接受初次见面就嘿嘿嘿的人从 2005 年的 69% 下降到了 2015 年的 50%,无论男女或何种性取向都呈现了这种趋势,其中 Gay 和直女分别下降了 26% 和 23%。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印证,OkCupid 又问用户们“你会单纯为约炮和某人约会吗?”说“会”的比例也是下降的:

但并不是性在一段关系中的比重变轻了,事实上,我们的对性、爱情和性别规则的态度应该是更成熟了。就算不考虑未来,人们仍然认为一段关系中更令人感兴趣的是真爱(75%),2005 年和 2015 年都是。同时人们也都认同性是要紧的事,认为与对方结婚前应该有过性生活的比例是上升的,从十年前的 65% 到 2015 年的 76%,只是第一次约会就那么深入还是太仓促,OkCupid 用户觉得合适的时机是第 3-5 次约会的时候。

此外,人们对“女性一定要婉约”的性别规范也持更开放的态度,2005 年有近三成的人对女性谈论自己性生活持谴责态度,而 2015 年下降到了 14%。

《大西洋月刊》评价说,这些变化的有一部分原因是 OkCupid 的用户基数变大了,十年前愿意上相亲网站的人观念本来就会相对开放大胆一些,而现在可能是任何试图通过数字渠道找真爱的旁友,性观念向保守拉一点也属正常,因而这些数据可能没那么精确。
不过,大趋势仍然是合乎逻辑的,虽然交友工具更多,约会乃至约炮的环境更宽松,但性观念却并不一定是向着百无禁忌演进的。宽松意味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多自主而对别人如何处理自己的身体更少干预,对应上面的数据来看就是,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待自己的身体时变得更慎重,但同时也更少去 judge 别人的私事。
这才是当下一个成熟体面的大人该有的态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