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名校7岁华人男孩遭围殴!家长愤怒发声!
昨日上午(9月17日),万锦一位华人妈妈在社交媒体发贴,称孩子在学校里出事了:一群七年级的男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围殴她二年级的儿子。

图源:小红书华人网友
据称,这次霸凌发生在9月16日,这群高年级男生扇他耳光、打他后背、踹他、绊倒他后还踢他手臂,只是因为他有点胖。家长是在接小孩时才发现。
她说:“我儿子上个月刚刚七岁,就是胖一点而已,至于下毒手吗?”

图源:受害男孩的妈妈
据未公开的一张照片显示,这名小男孩在遭到殴打后,脸部有明显的红肿。
这位华人妈妈求助,应该如何投诉到教育局,并希望霸凌的学生道歉和停学。

教室示意图 图源:51记者拍摄
这个贴子迅速引爆热议,有家长追问道:二年级的男孩被打,没有报告老师吗?
爆料的华人妈妈表示,报告了,但老师居然说她也没办法,因为被打的男孩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而且有7、8个孩子。
更令人气愤的是,她在傍晚6点的课后班接孩子时才知情,而白天老师并没有打电话告诉家长。
她还说,当晚已经报警,但警方要求家长先找学校,让她感到很无奈。
校方保证公平严肃处理 已联系到目击者
爆料的华人妈妈表示,涉事的是非常好的一个学校,但未公开名字。
她还表示,今早已到学校投诉,得到的回复是校长已经初步调查了一下,并找了几名知情的学生问话。但校方需要时间来检查监控,同时也向家长保证,会公平严肃地处理。
她决定先看学校调查处理到什么程度,底线是保证低年级孩子的安全。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现在没办法处理。

学校示意图 图源:51记者拍摄
今天下午,最新消息称,这位华人妈妈已经联系到了目击者。一名家长透露,据她8年级的女儿称,她看到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孩趴在地上,脸朝下,身边围了几个男生。她都认识,并且知道他们的名字。

图源:受害男孩的妈妈
截至下午1点50分,据华人妈妈透露,该校的副校长告诉她,此事还在调查中。

图源:受害男孩的妈妈
目前,加国无忧51.CA已经就此事件联系了约克区教育局,尚未得到回复。
华人家长集体气炸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家长们的激烈讨论,许多人不仅表达了愤怒和同情,还分享了自己遇到的校园欺凌经历和应对经验。
热心的家长提供建议:
“试着找目击者,应该会有同学看见。找律师去学校谈。带着证据,这不是小事情了。”
“可以写邮件给约克区教育局的学监(superintendent),同时抄送校长,坚决要求严惩霸凌者,至少要达到停学一周的处罚。”

“必须报警备案,带孩子去做心理辅导医院验伤报告...一切你能拿到的都争取拿到。一定要硬气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靠山!”
“因为胖的话是body shame,和种族歧视一样是严重问题,而且还涉及到高年级欺负低年级,老师居然没有及时干涉,学校也要检讨。”
“我相信好的学校都会非常认真对待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必须重视,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经验的家长分享案例:
有家长直言:“这太恶劣了!我们学校只要动手打人就直接停学,你这个还是几个人围着一个小孩,必须上报教育局,不能姑息。”
另一位家长补充:“我们学校有个女生说了N字,全校点名批评,还停学几天。”

也有家长分享了处理得比较及时的案例:“我们家孩子在华人区的学校被大两岁的同学打了几下,老师立刻把那孩子带到校长室,当天就打电话通知家长。之后孩子当面道歉,并停课两天,每天到校长室接受教育。我们学校有近千名学生,这样的处理让家长放心。”
还有家长回忆自己曾经为孩子据理力争的经历:“我二儿子3年级时被四个5年级男生用绳子绑脚,还被言语羞辱。我大儿子当场出手揍了带头的那个孩子。学校一开始想大事化小,但我在校长办公室哭了,学校才重视,第二天宣布四个孩子禁课间休息一周,并逐个道歉,班主任也被要求加强监管。我大儿子虽然被口头教育,但我私下夸了他。从此他在学校成了‘低年级孩子王’。”

有网友则感慨学校往往“息事宁人”:“处理霸凌事件对学校来说不是业绩,是负担。不会主动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坚持投诉、据理力争,才能争取到公平正义。”
也有人分享了令人心酸的经历:“我认识的一个女孩每天放学都被三个小男孩拿刀威胁,家长报警了好几次,老师和警察都说‘没证据’。最后家长无奈只能搬家转学,这才结束了噩梦。”
家长行动清单: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根据约克区公校教育局网站的信息,校园欺凌事件的投诉和处理流程如下:
1 立即确认情况
先安抚孩子情绪,了解事件经过。
尽量记录细节:时间、地点、涉事学生人数和特征、目击者姓名。
如果孩子受伤,拍照留存证据。
2 向学校报告
立即告知班主任或校长,并要求书面记录。
可以使用教育局提供的“Report It!”在线举报工具。

图源:yrdsb.ca
询问学校下一步调查和处理流程,要求定期更新进展。
3 保留证据
记录与学校的所有沟通,包括邮件、会议纪要。
如果有监控视频或目击者证词,要求学校协助调取。
4 向教育局投诉
发送邮件给约克区教育局学监(Superintendent),抄送校长,要求严肃处理并书面回复。
明确提出诉求,如道歉、停学或加强监督。
可引用安省教育厅的反霸凌政策(Policy/Program Memorandum 144)作为依据。
5 报警备案
如果涉及身体伤害或威胁,向警方报案,索取案件编号。
可带孩子去医院验伤,获取医疗报告,为后续维权准备。
6 心理支持
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学校心理辅导或外部心理咨询。
告诉孩子:你是他的靠山,鼓励他勇敢表达、及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