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的宝马你买不买?
宝马2系旅行车问世时,曾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尤其是那些后驱车的拥趸们,因为在此之前宝马从未推出过前驱车型。而现在UKL横置前驱模块化平台已经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车型,包括MINI品牌在内也共享着这个平台,那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台前驱的宝马能否打动他们的心?
宝马在紧凑级别使用前驱平台其实是理所因当的事情,另外两位德国巨头奔驰和奥迪,在这个级别一直使用的是前驱平台,所以宝马这次的改变其实是回归主流而已,不再一意孤行。紧凑级别车型采用前驱布置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后驱车的传动轴会侵占很大一部分车内空间,成本也更高,对于紧凑级车型来说这两个缺点会被进一步放大,导致了宝马1系在面对奥迪A3和奔驰A级的时候除了操控性之外占不到任何便宜,空间小、价格高使得其销量表现平平。另外,最新的UKL平台是模块化平台,就像大众的MQB一样,同一个平台可以衍生出很多车型,包括不同的车身形式,比如SUV,MPV和轿车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很大程度的丰富了产品线。可以看到宝马改用前驱平台的意图很明确,提高紧凑级车型的性价比和实用性,进而提升销量。
既然前驱平台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还是质疑声不断?主要的质疑声来自于车迷,痛心于宝马放弃了对驾驶乐趣的极致追求,对此我们可以探讨下面两个问题:
其一,有多少消费者会真正在意一台车是不是后驱?我想肯定是少之又少的,况且对于一台MPV或者SUV来说,操控性更加不是重点,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比较特殊的市场,空间的意义往往更大,从3系Li特供中国以来,宝马已经逐渐向市场需求妥协。2系旅行车,新X1包括即将面世的三厢1系将面向的消费群体大多是新组建家庭的年轻人,这些人有着更加前卫和理性的消费观。在紧凑级豪华车这个增长迅速的市场,宝马必须放弃那些非后驱不买的偏执狂了,而且我觉得这部分消费者在这个价位,为了追求操控性似乎有更加完美的选择,比如86/BRZ。
其二,前驱车的驾驶乐趣怎么样?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显然驱动形式不能完全决定一台车的操控性能,况且那么多的前驱小钢炮也不是摆设,Richard Hammond曾经坐在嘉年华ST里开心的像个孩子,反而这样的乐趣是后驱车无法给予的。在日常驾驶时,几乎没有机会将车的操控性发挥到极限,所以我认为悬架支撑,动力水平,以及转向手感更加能体现一辆车的驾驶乐趣,而不是简单的驱动形式这一点。我不久前开过一阵子MINI Cooper S (F56),其采用的正是宝马的新前驱平台,虽然相比上一代MINI这代车型变得更大更沉了,但是Sport模式下依然极富乐趣,准确的转向和迅猛的油门响应会让你爱不释手,同时悬架也硬的可以把你颠离座椅,当然MINI的设定就是这样的,宝马不会这么极端,可以期待将来的前驱1系也是具备运动潜质的。但说了这么多,还是不得不承认,讨论驾驶乐趣这件事本身就像是我在安慰自己,即使前驱的宝马再有乐趣,车迷心中的遗憾也可能是无法被弥补的,因为拥有一台后驱宝马的门槛变得更高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前驱宝马能打动消费者吗?我们来看看刚刚发布的全新国产X1 (F49)的定价情况,28.60-43.90万元。价格一经公布,网友们的评论几乎一边倒:三缸,6AT,前驱,居然还卖这么贵?说得有理有据,无法反驳。新X1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很棘手,这个起步价格比同级别的奥迪Q3和奔驰GLA高出不少,而且高级别的奥迪Q5等车型的市场优惠巨大,实际成交价也在30多万而已。就算跟上一代X1(E84)对比,价格也是基本持平,不是说采用了前驱平台成本会大幅降低吗?为什么售价还是居高不下?看到这里,不得不为新X1的市场前景感到担忧。不过我认为,事情还是有一些转机的。
首先,来看看与竞争对手的硬实力对比,奥迪Q3和奔驰GLA是同级别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外观内饰方面没什么可说的,大家各有所爱。新X1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是车内空间,我在北京车展上体验过X1的后排空间,毫不夸张的说,腿部空间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B级SUV的水平,让人非常吃惊。实际上新X1的轴距相比上一代车型几乎持平,车内空间的提升就归功于前驱平台的应用,车头的比例明显减少,乘客舱的比例大幅提升。就外部尺寸来说,加长过的X1车身长度达到4565mm,也明显大于奥迪Q3和奔驰GLA。这样看来,新X1似乎自己开辟了一个细分市场,其竞争对手已经不限于A级豪华SUV了,越级的空间表现让其能够有机会向高级别的车型发起挑战。如果这样想的话,其定价似乎也比较合理。
但是如果提出前文的问题,采用了三缸发动机,前驱平台的新X1的价格相对老款车型为什么没有下降?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有两点。其一,虽然新的模块化平台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但是对于新平台的使用初期,工厂需要引入整条新的生产线,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目前国产的新平台车型刚发布两款,等到市场表现稳定之后其价格有可能下调。其二,虽然新车型的价格相比老款没有降低,但是在配置水平方面应该有所提升,老款入门车型连中控屏幕都没有,配置实在有些寒酸,新X1应该会厚道一些,这样也算是变相提高性价比。
说了这么多,消费者最关心的其实还是价格,目前新X1已经给大家留下了不太好的第一印象,如果想打开局面,市场终端还需要一定幅度的优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