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真的需要第二个“特斯拉”吗?
有些人把特斯拉比喻为汽车界的苹果,说特斯拉的成功令人艳羡。我觉得特斯拉算不算成功我姑且不作评价,因为毕竟它已经连续亏损了十多年,但是它的影响力在汽车圈内确实又是无与伦比的。特斯拉和苹果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试图重新定义一个行业,但是它们又不太一样,苹果已经成功了,而特斯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且不说特斯拉到底成功了没有,外国的汽车市场在此不做点评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可是涌现出了大量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成为第二个埃隆·马斯克(特斯拉汽车CEO),打了鸡血一样想要塑造第二个“特斯拉”,但是汽车市场中,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市场真的需要第二个“特斯拉”吗?
智车优行CEO沈海寅曾担任金山软件集团的副总裁和360的副总裁,他的奇点电动车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高速公路测试,这效率是真够高的。泰克鲁斯·腾风所制造的超级电动跑车官方宣称达到了1044匹马力,并能达到20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名不见经传,但是它的母公司是一家中国的航天军工大型企业,实力雄厚。乐视超级汽车同样让汽车行业侧目,乐视CEO贾跃亭再次印证了他的“疯狂”,丁磊(原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和吕征宇(前英菲尼迪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两位汽车大佬的加入,再加上和阿斯顿马丁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继超级电视和超级手机之后,超级汽车也能成功吗?蔚来汽车背后的大金主分别是易车网董事长兼CEO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京东、腾讯和红杉资本,注册资金为5亿美元,虽然蔚来汽车很低调,但是这几位投资商可一点都不会让你觉得低调。威马汽车的沈晖(前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汽车界的泰山北斗,本身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足以让他风光无限了,可是他还是想要来趟一趟只能电动汽车的浑水。腾讯马化腾、富士康郭台铭、和谐汽车总裁冯长革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公司,定名为和谐富腾,据说三位大佬为了此次合作秉烛夜谈,并邀请了前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博士担任首席运营官,宝马i8项目总监毕福康博士担任首席执行官,三位大佬也可以说是不惜血本啊。游侠汽车的黄修源跟前边这些背景深厚的大佬相比其实没什么可比性,只不过此人不断的创业失败还能不断的重新创业,确实是个奇观,这位“神人”也来插了一脚,实际成果怎么样不好妄加揣测,但是话题性还是值得一提的。专注于汽车设计和改装车的长城华冠也开发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前途汽车,预售70万的市场价格,我的评价只有四个字,自求多福。
以上的这群精英人士和他们的企业,资历不可谓不丰富,资金不可谓不充裕,人脉不可谓不广泛,技术储备应该也不匮乏,但是有了这些就能造出“特斯拉”了吗?或者你真的造出了一辆“特斯拉”,你就一定能够成功了吗?我看未必。
为什么世界上排名前三的汽车集团分别是丰田、大众和通用呢?为何奔驰和宝马成不了第一或者第二大汽车集团呢?因为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豪华汽车或者都愿意买豪华汽车。虽然我不否认奔驰和宝马的地位,但是企业必须要认识到一个简单的道理,曲高则和寡。特斯拉从第一款车公布售价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它所生产的汽车不是平民汽车,很多工薪阶层是承受不了这个售价的,我相信特斯拉十几年的亏损原因也必然有这个因素。我估计特斯拉的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前些日子推出了MODEL 3这款入门车型,以降低门槛。
我认为中国目前不需要第二个特斯拉,因为连第一个特斯拉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就好像中国不需要第二个苹果一样,如果有人想要做出第二个iPhone我觉得也基本没什么可能。老百姓需要的是华为和小米,它们的成功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此鄙人想对诸位大佬说几句中肯直言,如果各位真的想要在电动车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话,那我觉得还是应该好好琢磨琢磨如何制造出一辆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的平民电动车,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富人才开车,广大工薪阶层也要开车,如果所谓的智能电动环保理念只停留在富裕阶层的话,那我觉得这不过是伪环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