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如何在加拿大 “多快好省”的活下去?
一晃在多伦多生活好多年,总结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多的中国人!出门街上走的都是黑头发黄皮肤,张口就京片子闽南腔天南地北都是中国话,外国人反而显得凤毛麟角,俨然一座中国城。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人多的地方,就有大宗中国商品尤其是食品上的需求,然而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可想而是,物价蹭蹭的!
我家的生活水平算是多伦多中等的普通人,拿我家的月开支来给大家算笔账。
每周100的伙食费,完全在家做也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节省了,一般三口之家都在800-1100。这里水果蔬菜不便宜的,大部分比国内的贵。能用来清蒸的活鱼也贵,是国内的几倍吧,主要是老外不吃这种的,量小价高。
日用小商品也贵,比如保鲜膜、肥皂盒、垃圾袋、纸巾等等,有时候和汇率的比值差不多,国内一元的,这边加币一元。床上用品、窗帘也一样,加工费一片最低也要90加币(不算材料噢)了,上门量尺寸一次100-150加币,安装另算。
交通费方面,2000-4000的车,都是最最便宜的了,一般年数很久了,很可能换了N手,车况不会好。保险200一月,也算低的,一般300很正常,400-500的也常有。油费120,算很少很少了,不常开吧?一般低于200一月的都算开得省的了。公交上车就是3加币,买代币的话2.6一个吧,比国内要贵。
衣服方面,10元三件的T看到过,如果在国内一直是在菜场店或者批发市场挑清仓库存衣服的,可以买得下手。名牌衣服(其实在这里是大众品牌,GAP, GUESS, LEVIS之类)确实比国内便宜,质量也好,不过10元的牛仔裤估计得是超市货吧。
如果有孩子上个课外班,乐器类的起步25加币半小时,画画类的起步大课60加币2小时。
说道看病,诊疗费的免的,至于药费,如果不是公司另外给买额外的保险,是要自己掏的,处方药一般都比国内贵不少。比如涂湿疹的软膏,200加币一小管,国内是4元人民币一管,300倍。
总的来说,一般多伦多的中国移民家庭(总体来说都是比较省的),三口之家生活开销中位数在3500-4500,当地人更高点。
物价已是如此艰难,然而大家都想既省钱又舒服的过日子。大家都说,在多伦多省钱比登天还难,房价高企,百物飞涨。作为一个过日子方面的老手, 我只有比一般人还要小心理财才能应付各种开销。经过我的细心观察,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下手。
1.选择收费低的银行。刚来加拿大的时候,几乎所有银行的支票户口都是不收费的,只要你存1千元不动。现在不同了,大多数银行都是每月10个交易,收费由10元至20元不等。对我这样的老移民来说,这点交易根本不够用。因此,我强烈推荐网络银行。它们一般不收任何费用,有的甚至还有一定量的折扣,利率也较高。缺点是有网站没营业网点,但是所有的加拿大银行都确保10万元保证金,不必担心倒闭的危险。
2.充分利用团购省钱。国内来的朋友对团购一定不陌生,其实这种方式在加拿大也很流行。主要的网站有teambuy, groupon, yipit等。可以在网上登记电邮地址,每天都会有打折信息传给你。还可以根据你的家庭地址,爱好进行具体设置。本人团购吃过饭,2个人吃西餐大约花40左右;剪过头发, 洗剪吹外加做指甲花了39;验过眼睛,花了50刀。还有很多别的项目,没有来得及去尝试。
3.买东西时学会讲价。如果你以为讨价还价只有在中国行得通的话,那你大错而特错了。记得有一次老爸去车行做维护,工作人员随口问了句为什么那么久没有做保养,老爸说嫌贵,结果工作人员立即找来了经理,给了个8折。从此之后,我也学会了砍价,逛商店的时候遇见清仓,只剩最后一件,还正好是自己的尺码,这个时候讲价就好用了。最划算的一次,花了20买了条连衣裙。
4.随时注意打折信息。这里想说的不只是超市、商店的打折信息,还有出去旅游、游览的钱,这可是个大头。每个公司都有一些景点有团体折扣,把这些资料进行比对,到时候托朋友买票就可以获得一些折扣。还有一些场馆,每周都有一晚$5元或免费招揽游客,可以好好利用。建议大家在多伦多图书馆办张卡借书卡,每周六图书馆会有各类门票免费发放。
5.巧妙利用信用卡和积分卡。相信不少朋友都有各类商店的积分卡和有现金返回的信用卡,要是你结合使用的话,能划出2倍的效果。
身在国外,花费一定是不小的,想要节省生活上的开支,就得动脑筋,把各种花销理清,找到最好的购物渠道,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还有就是多跟邻居太太交流交流,多上当地论坛看看,没准就有新消息,这样日积月累,“多快好省”过日子再也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