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东悦报道
多数年轻人都知道上网交友可能有危险,不能轻易把自己的私隐或影像交给网上陌生人,但为何仍时有发生受骗性勒索案件呢?据教育局资深青少年辅导员龙志光表示,这与年轻人的心理空虚有关。
龙志光认为:「现时不少年轻人花许多时间上网,在网上交友,日常生活中朋友少,真正倾心的朋友更加少。因此渴望有真心朋友,而年轻人也容易信任网上的朋友。」
受甜言蜜语哄骗脱衣
他表示,网上认识的朋友缺少了正常交往朋友的发展过程,譬如一起逛街。虚拟世界中建立感情速度很快。为了显示信任,年轻人愿意做出一些举动来证明,好像在网络摄影机前脱去衣服就是其中一种方式。骗子往往利用这种博取信任的心理,唆使受害人脱衣。
此外,年轻人受骗另一原因是得到骗子的赞赏,行骗者故意称赞目标的身材好,使受害人不知不觉堕入圈套。
龙志光又说,受害人接到勒索后,千万不要对亲人朋友隐瞒,更不用犹豫,立即报警。罪犯其实就是有种侥幸心理,认为受害人不敢报案,所以才敢作案。网上性勒索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如果受害人敢于报警时,罪犯就不致那么嚣张。
他还建议,受害人其实不用害怕。罪犯很可能不认识受害人的亲友,在网上公开裸照,可能并不会影响到受害人的声誉。网上的裸照很多,随意刊登的私人裸照,被认识的人看到的机会很小。
他还提醒家长,要多关心子女,如发现心情转变,可能是受到恐吓,要开导子女讲出事实原因,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