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做错运动恐加剧病情 医生推荐2种运动降血糖 3个月见效!
多运动和改变饮食是逆转糖尿病的关键。但有医生警告,如有糖尿病人做运动时忽略1件事,反而可能加剧病情。因此他特别推荐了2款简单运动,最快可3个月内稳定血糖水平,而且可以轻松在家进行。
做错运动恐糖尿病加剧 推荐2种运动降血糖
根据日媒《介护ポストセブン》报道,日本辛诊所院长、糖尿病专科医生辛浩基指,虽然适量运动有助降血糖并提升胰岛素敏感度,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如空肚进行长时间运动,例如步行超过1万步,反而会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服用降血糖药物者、正在注射胰岛素人士在空肚状态下晨跑极度危险,可能导致急性低血糖,引发晕眩、意识丧失甚至跌倒。
糖尿病患者必做2款运动 难度低但有效降血糖
哪些运动最有效改善糖尿病?辛浩基医生指,近期医学研究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比带氧运动更能有效改善血糖,高强度间歇训练指的是短时间内刺激肌肉的运动,如健身车、快走等“会喘但能说话”强度的运动,每天总共不超过20分钟,每周3至4次。
对于没有运动的人,辛浩基医生特别推荐两项入门运动,改善糖尿病患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良问题、锻炼小腿肌肉。曾有一名病人尝试了这些运动3个月,糖化血红素降至6%(理想指标为<7%),原本高达200mgDl的餐后血糖值也从,也能稳定保持在130-140mgDl(即7.2-7.8mmol/L,标准为<7.8 mmol/L)。
降血糖入门运动1:深蹲
•将双脚打开比肩宽后,将脚尖向外转,背部保持挺直,慢慢蹲下至膝盖成90度弯曲。
•维持跨步姿势,左右膝盖交替施力,活动髋关节,每天做10组,每组5次。
•左右脚交替高抬,如相扑深蹲姿势,抬脚时静止1-2秒,视线注视前方以保持平衡。
降血糖入门运动2:脚趾抓毛巾
•地板上铺好毛巾,用脚趾反复抓取。
•每天做10组,每组5次。
5类人不适合空肚运动
糖尿病患者做运动要注意甚么?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巴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曾进行研究发现,早餐前运动或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选取了30名肥胖或超重的男性测试者分成两组(运动前吃早餐/运动后吃早餐)和对照组(不改变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早餐前运动组燃烧的脂肪量是早餐后运动组的两倍,前者更对胰岛素有更好反应,血糖水平控制更好。
该中心指,空腹运动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安全,因为人体储存的能量足以确保90分钟至2小时的运动,一般半小时以内的正常运动,人体所消耗的热量绝大多数是糖类。不过,身体缺乏能量时,运动强度会较平常降低,但如果不吃东西运动会感到不适,宜适当地吃点东西再运动。但要留意,以下5类人不适合空肚运动:
•肠胃功能差人士
•易低血糖人士
•60岁以上人士
•糖尿病人士
•心脏病人士
香港糖尿病患者逾70万人 留意8大初期症状
据医管局数据显示,香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轻化趋势,年龄35岁以下人士有2%发病。根据世界衞生组织的准则,如空腹血糖大过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则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
糖尿病者初期常见征状:
•经常口渴
•小便频密
•感到饥饿
•体重下降
•容易疲倦
•视力模糊
•伤口不易愈合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资料来源:《介护ポストセブン》、香港糖尿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