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拿大统计局昨日公�今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为2%,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陈蔚纯表示,这已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虽然会令加拿大央行处在一个更困难的境地,但仍不足以令它改弦更张,从之前降利率改为提高利率。
陈蔚纯表示,以目前的低利率水准来说,从长远来看,2%的增长幅度已算是比较高的了。
「这是从去年11月以来最高的增幅,主要是受新鲜蔬果的价格�升影响。而这类食品的价格高涨又是有季节性的,因为我们加拿大的冬季需要从美国进口这类食品,而近期加元汇率又比较低,所以价格攀升的厉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个价格上涨只是暂时性的。」
例如今年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即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也意味着民众持有的金钱价值随之下降。如果一年前收到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8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大于3%的增幅时,经济学家就会认为有通货膨胀,而当CPI大于5%的时候,就会被认为已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陈蔚纯表示,2%的升幅是一个令央行相当棘手的幅度,使得央行近期继续降息的可能减少,更可能会采取维持现状的政策。
「由于油价目前已经稳定下来,因此加币汇率下滑的情况已出现小幅回升。因此央行不会因为CPI这个幅度的升高而抛弃原有的重要决定。」
暂无评论,快来座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