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加拿大人狂买$500亿美股 抵制美国货只是说说?
在贸易关系恶化之后,加拿大对美国的不满冲击了夏季旅游,并引发了消费者抵制,但这种愤怒并没有蔓延到美国资本市场。
根据加拿大国家银行金融市场的数据,仅在今年1月至5月间,加拿大投资者就向美国债券和股票净投入了599亿加元(约合433亿美元),这是至少自199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在前五个月对加元证券的净投资则下降了180亿加元(约合130亿美元)。
“‘买加拿大货’的运动似乎并不适用于投资组合,因为加拿大投资者反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买入美国证券,”加拿大国家银行金融董事总经理沃伦·拉夫利(Warren Lovely)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对加拿大的热情已经冷却。”
加拿大人涌向美股,正值美国市场在广泛担忧关税引发通胀、劳动力市场降温以及人工智能泡沫的情况下,仍持续跑赢基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Morningstar的数据,加拿大股票的实际表现优于美股,这可能是因为年初加拿大公司的估值基数远低于美国同行。
虽然加拿大股市增长本应暗示加拿大人持续投资国内市场,但美国市场体量之大,几乎让人无法抗拒。
“加拿大人之所以继续投资美国,是因为加拿大市场相对较小,而任何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都必须继续配置美国市场,”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加拿大公共政策论坛研究员布雷特·豪斯(Brett House)告诉《财富》。
为什么“买加拿大货”在股票上就止步了?
据曾任阿尔伯塔省政府高级经济学家、现为康考迪亚大学(蒙特利尔)经济学高级讲师的莫谢·兰德(Moshe Lander)表示,尽管加拿大人想通过抵制美国商品来表达不满,但投资美国公司却属于完全不同的功能。
“抵制美国是一种情绪性的反应,而不是经济上的反应,”兰德对《财富》说,“很多加拿大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在表达抗议的程度上是有限度的。”
兰德指出,拒绝购买美国消费品能让加拿大人在日常行为中获得一种掌控感,但投资者在决定资金投向时更关心现实回报,而不是情绪。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原因:大多数加拿大人并不自己打理投资组合,而是交给理财顾问,而理财顾问并不会基于情绪做决定。
“当我去杂货店时,我可以选择不买美国商品,”兰德说,“但当我和理财顾问谈话时,我不会要求他避开苹果、微软或沃尔玛。”
“买加拿大货”运动的局限
不过,这种情绪驱动的抵制确实对美国造成了一些冲击。三月底,加拿大航空报告称,赴美航班的订票量较往年同期下降了10%。根据加拿大烈酒协会的分析,美国产烈酒在加拿大的销售在3月至4月底下降了66.3%,此前数家零售商宣布将停售美国产酒类。
“这是一种有效方式,加拿大人借此表达他们对川普政府严重侮辱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人民的不满,”哥伦比亚大学的豪斯说。
然而,兰德认为,“买加拿大货”运动难以长期维持,因为这对加拿大经济的可持续性不利。兰德指出,加拿大的年度进出口总额各约为5000亿加元。如果加拿大人真要坚决实施抵制,这对美国接近30万亿美元的GDP来说微不足道,但却会从加拿大2万亿美元的经济中切掉相当大的一块。
“我并不觉得加拿大人持续买美股、美债才是异常的,”兰德说,“反而是对美国商品和旅游的抵制居然能维持七个月,这才是更值得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