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IBM 早已靠中国雾霾发了大财
最近,几个华裔在中国卖加拿大空气的故事好像传的特别火。这种售价129元人民币一瓶、可供呼吸150次的罐装空气在淘宝上疯到卖断货,2个月销量高达4000瓶。不过,和巨无霸企业微软及IBM相比,这家名为“Vitality Air”的初创公司,规模小到简直不值一提。
Vitality Air公司计划第一年在中国等地售出100万瓶罐装空气,第二年250万瓶。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两大科技巨头――IBM和微软早已发现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并争相开拓中国的空气质量预测市场。
什么是空气质量预测?这么说吧,12月,北京市政府已经史无前例地发布了两次红色预警――一旦发布这种预警,就相当于告诉北京的2200万居民,重污染天气有可能持续3天以上的时间,而这种预警就需要依靠先进的污染预测技术。
在位于中国的研究实验室里开发了各自的污染预测技术后,微软和IBM去年双双迎来了首批政府客户。
先来看看它们华丽丽的客户名单吧。IBM的首批客户是北京环保局,其按色分级预警就是基于IBM的技术。
12月早些时候,IBM与北京市环保局共同创办了"联合环境创新中心",以便政府官员可以在污染最恶劣的时候采取更好地减排措施。
另外,IBM还与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张家口签订了协议,就冬奥会的前期规划和应对措施展开合作。
而微软则与中国环保部、福建环保厅及成都环保局签署了相关协议。
除了政府客户外,这两家公司还在争夺企业客户、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客户,此外,普通消费者也是他们的竞争目标。目前,中国已有超过30家太阳能发电厂正在使用IBM的预测技术。这一技术也能帮助他们预测阳光照射值。
微软则开发了一个名为" Urban Air "的网站和相关的手机应用,用户可看到未来48小时的空气质量状况。而中国网球公开赛则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IBM有关北京各公园空气污染的48小时预报。
“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预报服务。”微软研究员Yu Zheng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信息技术。”
事实上,由于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改善雾霾监控和治理措施来回应日益高涨的公众诉求,这类技术的重要性正在凸显出来。
此外,中国正在筹备2022年冬奥会,而冬季往往是北京雾霾的高发季,所以当地官员对此越来越重视。
目前,微软和IBM都认为,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空气质量预测市场刚刚兴起,而且发展迅猛。
不过作为普通老百姓,让人感到悲哀的是,我们今天努力工作所赚到的钱,很大的一部分可能又要投给这些著名的外资企业,用来购买高品质的防霾口罩、罐装空气、空气净化器……
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要习惯在雾霾中戴着口罩前行,在巨大的有时恍如毒气工场的空间里成长。
或者就像是马云说的:“ 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所有挣的钱买的都是医药费。”
所以,不管雾霾背后的商机怎样的巨大,我们还是希望,空气能够更清新一点,天空能够更湛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