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个规定 加国女被CRA罚款
如果你拥有海外资产,且该资产在一年内任何时候的总成本超过10万元,则须连同个人报税表一同填写核对海外收入报表(Foreign Income Verification Statement)表格T1135。
据Postmedia报道,虽然大部分人会同意,如果瑞士银行账户中的资产超过10万元,就应该申报,但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即使是持有于加拿大非注册经纪账户的外国公司股份,例如苹果公司(Apple Inc.)或辉达公司(Nvidia Corp.)等外国公司的股份也必须披露。未能在T1135表申报海外资产者,每个未提交表格的课税年度均可能面临每天25元、最高2,500元的逾期申报罚款,外加欠税利息。
一个“尽职尽责”的纳税人犯错
而这正是一位安省纳税人所经历的事情,此人因未提交T1135表格,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的纳税年度被罚款2,500元。她因不服向税务法庭提出上诉,案件于9月开庭审理。
在审讯中,该纳税人坦承她确实需要提交T1135表格,且迟交了,但就认为自己不应该被处以罚款,因为她在准备报税表时是“尽职尽责”的。
法官指出,纳税人可以透过两种方式满足尽职标准。首先,他们可以证明自己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避免导致处罚的事件。其次,纳税人可以证明自己对事实有所误解,而若他们知道真实情况,一个理性的人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该纳税人并非第一次未能按要求提交T1135表。曾为美国公民的她,在父亲于2012年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需要提交美国纳税申报表,但一直没有提交。她聘请了一名会计师来处理她的加拿大及美国的税务申报。会计师发现,她原本应该在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税务年度提交T1135表格的。
2015年,这位会计师代表纳税人提交了一份自愿披露文件。该文件指出,纳税人“最初没有按时提交这些T1135表格,因为她错误地认为加拿大经纪账户中的海外持股不属于海外财产”。加拿大税务局接受了这份自愿披露文件,纳税人从而避免了每年2,500元的未申报罚款。
不再雇会计师报税代价高昂
这位纳税人于2018年放弃了美国国籍,并决定既然不再需要提交美国纳税申报表,她就无需再雇用会计师来帮她准备加拿大纳税申报表。事实证明,该决定代价高昂。
当这位纳税人自行提交2018年的报税表时,她研究了甚么是海外资产,因为她担心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的美国个人退休账户(IRA)可能符合条件。在发现所使用的报税软体提供的定义令人困惑时,于是转向谷歌(Google)寻找答案。
在研究IRA的相关资讯时,并没看到任何提示,需要考虑在她加拿大经纪账户持有的美国持股成本的情况,从而填写T1135表。因此,她没有检视自己在2018年海外持股的成本是否超过10万元的门槛,事实证明,并没有超过,法官称这是“一个幸运的巧合”。
2019年,这位纳税人更换了经纪人,而新经纪人制定了新的投资策略,要求她出售许多现有持股进而购买新的投资。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她的海外资产成本超过了10万元,她又一次需要提交T1135表格。
这位纳税人自己准备了2019年和2020年的报税表,但由于她在提交2018年的报税表时确信自己不需要提交T1135表格,因此在提交这些报税表时并未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同为投资账户有不同对待
纳税人在准备她的2021年报税表时,最终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因为她受到新的经纪公司发来一份新的海外资产申报报告,上面列明她在美国的投资成本。这时,她意识到自己也应该为2019年和2020年提交T1135表格。她试图进行第二次自愿披露,但遭加拿大税务局拒绝。
法官对此表示同情,称这位纳税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会准时申报及缴交税款”。他还指出:“将加拿大经纪公司投资账户中持有的美国投资视为海外资产,这有点违反直觉。尤其是,当这些投资是在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和注册退休收入基金(RRIF)内持有时,则不会被视为海外资产。”
在其他情况下,法官可能会相信一个理性的人也可能会犯下与纳税人相同的错误。但此人已经犯过一次错误,并且需要透过自愿披露制度以避免被处以罚款,一个理性的人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吗?
法官的结论是,他们不会这样,因为一个理性的人会对拥有海外资产的风险以及需要申报的责任保持高度警觉,并且“会采取谨慎步骤以确保自己不会再次落入同样的陷阱”。
况且,纳税人还反其道而行:她不再聘请会计师,而是自己报税。
因此,法官驳回了纳税人的上诉,维持了对逾期申报T1135表格的处罚。
图: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