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6 08:26 来源:Vansky
总理杜鲁多终于下定了决心,加拿大在2月22退出空袭「伊斯兰国」的行动,同时派遣更多军事人员进入西亚战地展开培训工作。本来,调整参与反恐的军事行动策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杜鲁多对这项决定的解释就显得逻辑混乱,强词夺理,反而凸显出他的这个改变,还是一个政治决定,目的就是要跟已在大选中下台的前政府过不去。
损加国参与反恐正面形象
第一、杜鲁多说这是大选中的政治承诺,要落实。请问,杜鲁多在大选中做了那麽多承诺,都一一落实了吗?再者,落实大选承诺的最大理由,是民众因这个承诺投了他一票,不落实就是跳票。问题是,随着巴黎恐袭等事件发生,全球反「伊斯兰国」的大势发生重大变化,加国最新民调显示,逾五成民众反对本国空军退出轰炸,近三成还认为要强化轰炸行动,只有两成多民众支持退出。
民意明显发生变化,杜鲁多为何不尊重新民意,改变旧决定?他一意孤行反让人生疑:总理到底跟谁作了约定,无论如何都要退出空袭「伊斯兰国」?
第二、杜鲁多强调加拿大的军事能力不足以继续空袭,但谁都知道,增派地面军人,风险更大,费用更多,伤亡可能性也增加。他如何解释,这两者到底哪个更符合加国能够承担的实况?加拿大的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比美国和欧盟小很多,参与这样的军事行动本就是「道义」大过实际作用,表明加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那又为何撤出空袭而加大地面军力的投入?
第三、杜鲁多说空袭起不了效果,请问,这是指加国参与的轰炸部分,对打击「伊斯兰国」没有作用呢,还是指美国领导的整个轰炸行动没有效果?要知道,任何地面行动包括军事培训,如果没有空中威慑力量,那就要面临「伊斯兰国」很大的压力。加国如果只想让人家的空军为自己护航,是否太过自私虚伪?或者杜鲁多认为,他增派地面人员,就可在实质对付恐怖组织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这是否过于自大?
在撤出参与盟军轰炸行动的理由和逻辑上,杜鲁多根本说不清楚,决策动机太狭隘,只是要和哈珀唱反调,这是在野心态,而非执政者应有的气度和担当。
这种决策结果,还要大损加拿大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反恐的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