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在处理难民问题上 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段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之前宣布延迟至明年2月底才接收原计划的2万5千名难民,市民们稍稍松一了一口气,以为接下来会轻松愉悦地迎接平安夜、圣诞节。但是,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麦家廉在12月1日于总督府举行的难民问题座谈会上表示,至2016年底时,加拿大可能总共接收3万5000至5万叙利亚难民。
图片来源:网络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再次哗然。因为加拿大政府此前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加拿大2015年的经济状况经历了连续两季收缩后,终于在汽车出口及消费支出带动下,于第三季录得国内生产总值(GDP)年率增长2.3%,家庭消费支出按年升1.8%;出口年升大幅扩至9.4%,季升扩至2.3%。在经济数据向好的情况下,加拿大政府原本是有资本好好宣传一下,笼聚人心,但加拿大联邦政府却在此时放出“明年会接收更多难民”的消息,用意何在?
其实,加拿大政府在处理难民问题上,是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段。早前就已经有不少深度文分析出因为国际责任的原故,接收难民已经成为了加拿大必须要做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实行直接民主选举的加拿大政府就要好好思考如何说服选民了。如果现在回顾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加拿大总理小杜鲁多(Justin Trudeau)首先以“履行竞选承诺、拯救受难受难的人”来站在道德制高地,再不断强调难民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将任务的最好的预期和最坏结果(年底接收所有难民)不断淡化,推送给加拿大市民们,试试“水温”。“水温”过于沸腾又或者最好的预期达不到的话,再然后借口顺从民意推迟接收难民。此时市民们已经接受到“最坏结果”的洗礼,对于“次坏结果”就容易接受一些,一不小心加拿大政府还能赢得从善如流的名声。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接着加拿大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录得正增长,放风明年年底增加接收难民的人数来试试水温,顺便再次推送一下“最坏结果”,将市民们的接受时间拉长,将来如果水温过于沸腾,就以审查时间够长为由,经济持续改善来降一下温。实在难以降温,就再次让市民们接受“次坏结果”。网络上有一个关于“次坏结果”的段子:“一个男中学生对自己的家长说---我女朋友怀孕了。家长大惊失色之际,男中学生笑着说,没有啦!放心!我只是数学考了43分而已!”出身于标准政治世家的加拿大总理小杜鲁多(Justin Trudeau)在公关和政治手段上,显得非常熟练且高超。当然,这押注在一个前提:“加拿大的经济增长能够持续”。如此一来,市民们会关心的其中一个重点就在:多接收的难民,会让纳税人多花多少钱?因为多花钱,会不会加税?以及进一步的难民安置地在哪里?
若要进行舆论掌控,政府还有诸如大麻合法化、对墨西哥免签等争议话题可以操作,之前的性教育课程和面纱争议现在已经被盖过了,在可预见的日子里,市民们对于时事的关心程度,恐怕需要呈几何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