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并没有结束大国之间的勾心斗角,只是彼此斗得更加隐秘;加上全球化导致经济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大国的争斗更加复杂和惊心动魄。但是,由于大国竞争造成的空隙,恐怖主义组织就应运而壮大。如果把历史翻回去看,无论是国际恐怖组织「基地」或者如今搞得世界不安宁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在它们壮大之初,都有大国「扶植」的痕迹。也因为如此,这次巴黎恐怖袭击和之后一连串的恐怖活动,终于向大国敲响警钟:「超限战」正在风起云涌,全球化的努力和硕果可能会毁于一旦。
于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再加上中国,都得仔细思考:是否是时候要放下歧见,共同铲除「伊斯兰国」这个毒瘤?我依然记得在上届政府总理哈珀下台前对他所做的最后一次专访,曾问他一个问题:西方世界是否应该改变立场,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进行政治谈判,为在叙利亚战胜「伊斯兰国」组织扫去最后的障碍?哈珀回答得很谨慎,他说:「根据我的观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和反对派彼此都难以吃掉对方,应该要有政治谈判来解决目前的危局。」哈珀的这个观察没有错,美俄正在寻找消除歧见、携手铲除IS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在自家的人质遭杀害后,也可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介入中东地区的可能。大国对极端恐怖主义的包围圈,正在形成。
如今加国应该担当甚么角色
大国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不能再做「损人不利己」的小动作,而须站在人类良知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形成策略一起对付IS极端恐怖主义团体。问题是,加拿大在这一波国际局势发生巨变的时刻,到底应该担当甚么角色?是满足于成为难民收容国?满足于给大国干预恐怖主义跑跑腿打打杂?还是像二战时期那样,成为世界反恐联盟的其中一个中流砥柱?
这是一个严肃的挑战:总理杜鲁多要回答,民众也要回答。
暂无评论,快来座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