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华裔候选人非要唇枪舌剑会中文媒体 用意如何?
左起:陈家诺,高境岚,江邦固,邹至蕙,魏成义主席,常斌,陈圣源,谭耕出席华联会举办的联邦大选大多伦多地区全体华裔候选人传媒见面会。
9月13日,加拿大多伦多地区最大华人社团――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邀约8位联邦大选不同党派的华裔候选人同台亮相,各候选人非要唇枪舌剑会本地中文媒体。其实类似这样的做法在加拿大政坛已不是第一次,似乎这已成华裔候选人在关键时刻较用“手腕”。据了解,就是首次参选的候选人这样干也会一炮成红,知名度将不会输一些政坛“老面孔”。
四政党8位华裔候选人同台亮相
当日共有联邦保守党、自由党、新民主党以及绿党总计8位候选人登台。这8位候选人分属不同选区,从政经历和身份背景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华裔。
据中新网报道,受邀参加的陈家诺、陈圣源、谭耕、江邦固为联邦自由党国会议员候选人,常斌、梁中心为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候选人,邹至蕙为联邦新民主党国会议员候选人,高境岚为绿党国会议员候选人。
其中,邹至蕙曾经担任过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后辞职转战多伦多市长选举未果,今年7月28日又重披战袍参选国会议员。
选情胶着 华裔候选人唇枪舌剑
距离10月19日加拿大联邦大选投票日还有5周时间之际,8位华裔候选人藉此机会向公众介绍了自己,并向传媒阐述各政党纲领,更特设媒体自由发问环节。
为竞选连任梁中心就是未到场也事先录制了三分钟视频在会上播放。另外七名出席的四大政党候选人在见面会的第一部分,每人用三分钟时间阐述为什么其所属政党以及他/她本人,是选民的最佳选择。
据加国无忧报道,另外媒体还向各政党或候选人自由发问,记者特定议题,此环节也是当日记者会的另一精彩高潮部分。各候选人唇枪舌剑,为所属政党推销护航,让观众从另一角度更深入了解各政党的异同,同时对各候选人也有更充分的认识。
加拿大联邦大选目前选战正酣,最新民调显示,联邦新民主党、自由党和保守党三驾马车几乎并驾齐驱,选情胶着,各党目前都无必胜把握。
候选人曾联手呼华裔社区参与投票
据社区网称,8月11日,加拿大华人自由党协会举办过特有媒体活动,召集大多地区华裔聚集的14个选区国会议员候选人,针对华裔社区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在记者招待会开始之际,协会主席简慧儿说,“在政府层面,华人需要发声,同时华人的声音也要让政府听得到。安省与大多伦多地区是华人生活的重要地区,积极投票应该成为每个华裔加拿大人应有的义务,才能确保我们的政府有所作为,积极倾听来自华裔社区的声音。”
本次媒体活动在陈家诺(Arnold Chan)竞选办公室举行,所以,他有机会第一个发言。在成为国会议员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家诺深深体会到保守党政府无论在移民政策制定,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搞得一团糟,加拿大需要真正变革,像自由党所提出的政纲一样的真正变革。媒体人出身Chrystia Freeland,来自University-Rosedale选区,她一直在积极为收入不均及提高中产家庭收入水平而奋斗,对于自由党团队所提出的经济政策表示赞赏与支持,而老牌自由党John McCallum提出了两点,第一,加拿大需要与中国政府建立一个持续的正常关系,这只有自由党能够实现;第二,加拿大经济处于衰退 (Recession)之中,这在G7国家中目前唯一处于衰退的。
华裔候选人善用媒体 有效争取知名度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去年曾针对加拿大华裔小区所做的民调显示,在各级政治人物中,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华裔选民心目中的认知度最高,其次为国会议员黄陈小萍、袁薇及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
他们认知度的排名其实与华裔候选人巧妙利用社交媒体有关。有效地争取知名度,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大量使用微信、微博,并以此做为竞选信息主要来源,谁能熟练地运用微信和微博自我宣传,推动选民出来投票,将是能否胜选的关键。
另据调查也显示,几位中国大陆背景的候选人去年虽是首次参选,但知名度不输一些政坛“老面孔”,这与他们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娴熟运用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