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楼市正重演美国次贷危机曲线,崩盘才刚开始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表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情况如出一辙。
就拿安大略省来说,该省的房价下跌速度远快于以往任何一次调整,与美国在大衰退后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更为接近。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预计这一周期还将再持续6年,这在加拿大来说要快于通常情况。

因此,该银行提醒投资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以年为单位衡量的,而非以月为单位。
而且加拿大黄金进口量出现了历史性激增,说明投资者正为可能出现的动荡局面做好准备。
目前来说,加拿大投资者正掀起一场“淘金热”,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恐慌迹象。
8月份末,加工贵金属(主要是黄金)的进口额达到了25.1亿加元,几乎是前一个月的三倍,也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25年4月。
这种激增表明了投资者正在寻求安全避风港,并且这是一则警示信号,可以看出投资者正在为一场异常重大的风险事件做准备。
而从加拿大就业市场来看,虽然其看似正在蓬勃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
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就业岗位60,400个,全职工作岗位增加了0.6%(新增106,100个岗位)。
季节性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可预测的变化,而非不规则的贸易冲击。
因此,这些数据似乎出现了过度修正的情况,原本持续的就业岗位减少反而变成了越来越大的就业增长。
此外,加拿大还面临就业市场失衡,三分之一的新移民职位过高。
新数据显示,有15.4%的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自身能力不匹配。
而对于过去五年内刚移民到加拿大的人员,这一比例则翻倍至31.3%,这一差距在所有年龄段中都普遍存在。
市场效率的缺失表明劳动力市场运转迟缓且效率低下,而这种政策上的失误不仅浪费了我们现有的人才资源,还违背了政策制定者对于他们认为所需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行动。
与此同时,加拿大房贷拖欠率飙升,情况比看上去的还要糟糕。
自2022年第三季度跌至历史最低点以来,房贷拖欠率已上升了9个基点(增长64%),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0.23%。

这一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但增长速度令人担忧,尤其是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比如售房权登记数量的激增以及六大银行的拖欠率上升。
近日,加拿大央行还发表了其有史以来最令人不安的讲话。
加拿大央行已经对自身的核心通胀指标失去了信心,这一问题比听起来的要严重得多。
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副行长称核心通胀指标已不再能反映“潜在通胀”,他认为这并非一个统计数据,而是一种感觉。
据加拿大央行前一阵发布的会议纪要显示,该行高级官员认为有必要降低利率,尽管通胀上升的风险依然存在。
加拿大统计局8月份的通胀报告表明,通胀上升的风险已经降低。
但报告指出,这些风险“并未完全消失”,会议纪要对此进行了总结,该纪要记录了加拿大央行在9月17日决定将政策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之前的五天的讨论情况。
加拿大央行表示,就业市场疲软、一些核心通胀数据的放缓以及总理卡尼取消对大部分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为上个月的降息奠定了基础。
然而,央行在给出指导方面几乎没有表态。
行长Tiff Macklem上个月表示,官员们在利率政策方面将谨慎行事,并警告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
不过官员们也担心,关税可能会导致通胀再度加速。
“贸易中断意味着会产生新的成本,这些成本的规模、它们会在何时何地显现以及它们对通胀意味着什么,目前都仍不确定。”
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曾展开了将央行的主要利率维持在2.75%不变的讨论。
促使维持利率不变的因素包括:年度核心通胀率为3%、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以及此前的降息举措可能尚未在更广泛的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最终,高层官员们还是认为会降息,不过他们也表示,未来的政策决策将“依据对通货膨胀风险的评估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