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规!超市购物识别“黑白标签”!
加拿大推出一项重大改革,卫生部规定某些食品要贴上显著的黑白标签提醒消费者:这些产品的不健康成分比如糖分、钠或饱和脂肪含量过高。
据CBC报道,加拿大卫生部推出的食品正面营养警示标签现在已经提前出现在各大商店货架上,这距离食品行业的正式实施截止日期还有六个月。

该标签最早于2022年宣布,为黑白色设计,用于提醒消费者某种食品是否含有高糖分、高钠或高饱和脂肪。卫生部表示,这些成分的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风、肥胖、心脏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某些癌症等健康风险上升。
来自新斯科舍省达特茅斯的营养师布列塔尼·布朗(Brittany Brown)表示:“我认为,对于希望通过标签了解营养信息的消费者来说,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我也认为它存在一些局限性。”
她指出:“目前,它只是作为一种营养警示存在,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中钠、饱和脂肪和糖分含量高的提示,但不会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布朗表示,查看包装背面仍然可以看到每种成分占每日摄入量百分比的具体数据。新标签的适用标准是:如果食品中糖、饱和脂肪或钠的含量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5%或以上,则必须贴上标签。
例如,一盒裹粉冷冻鸡翅的包装正面标有高饱和脂肪和高钠含量的警示标签。

她说,“如果某产品的钠只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4%,就不会触发警示标签——这其实也是一种信息缺失的机会。”
卫生部表示,这一标签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消费者在购物时能快速做出明智选择,也为健康专业人士在科普营养知识时提供支持。
布朗表示,其他国家多年前就已开始使用食品包装正面标签。例如,部分欧洲国家使用“Nutri-Score”系统,对食品进行 A 到 E 的评级,其中“A”代表营养质量高,“E”则代表较差。

她也提到,虽然卫生部的新标签能提供有用信息,但仍无法解决与食品相关的复杂问题,例如食品价格。
“我们知道,食品安全问题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就算我在超市看到某个商品标明糖分很高,但如果我的预算有限,我可能还是只能选择这类商品。”
布朗指出,例如某些冷冻即食食品可能都会贴上警示标签,但对一些人而言,那可能是他们负担得起的唯一选择。

她补充道:“这也带来了一个风险——让我们对自己选择的食物更容易产生羞耻感。我们在讨论营养时,必须谨慎,不要把评判加诸到个体身上。”
阿卡迪亚大学营养学教授莉泽尔·卡尔森(Liesel Carlsson)表示,她认为消费者可能会对日常食品出现警示标签感到意外,例如麦片、面包和部分乳制品,但她认为随着企业调整配方以避开标签,这种情况会逐步减少。
“这些标签在包装上不好看,因此政府给了食品行业充足的时间,是因为很多企业预计会重新配方产品,以避免触发标签。”

她指出,更有趣的是,这可能促使市场上出现更多价格不高但“对健康危害更低”的加工食品。
至于标签本身,卡尔森表示已有证据显示其有效性:“即便消费者原本并未主动寻找营养信息,这类包装正面的标签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不过她也说,加拿大的标签在视觉上比较“平淡”,不如某些南美国家使用的大型黑色“停用标志”来得醒目。
例如,在智利,饼干包装上直接贴有八角形“警示标志”,告知其糖分、热量和饱和脂肪含量过高。

在加拿大,虽然对于这个新规食品行业有到2026年1月1日才需全面实施的缓冲期,但部分产品已经开始贴标。
例如,总部位于新斯科舍省的连锁超市Sobeys,在旗下自有品牌(如Compliments 和 Big 8)的多款产品上已经使用该标签,包括冷冻食品、微波爆米花、糖果、鸡翅、汉堡和汽水等。
Sobeys在发给CBC的一封邮件中表示:“我们致力于遵守加拿大卫生部的前包装标签要求,并通过清晰的信息支持顾客做出日常消费决策。”

“我们已与供应商积极合作,在截止日前提前对自有品牌进行标签调整,并取得了良好进展。”
卫生部指出,该标签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
例如,普通牛奶、原味酸奶和奶酪因富含钙,有助于骨骼健康及预防骨质疏松,因此被豁免。
生鲜单一原料的碎牛肉或禽肉也免贴标签,以避免造成它们比完整切块肉类“营养较差”的印象。
此外,如黄油、食糖、食盐等基础调味品也被豁免。某些技术原因也会造成豁免,例如包装体积非常小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