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贫富悬殊正在恶化!后果是…
贫富悬殊的现象似乎无处不在,而且愈来愈严重,除了一些极度贫穷的地区之外,无一幸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归根究底,都是社会制度不完善而产生之后果。
以我们最熟悉的香港来说,在英国殖民地统治时期,曾经奉行的“具有建设性的不干预”政策,任由市场因素决定一切,使到地产发展商有机可乘,以任何价格购入的土地,都可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赚到盆满钵满。
房价一直上涨,已达到很多市民无法承担的水平。不少人只能以“㓥房”及“笼屋”作为栖身之所,甚至沦落街头。除此以外,不少大企业也受惠于这个政策,能够垄断市场,使到家电、煤气,交通工具及其他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变得越来越贵。由于薪金追不上物价,生活的重担加在头上,有感到百上加斤之苦。失去了安居乐业的条件,一些贫穷的香港人,不知如何度日?

还有,香港税率一直偏低,亿万富豪李嘉诚与他的私人秘书按照同一税率缴纳入息税,公平吗?英国一早就推出累进税率,目标在缩短贫富差距。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比香港完善,惠及穷人。
香港贫富差距的现象亦出现于加拿大,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出现在各大城市,而且愈来愈多。严寒的冬天,今年冻死街头者将会打破纪录。最近,汽车被夺走的个案时有所闻,入屋偷窃的行为也频频发生,防不胜防。加拿大虽然没有推行像香港一样的“不干预”政策,但主流社会对有色人种及移民存在的“隐性”歧视,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造成社会分化的现象。据报,前往“食物银行”领取食物的人数,愈来愈多,反映出温饱问题的严重性。
美国主流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更加明显,警察对黑人的粗暴行为成为执法的常态,并受到法律的偏袒,若非如此,没有人会愿意当警察的。很多大城市偏僻的街道,在入夜之后,变了“鬼域”一样,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冒险进入这些罪案频仍的地区。很多商店在天光白日之下,竟然会发生抢劫案;行劫者如入无人之境,如取如携,警卫爱理不理,因为九百元以下之偷窃行动不会构成刑事犯罪,法律助长了犯罪者的胆量。
美国政客在离开政坛之后,成为“游说”组织重金礼聘的对象。这些“说客”是为大企业服务的,利用他们的的影响力来左右政府的决策,使企业受惠。有人说,在美国“金钱”是万能!“没钱”便万万不能。在另一方面,“利益冲突”这回事在美国似乎很容易解决,否则“游说”这个行业就不会这样盛行。
英国有很多行业在最近都一直在蕴酿罢工,要求加薪,以追上物价为目标。不知民间疾苦的首相竟然公开反对,并准备立法阻止一切被认为有违反大众利益的罢工行动,罔顾工人罢工的权利。这些庞大的罢工队伍也是组成“大众”的一分子,他们提出的要求,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满足,肯定不会罢休,社会动乱将会因此而起,首相难逃其责,最终会成为众怒的焦点。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亚当斯密强调的“自由市场”,似乎是过时了;他提出“无形之手”的理论也是过时了。自由市场的存在,只会提供拥有庞大资源的企业,无限的自由去垄断市场,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无形之手是假设每个人的智慧均等,机会均等,在没有任何约束之下发挥他们的才能,达到社会之最高利益,这个显然也是与现实不符的。政府有责任去照顾缺少资源的企业及欠缺天赋的群众,创造机会给予他们发展他们的事业,这才是一个公平社会应该具备的本质。政府的作用就是这些,绝对不是利用放任的政策来达到社会繁荣的。
如果立法及执法者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贫富悬殊的现象只会延续下去,甚至加剧。将这些势力逐出权力范围之外,才可能有所改善。
中国实行的“共同富裕”政策,目的在于将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比较平均分配,阻止私人企业不断膨胀,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