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0日抵达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2015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巴基斯坦,更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巴。巴基斯坦出动8架战机迎接习近平,规格之高让人咋舌。各国媒体对习近平的访问评价各有不同。
巴媒兴奋与期待
《巴基斯坦时报》表示,从巴基斯坦的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习近平此次到访非常重要。该报引述旁遮普省首席部长18日与成都市长的谈话说,巴基斯坦人一直在期待习近平的到访,他此次访问将会让巴基斯坦迎来经济改革。

巴基斯挂上习近平巨幅画像
巴基斯坦新闻频道Geo News指出,习近平将会在4月20日在国会联席会议中发表演说。该报得到的消息称,在习近平发表演说时,议会的安全事务将会交由巴基斯坦陆军111旅来负责。
而巴基斯坦《黎明报》继17日在文章中表达出对习近平大礼包的期待后,再次在19日强调460亿美元合作协议数额大得让人惊喜。文章应该向印度说声“抱歉”,因为习近平2014年9月访问印度时,中国只承诺投资340亿美元,但短短7个月时间,该投资额就增加到460亿美元。巴基斯坦前总统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曾不断前往中国以引诱中国投资,而习近平2013年上台后对中国所强调的重点作出了调整。对比10年前,习近平及其团队、中国西部及其中国西边邻国在经济、政治以及地区层面出台了更多的计划。
印媒的妒忌与醋意
《印度今日报》表示,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预计会把重点放在经济走廊建设上。《印度教徒报》则指出,习近平前往伊斯兰堡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预计会签署约450亿美元的基建合同,这会用来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巴基斯坦境内的项目。同时,这会给中国通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有另外一个进入印度洋的切入点。该报还指出,在习近平访问期间,巴基斯坦预计会就购买八艘柴电潜艇与中国达成协议。虽然印度国防部长表示新德里有着能够抗衡伊斯兰堡的能力,不过该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如果中国与巴方合作,把这八艘潜艇变成第二次核打击的平台,那就会给印度带来严重影响。
与上述两家印媒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经济与国防的嫉妒不同,《印度时报》4月19日在文章中体现的则是一种“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浓浓醋意。该报称,习近平此行是去做生意的,但这种做生意披上了援助的外衣而已。虽然中巴两国大谈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慷慨援助,但中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资金80%是用来建能源站,而相关的设施由中国公司操控。
文章称,丝绸之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业务,但中国的治国方略是把做生意说成援助,中国在这方面是能手。

巴基斯坦枭龙战机护航习近平
美媒的担忧与恨意
习近平此次访问可能签订的其中一项协议是中巴潜艇协议。对此,彭博社17日曾忧心忡忡地指出,习近平向巴基斯坦出售潜艇或将使印度洋核冲突危险加大。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加大在印度洋部署抗衡中国之际,习近平此举或将让地区水域的紧张局势升温。目前印度正大力发展海上核武器能力,中国向印度输出潜艇将缩窄印巴两国之间的海上实力差距。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曾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现在很可能中国将帮助巴基斯坦发展海上核武器能力以抗衡印度。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17日则颇有恨意地表示,巴基斯坦对美国的忠诚正在发生改变,曾经稳固的美巴关系或许注定“完蛋”。阿富汗战争(1979-1989)之后,巴基斯坦就一直是美国在中东的关键盟友。然而,巴基斯坦近期的政治与军事决定显示,巴方的忠诚度正在变化,而美巴关系的稳固也因此遭到质疑。
文章称,导致巴基斯坦忠诚度生变的罪魁祸首是中俄两国。巴基斯坦正史无前例地加强与中俄等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而这将直接对美国构成威胁。由于安全利益需要加上巴基斯坦渴望来自中国的投资,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与中国有直接利益联系国家成为伙伴。另外,不仅仅是巴基斯坦政府支持与中俄等国走近,巴基斯坦民众也倾向于认同中俄所带来的影响。最新的民调显示,仅仅只有16%的受访民众认为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基本上是积极正面的”,而同一个问题上,认同中国与俄罗斯的受访民众比例则为75%与25%。
德媒:中巴轴线是亚洲鲜有人理解的关系
德国之声4月17日曾指出,中巴两国被称为“全天候朋友”,但两国关系的本质依然神秘。虽然中巴两国从来都不是签订协议的盟友,但两国根深蒂固的战略一致性依然稳固。随着中国西边边界地区日益重要以及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加深,加上中国对能够帮助其成为世界强国的稳固盟友的需求,中巴两国的关系将继续稳定。
文章称,虽然中巴两国将继续保持紧密伙伴的关系,但两国并非完全看法一致。在阿富汗稳定问题上,北京有着更多的利益,而且中国希望巴基斯坦将北京的顾虑纳入考虑的范围。如果中国向巴基斯坦送上投资大礼包,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各方都将受惠,而且这有助于稳定巴基斯坦的经济以及能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