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各地市长 准备进一步推出道路费
大温交通挤塞税公投还在密锣紧鼓进行,大温地区的市长们已经在另外打居民荷包的主意,正考虑推出道路费,向使用马路桥樑的汽车徵收过路费或是路程费,料未来5至7年推出;为公共交通的扩展提供更为稳定的财源。
据《温哥华太阳报》报道,虽然这波公投还没完成,大温市长们已在考虑进一步推出道路徵费措施。最终不论司机们使用任何道路或是桥樑,均要缴交过路费或是根据行走里程计算收费。这一收费措施究竟以何种模式推行,目前还没有定案,但预计将在今春公投之后5至7年引入。但各市长也承认,假若公投结果否决提高销售税,则道路收费的计划也可能「此路不通」。
市长议会的发言人穆尔(Greg Moore)指出,公投结果并不会影响道路费的推出,「但假若交通计划的第一部分都未能获得资金,其后如何走下去?」公投结束后,市长们届时需要作出决定;不过,市长们至今还未就道路费开始讨论。
报道称,大温市长考虑向使用道路者徵费已经有一段时间,目的是建立一个更稳定的财政来源,支援公共交通扩展,并最终取代现有的收入机制。比如一直用来支撑道路及公共运输发展的汽油税,其收益近年不断下降,原因是汽车变得更加省油、司机到区外甚至美国购买平价油等。
道路费计划究竟如何施行仍然未有定案,市长们的构思是一个混合品种,例如仿效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市的模式。官员们也在密切注意美国俄勒冈州(Oregon)一项试验计划。当地新措施将在7月1日启动,5000名驾驶人士每驾驶一哩路需要缴交1.5美仙。其主旨是向志愿参与者提供回扣,抵消在入油时缴交的汽油税。但最后他们也有可能付出更多,这取决于他们每月驾驶路程有多远,或者是汽车的耗油量。
伦敦与斯德哥尔摩所徵收的「堵车费」,只适用于市中心,并不能伸展至整个区域。这一措施是在市中心圈划出一个收费区,凡是进入区内的汽车皆要徵费。这意味从西温开车到素里的司机可以不用缴费,因为不会行经温市中心。
北温区(North Vancouver District)市长沃尔顿(Richard Walton)认为新加坡的模式最可行,在主要通道上设置电子道路收费设备,在繁忙时间按汽车行走里程计算收费。但这措施难在运输联线并不拥有地区内所有道路与桥樑,司机进出不同的道路,在计算上可能会出现麻烦。
目前曼港桥(The Port Mann Bridge)与马西隧道(Massey Tunnel),由卑诗省政府拥有,而帕吐洛桥(Pattullo)、乃街桥(Knight)、金穗桥(Golden Ears)则归运输联线所掌管。温哥华市则掌管格兰护(Granville)、布勒(Burrard)与甘比(Cambie)等桥樑。其余道路、公路则由运输联线、市镇政府及省府分别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