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3月16日在一篇题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介绍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友年。报道称,2006年,李友年担任新型号导弹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用3年时间完成了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据了解,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研究领域覆盖导弹总体设计与制导、自动控制、无线电、火箭发动机等。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荣毅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研制新型第四代空空导弹。他介绍了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特点:采用复合制导模式,采用新型发动机(双推、双脉冲、固冲),尺寸缩小攻角增大,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等。
虽然报道未披露在研导弹具体型号,但据公开报道,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两款性能优异的空空导弹:PL-1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和PL-15超视距空空导弹。

歼-10B战机挂载PL-10导弹(图源:鼎盛军事)
PL-1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从研制时间开始到目前已接近10年,曾在歼-20、歼-10B试飞中被公开。2014年初,中国军方媒体披露,PL- 10当年已完成30余次试射,并实现“越肩发射”,使其提前两年定型。PL-10总设计师梁晓庚称,该弹技术很高、很新,有些设计超越国际水平。
分析认为,PL-10导弹与美军最新AIM-9X处于同一水平。此外,全球同类第四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还包括,德国IRIS-T、日本AAM-5、南非A-Darter和英国ASRAAM,俄罗斯的R-73和法国红外制导型米卡则接近四代弹。
相比较而言,PL-15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公开信息较少。美国媒体《大众科学》此前根据一张模糊的照片分析称,PL-15将替代目前现役的PL-12 超视距空空导弹,前者曾于2015年9月份试射时摧毁一架无人机。美媒认为,PL-15主动雷达探测距离大幅增加,具备抗干扰数据链,还采用双脉冲固体火 箭发动机,射程高达150至200公里。这款导弹被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霍克·卡莱尔视为一个大威胁。
不过,在中国媒体看来,如上述性能接近现实,那么PL-15性能目前还不及美制AIM-120D和欧洲“流星”导弹。但从公开的空空导弹研制方案 看,在冲压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基础上,未来PL-12B/C/D、PL-21(研制计划:2006至2012年)超视距空空导弹将会比PL-15更好。
据了解,与近距空战和超视距空战相对应,用10千米标准视距可将整个空空导弹划分为两类:射程10千米以内的称近距空空导弹;射程10千米以外的称 超视距空空导弹。对于超视空空导弹,又以100千米为界,将其细分为两类:射程10至100千米的称为中距超视距空空导弹,简称中距空空导弹;射程在 100千米以外的称远距超视距空空导弹,简称远距空空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