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厄瓜多尔也地震 地球进入“振动模式”了?
日本、缅甸、阿富汗,昨天,又有一场7级以上的大地震袭来,这一次是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离加拿大更近了。目前已导致至少233人遇难,其中就有两名加拿大人,均来自魁北克省。
厄瓜多尔进入紧急状态
路透社报导,这起地震是厄瓜多尔自1979年来最强的大地震,按照厄瓜多尔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说法,不排除未来72至96小时内发生更大规模地震的可能性。目前,该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昨天报导,厄瓜多7.8强震已经导致人口第一大城瓜亚基尔至少28人死亡,一天过去后,遇难人数增加到了233名,其中还包括了两名加拿大人。
人口200万的瓜亚基尔,许多购物人潮也被强震吓到。店内监视录影器拍得的画面显示,吊挂的厨房用具锅碗瓢盆等剧烈摇晃,部分商品掉落地面。接着商内灯光熄灭,警报声四起。一名居民告诉CNN,部分大楼损坏,令许多地区无电可用。首都基多大批惊恐不安的民众纷纷逃出户外,地震也引发强大海啸警报。
首都部分地区停电或电话不通,许多人只能透过Whatsapp联系,社群网站上的影片可看出购物中心墙壁震出裂缝。
美国地质调查所指出地震规模达7.8,不过厄瓜多的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官方推特公布几个不同数据,规模较小。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表示,厄瓜多部分海岸可能出现海平面以上一公尺高的大浪,邻国秘鲁则在地震后对北部发布海啸警报。
地球进入“振动模式”了吗?
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1个月来多次7.0级以上地震。如何解释近来接二连三的强震,它们之间有关联吗?地球是否就此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
既然科学界在这方面尚无统一的定论,为何人们的感受是地球明显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呢?这篇论文提到,现代社会传媒日趋发达,进入新世纪以来每一次大地震都得到媒体的大量报道,而过去一些大地震可能不为其他地方的人所知。
文章列举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全球人口增多,地震造成的伤亡变大;全球化使得各地人们频繁流动,人们对地震消息就更为关心。这些原因合在一起,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地震活跃期。
当然从宏观上说,无论是日本、印尼、智利还是厄瓜多尔,这些地震多发国均在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以及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温哥华也在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