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罢工 窝里斗大戏超抓马!
加拿大的邮政系统,最近又闹腾了。全国邮政工人罢工从上个月打响,到现在终于决定“缓一缓”——不再全国停摆,而是改成轮流罢工。工会的说法是:“让邮件和包裹能重新流通,同时我们继续为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抗争。”听起来挺体面,但背后那点故事,可比表面复杂得多。
这次的罢工,其实是工会和联邦政府的一场拉锯战。工会代表的是加拿大邮政(Canada Post)的员工,他们对政府批准的“邮政重组计划”极为不满。所谓重组,说白了就是砍成本——关闭乡镇邮局、取消上门投递,改用社区信箱。这套方案被政府包装成“现代化改革”,但在工人眼里,就是变相裁员、削减服务。
于是,9月25日一早,CUPW(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在大西洋地区率先罢工,随后蔓延全国。只是没想到,这次罢工不仅没赢得公众同情,反而在内部都掀起了“内讧”。
不少邮递员公开表达不满,认为全国罢工太激进,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一位来自温哥华岛的邮差就直言:“罢工让我们没了收入,也惹恼了原本支持我们的人。”有人甚至调侃,这场罢工更像“自毁长城”——信寄不出去、工资拿不到,最后还可能被公司趁机裁掉。
更让人心凉的是,这已经是不到一年内的第三次大规模邮政罢工。去年那场长达一个月的抗争,工会也没捞到什么甜头。资方当时拒绝谈判,如今的提案条件还更差。公司最新方案只给四年13.56%的加薪,还取消签约奖金,引入裁员条款。工会要价则是19%加薪和保留上门服务——听起来更像是谈不拢的两条平行线。
但这次罢工有个特别戏剧性的“第三主角”——Purolator。
这家公司看似是外部竞争对手,其实是加拿大邮政亲手养大的“亲儿子”。加拿大邮政拥有它91%的股份,也就是说,一边的母公司在亏钱罢工,另一边的儿子却在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加拿大邮政亏了8.41亿加元,而Purolator净赚2.94亿。工会气得直跳脚:“我们在街上举标语讨公道,他们在办公室里笑着数钞票!”
更讽刺的是,罢工一开始,Purolator立刻推出了快递折扣,还大量招聘临时工来“接盘”激增的包裹量。邮政的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不耽误生意,自然一窝蜂地转向了Purolator。
有人调侃说,这哪是罢工,简直是“家族内部财富转移”——加拿大邮政高层同时坐在Purolator董事会里,一边罢工一边赚钱,不就是把钱从左口袋倒进右口袋嘛?
于是,越来越多的邮政员工开始意识到问题的荒诞:他们罢工越久,Purolator就越赚。甚至有员工跑到Purolator网点外拉起横幅抗议,怒喊“不要让我们自己人抢我们饭碗!”
Purolator的回应倒是很淡定:“我们和工会的纠纷无关,只是正常营业。”可谁信呢?
从外部来看,这场风波揭开了加拿大邮政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它既要维持公共服务,又得面对亏损、改革、裁员这些现实问题。而Purolator的存在,就像是系统里的一根刺:它证明了快递市场能赚钱,只是母公司那套“老掉牙”的体系拖了后腿。
专家们也看得很透。曼尼托巴大学的劳动关系学者Adam King直言:“这不只是劳资冲突,更是加拿大邮政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危机。”
在社交媒体上,普通员工的心声也挺真实:“谁愿意罢工?我们也想安安稳稳地投递信件,按时领工资,养家糊口。可公司改革、工会强硬,我们夹在中间,哪边都不是人。”
至于普通民众,感受更直接——信寄不出去,包裹延误,护照、签证卡在邮路上动弹不得。有人盼了半年的旅行泡汤,有人办PR卡被拖到错过航班,还有人医疗样本滞留邮局,险些延误治疗。
说到底,这场罢工没有赢家。工会的坚持像是一场孤勇,管理层的改革看似理性却冷酷,而Purolator在暗处默默数钱。
也许真正该被问一句的是:在快递早已被亚马逊、UPS、DHL分割殆尽的今天,加拿大邮政还能靠什么重获信任?
工会继续抗争,政府继续重组,Purolator继续赚钱。唯一被困在邮路上的,还是那一个个等信、等包裹、等护照的加拿大人。
有时候,看似复杂的劳资纠纷,背后不过是一出老套的剧本:有人在为理想呐喊,有人在数钞票,而绝大多数人,只能在等待中叹一口气。
来源: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10/09/cupw-to-replace-nationwide-canada-post-walkout-with-rotating-strikes/
https://www.ctvnews.ca/business/article/postal-workers-union-takes-aim-at-purolator-which-is-owned-by-canada-post/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PMFZOqguS5/
https://www.princegeorgecitizen.com/latest/striking-postal-workers-move-picket-line-to-purolator-112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