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乐趣,就非得是“驾驶乐趣”?
前阵子,大家讨论的很火热的一辆车,大概就属马自达全新MX-5了。当然,每个编辑以及每家媒体的报导方向与用字遣词不尽相同,但对于全新MX-5,似乎大家都提到了两个字,或者说四个字:乐趣/驾驶乐趣。
说真的,我觉得驾驶乐趣这个名词已被过分滥用,感觉似乎不管什么车都能有驾驶乐趣。而如果遇上了后驱车、特别是强调性能的后驱车,那瞬间就像天雷勾动地火,驾驶乐趣便如滔滔江水般绵延不绝,跟洞房花烛夜一样让人心跳加速。彷佛只要上了后驱车,每个人都能变成藤原拓海甩尾、飘移、反打方向盘。
“在弯中稍微给多点油门,车尾会微微的往外滑动,此时收点油、反打方向,你就能在弯中画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用飘移的方式华丽出弯。”
是不是很眼熟的文字?这是大部分媒体惯用的叙述。带着有点羞愧的说,我在好几年前也常用。但随着接触的车越来越多、跑过的比赛越来越多、参加过的专业驾训越来越多,我不禁想问:所谓的飘移,真有那么简单?
我自己是觉得很难,即便我上过几次专业的飘移训练,至今我也只能在封闭场地内定点画圈跟绕8字而已,要说“在弯中画过一道漂亮的弧线”,我不会、也不敢。
至少在盘山路或马路上不敢。
而“飘移”这件事到底像不像众多媒体老师们说的那么简单,这并不是我今天想讨论的。我真正想说的是,当身处弯中而车尾开始向外滑动之时,你觉得每个驾驶都能开心的大笑并且欢呼:喔这真是好有驾驶乐趣的一台车啊!这个车尾向外滑动的瞬间真是能用“享受”来形容的?
大家好好想想,如果你某次过弯时车尾往外滑了,你当下是觉得惊慌还是快乐?
要知道,“驾驶”这件事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更不一定需要快乐,我一直认为所谓的乐趣,不应该只被捆绑在“驾驶”这个行为上,在从A地去往B地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得到快乐,不是非得开的多快才是快乐,也不是非得过弯侧倾抑制的多厉害才叫乐趣。
就像有许多车,它们其实更适合“坐”,不管你坐在前座还是后座、驾驶座还是乘客座。比如说劳斯莱斯、奔驰,这些车坐起来都比开起来更舒服、更快乐、更让人感到愉悦。
因此对于全新MX-5来说,我认为它当然是有驾驶乐趣,但绝对没有你所看到以及认为的那么高、那么强烈,我一直觉得驾驶乐趣向来就只是MX-5的附加价值而非核心价值。要知道MX-5能在欧美大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第一是便宜,第二是它“敞篷车”的身分,而非“跑车”。
不过有了诸多媒体的渲染,我还是带着期待先把它当作一辆跑车在盘山路上快开了一趟。只是路程还没过半煞车就已开始衰退,还有那以跑车标准来说长到不可思议的减震筒行程,让过弯侧倾很大、重踩刹车时点头情况严重。然后,这个跟CX-5、CX-3同样的2.0升汽油引擎,低速扭力不错,但高转时明显不够畅快、延展性不足,更别说那反应总慢半拍的六速自排。
但我最在意的是车尾很滑,我一点都不喜欢。
在防滑没关的情况下,只要车尾一滑那动力就被截断,整个过弯动态很不顺畅;后半段我把防滑关了,但小小滑了几下之后就丧失了继续逼迫极限的胆,毕竟这是狭小山路,而且我对后轮的状况实在没有把握,这可是辆媒体试驾车,再加上那像是友谊小船般不停摇晃的车身。
MX-5的滑动是受控的,但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样的滑动拿来好好发挥,而且不停的滑动实在太影响过弯节奏。所以说,如果要把MX-5定义为一辆“提供驾驶乐趣的跑车”,当然这似乎也是很多媒体的定义,那我认为MX-5就大概是个70分的水平。
确实,全新MX-5已经是从过去到现在最具跑车性格的MX-5,但如果以跑车标准来看,你最好有手排,然后换减震、改刹车,再把引擎断油转速往后调一点,才能把MX-5骨子里的真正潜力给挖出一些来。
听起来得花好多钱。
这就是MX-5的乐趣吗?当然不是,MX-5从以前到现在的最大吸引力就是亲民(便宜),它一切的价值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那反正不是手排,何必对这个变速箱还有减震苦苦相逼,不需要换挡的右手自然是控制顶篷。开扣、甩手、反压,只要你的右手没有操劳过度,那3秒以内MX-5就能让你享受阳光、微风以及路人注目。
所以我认为, MX-5真正的定义应该是“带有驾驶乐趣的敞篷车”。
你说这两者之间差在哪?我只能告诉你,同一段山路,只是我现在开着蓬、速度很慢。原本嫌不够凶狠的引擎/排气声浪,此时却让我开始听见虫鸣鸟叫;原本晃的跟翘翘板一样的避震,此时却很好的处理路面波动;原本感叹自排太慢的我,此时右手却可以好好的握着方向盘,让左手伸在窗外感受清风;原本必须死盯转速表跟弯顶点的眼睛,此时却可以好好的欣赏花草树木。
人生一下就美好了起来,不是吗?
MX-5的乐趣向来就不是来自于驾驶,而是开篷后的整个世界。只要你不再跟抓地力较劲,那这样的乐趣便垂手可得、仰首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