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全场!创世纪的BMW i8
大概是5年前,一款名为Efficient Dynamics的概念跑车惊艳登场,在之后几年都成为BMW展台上最闪耀的明星。大概三年之前,它又和阿汤哥一起在《碟中谍4》中的印度街头与时间赛跑,顺带展示了那套先进得亮瞎人眼的导航系统。虽然BMW一直宣称要把这部概念量产,但我却总觉得有点不太相信:无论是外形还是技术,这部车起普通的汽车至少前卫了15年,所以量产?但是现在,量产版BMW i8已经静静的停在BMW展厅,它看上去依然不像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商品,但它就是这样真实的存在着——198.80万元人民币,你就可以把这款贴满未来标签的跑车开回家。
在接过i8钥匙的那一刻我依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虽然量产版本的i8相比概念车在设计上已经有所收敛,但不管走到哪里,它依然能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掀起蝴蝶车门的一瞬间,路人放慢了脚步,孩子们好奇的打算近前一步探个究竟,大人们谨慎地和这部科幻般的跑车保持着安全距离,但依然投射来好奇的目光。i8的确不是传统的超级跑车,但论拉风的程度,寻常的牛马恐怕根本不是对手。我想,要盖过i8的风头,你恐怕需要出动辣法或是P1这个级别才行,所以如果有“拉风/价格比”这一说法,i8肯定是前无古人、而且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后无来者的。
撇开科幻的外形不谈,空气动力学的进步也是i8车身设计的另一重大成就。空气是高性能跑车的朋友亦是敌人,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空气提供冷却和下压力,却也因此受制于空气产生的阻力。而宝马i8由于引擎规格要小得多,并且具有纯电行驶的能力,对于冷却空气的需求大幅降低,所以i8的车身可以做得极为平滑。双肾格栅进气口在i8上更多的存在意义是装饰品,在不需要太多冷却空气的时候,下部的进气格栅会自动关闭,而尾部半开的构造进一步提升了气流流动的顺畅程度,减少了真空和乱流在车尾造成的拖拽阻力。这些独特的设计,让i8的风阻系数仅为0.26,而你要知道传统超跑的这个数字往往都大于0.35。
更低的空气阻力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能效,也意味着更出色的性能表现,正如其概念车的名称所包含的寓意:Efficient & Dynamics。
尽管进出i8对身体柔韧度的考验依然是超跑级别的,但坐进车厢后,我才发现以往所有我对于超跑的认识在这里都不适用了,因为i8车厢阔落得不像是一部超跑,视野也好的不像是一部超跑,尤其是没有了传统超跑的V8、V10甚至是V12引擎占据座椅之后的空间,后窗的视野就像是卡罗拉一样开阔,除了坐姿低一点之外,它跟一般的BMW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旋钮上方支持手写,除了尺寸小了点,整体操作的便利无可挑剔▲
按下点火开关启动引擎,没有引擎的从沉睡中苏醒的怒吼,只有仪表盘上绿色READY灯亮起,挂入D挡,松开手刹,就像一部普锐斯一样,i8悄无声息地滑出车位。压过停车场第一个减速带的感觉是,嗯,还挺舒服的,你可以感觉到悬架的行程并不长,你也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车轮和悬架的动作,但i8并没有像其他超跑把我的早饭颠出来的意思,减震不算太硬,很柔韧的,一下就过了。方向盘转动起来也很是轻柔,排挡杆旁的驾驶模式选项按钮甚至却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Sport+或是Sport模式,只有ECO和Comfort,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超跑应该有的样子。
▲按下启动按键下方的eDRIVE按钮后,车辆进入强制电动驾驶方式(MAXeDRIVE),i8处于纯电驱动状态,此时车速最高可达120公里/小时▲
出发时锁定在eDrive电动模式,此时依靠电动机驱动的i8是一台前轮驱动汽车,电动机提供的131马力和250Nm的动力应对1.5吨的重量,基本就是普通家用轿车的动力水平,所以不必担心纯电模式下只能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250Nm的扭矩在低速行驶时甚至有颇为不错的加速感,纯电模式下的最高车速i8也能达到120km/h。技术说明书上表示i8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跑37公里,但考虑到空调和其它耗电设备以及寒冷天气带来的电力消耗,实际的续航能力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当蓄电池里的电量低于5%,又或是大脚油门,这个时候汽油引擎便要登场了。
▲在挂入D档后将电子排档杆向左拉可切换成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下仪表主色调将变成更富激情的橙红色▲
驱动i8的汽油引擎是一副231马力1.5L涡轮增压直列3缸引擎,与之搭配的则是6速自动变速箱,电机和引擎的综合功率为362马力,综合峰值扭矩为570Nm。单纯看数据的话,它仍然不属于超跑级别,但电动机峰值扭矩随叫随到的输出特性,对于开惯了汽油动力车的人来说,i8对于加速的反应总能做到车比人快。即便4.4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并不是个很吓人的数字,但随时都能把自己弹射出去的爽快和干脆,以及伴随着相当悦耳的、近似V8引擎的声浪,仍然很容易激发肾上腺素的分泌。当然,要享受这种加速力道的前提是,i8的电池组里必须有足够电量,如果仅凭1.5T引擎,加速效果便会有一点折扣。
但直线加速远远还不是i8的全部,即便i8是一部前所未有过的BMW,但它依然是一部有着极高运动性能和驾驶乐趣的BMW。由于车身的结构和驱动方式跟现今所有的超级跑车都不一样,i8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动态表现。BMW将i8的车身结构称之为LifeDrive架构,它由两部分组成:铝合金底盘和安置在铝合金底盘上的汽油引擎、电动机、电池所构成的Drive模块;由碳纤维制造的、重量极轻的、被称为Life模块的超轻客舱。
这种结构看起来有点像过去传统Off-Roader所使用的非承载式车身,但“头轻脚重”的独特结构令i8的重心远比普通运动车更低——重心距离地面仅有46cm。要知道i8的车轮高度已经超过了70cm,也就是说,i8的重心仅仅比车轮转动中心高一点点而已。此外,i8前后的重量分布也是完美的50:50,而且要知道的是,i8的重量分布更平均且更集中在中心,这就令i8拥有了远比普通运动车更强稳定性和灵敏性。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转动方向盘的力度是家用车级的,但i8的转向反应绝对是超跑级的,而且但一旦将它抛入弯道,你会发现它极限是高得令人咋舌,轮胎仿佛是有用不完的抓地力,在同样的掉头弯、同样速度下911 Carrera已经会用车尾的摆动来抗议,i8竟然哼都不哼一声就过了。转向不足?转向过度?完全不见踪影。如果我再告诉你,我们测试的这部i8的后轮宽度仅有215mm(如果你对此没有什么概念,我可以告诉你BMW 328i M的后轮宽度是255mm,而性能相近的911 Carrera后轮宽度是295mm),而前轮宽则仅仅是跟普通家用车水平的195mm,你会不会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不断地提高速度杀入弯中,轮胎总算是开始有一点嘶叫了,我能感觉到车尾有一点点外走的趋势来帮助车头更快指向弯心——就跟其他我们所熟悉的、好玩的BMW一样。不过,就算是我将DSC完全关闭,并刻意用大幅的重心转移制造出车尾的摆动,i8也无法获得长时间的车尾滑移。在抓地力良好的情况下,它无法像其他BMW跑车一样用轮胎在路面上划出一个完整的甜甜圈,因为不要忘了,就算是没有DSC的保驾护航,i8还是一部四驱的车型,在车尾开始滑移的时候,电动机会将更多的动力输送给前轮,将车尾强行“扭正”,所以i8的车尾始终只会处在一种有限的、受控的滑移中,换句话说,i8的极限既高又难以越界,这是跟其他超跑在操控上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i8在高速弯中占尽了便宜,这就是为何在海外媒体的测试中,i8在赛道上的圈速能够追平马力更大、体重更轻、轮胎更强的911 Carrera。
更神奇的是,无论我怎样激烈地驾驶i8,它的平均百公里油耗始终没有超过10L,提车时加入了100块97号汽油,到第二天还车时也没有用尽,这可不符合我试驾跑车经验。对了,BMW i8还是唯一一部进入购置税减免名录里的跑车,可不要小看这5%的购置税哦,以198.8万的价格,仅是这一项便可为您节约将近10万元的税费,这又是其他超跑所望尘莫及的境界了吧。
规格表
BMW i8
车型:中置引擎·四轮驱动·2门4座硬顶跑车
动力系统:L3涡轮增压引擎·排气量1499cc·最大功率170kW/5800rpm·最大扭矩320Nm 电动机最大功率96kW·最大扭矩250Nm·综合最大功率266kW·综合最大扭矩570Nm
底盘及传动系统:6速自动变速箱·前独立双叉臂式/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前/后通风盘式刹车·前195/50 R20/后215/45 R20轮胎
车身尺寸:4689×1942×1299mm(长×宽×高)·轴距2800mm·车重1540kg·油箱容量42L
性能:0-100km/h加速4.4s·最高车速 250km/h·工信部油耗2.1L/100km
价格:198.8万
Editore‘s Rating
外观/内饰设计 ★★★★★
引擎/变速箱 ★★★★★
操控性能 ★★★★☆
舒适性 ★★★★☆
空间表现 ★★★★☆
配备 ★★★★☆
整体造工 ★★★★☆
人机工学 ★★★★☆
主/被动安全 ★★★★★
价格 ★★★★☆
总分 4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