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07:50 来源:Vansky
随着后巷屋渐受欢迎,价值上涨,外界关注现有的保险计划对这类房屋的保障是否足够。家居保险公司Square One表示,近期收到很多有关后巷屋的电话查询,公司亦开始专门为这类房屋提供单独的产品。
据该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米高域﹙Daniel Mirkovic﹚表示,过往后巷屋的业主通常会花5万元,把独立车房改建为住宅物业,供年届成年的子女居住。他表示:「由于楼价高涨,整个后巷屋的概念已改变。当你寻找后巷屋,你会发现这些后巷屋是业主投资了20万或30万元去兴建,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投资。」
由供子女居住变收租物业
把后巷车房改为住宅物业,是业主其中一个制造租金收入的方法。温哥华自2009年以来,批出超过1,000个后巷屋的建筑许可证。在亚省卡加利,市府推出了准许在部分街道发展后巷屋的试验计划。多市则会按每宗兴建后巷屋的申请个案,逐宗审核是否配合社区情况后,才会发出批文。
目前,包括Aviva Canada、Intact Financial和TD Insurance等大部分保险公司,会把后巷屋归纳入主体物业,由同一张保单保障,没有另外为后巷屋提供保险计划。
米高域表示,在部分情况下会出现问题,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同时影响主建筑和后巷屋,在重建时会出现「事件后通货膨胀」(post-event inflation)现象,即是指重建需求急速增加,但承建商的数量有限,令重建费推高。
Mike Shepel站在所购买的后巷屋前。加通社
多伦多设计师Elaine Cecconi的后巷屋2012年已市值约225万。 星报资料图片
业主要支付多出的费用
据米高域解释说,一间要花费30万元兴建的居所,可能花50万元重建。保单通常都涵盖差额,但如果是后巷屋,就未必会。「如果你只以独立结构的名义去投保,你或者只能得到列明的保障额,可能最高是300,000元。如果它实际上要用400,000元,你就要支付多出的费用。」
一名业主Mike Shepel最近选用了Square One的后巷屋保险计划,为他在温哥华购买的出租后巷屋投保。他表示,保单涵盖了一旦发生地震等灾难时的重建费,为他提供了保障。他表示,计划用相同的保险计划,为他的第二个出租后巷屋投保。资料来源:加通社
Cecconi的后巷屋面积达4,000平方呎。 星报资料图片